專題副刊

【家有特殊兒 3】特殊孩子未來 充滿各種可能和奇跡

特約報導\劉忠萬([email protected])  圖片\受訪者提供

亞斯伯格症特殊兒完成大學學業並不稀奇,但是六十多歲母親陪伴特殊兒一同入讀大學並順利畢業,卻是少見的事。

Advertisement

楊麗珍對孩子的學術要求頗高,她四個孩子當中有的已考取了博士學位,或在各項專業領域表現傑出。但面對學習遲緩的兒子吳亦森,她有些頭疼!

在她的引導之下,吳亦森慢慢地趕上學習進度,兩母子還一起考大學。

特殊兒童雖然一出生便跟普通小孩不一樣,但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救了,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去引導、支持他們,也是有機會和其他常人小孩一樣,融入社會體系裡頭。

俗話說:不怕慢,只怕站。要知道,遲緩的進步,也是一種進步。

ADVERTISEMENT

一起上大學

60歲母與子齊穿畢業袍

吳亦森是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一份子,是廣泛性發展障礙(PDD)中的一種綜合病,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其主要特徵是社交與非言語交際障礙,同時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他自閉症譜系,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

吳亦森到了五歲才學會講話和走路,比起同齡的人緩慢許多,甚至到了小學,連加減乘除都不會。二十多年前,大馬的特殊學校環境和設施不夠完善,所以身為母親的楊麗珍堅持讓孩子入讀普通學校。

“以前的特殊學校,多是專門對唐氏兒設計課程綱要,可是我的孩子不是唐氏兒,如果硬是把他放進不合適的特殊班級,很可能會拉慢他學習的進度。老師們每天嚷嚷要我送亦森到特殊學校就讀,我偏不。”現年65歲的她語氣堅定地說。

雖然吳亦森的成績一向都不怎麼好,但是他在六年級的UPSR中能夠低空飛過,並沒有不及格的科目。上了中學後,楊麗珍為了讓兒子考獲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IGCSE),特地從檳城搬到了吉隆坡。後來,她試著幫忙兒子申請進大學,但是走訪了七家都不成功,從商業管理到大眾傳播系,甚至文學和藝術系等,都是半途而廢。原因是吳亦森跟不上,也對那些科目沒興趣。

吳亦森到了五歲才學會講話和走路,比起同齡的人緩慢許多,甚至上了小學後連簡單的加減乘除都不會,多得母親的耐心教誨,順利大學畢業。

為了兒子 拚了!

楊麗珍小時候的成績還不錯,在上世紀60年代可以順利從中五畢業,已是非常高的學歷了。然而畢業以後,因為家裡窮,無法讓楊麗珍繼續升學。

“小時候我學業優異,我父親就很傷心,因為再怎麼厲害,他都沒錢把我送進大學。”楊麗珍說。

為了兒子的前程,楊麗珍找上第八家大學,申請就讀文科系(Bachelor of Liberal Arts)。這一次,她覺得和兒子一起攻讀這科系,能幫助兒子考取學術文憑的同時,也給自己圓了一次大學夢的機會。課程項目概括了中學時期的文科,有媒體科目、商業科目、電腦機械等,這對即將邁入60歲的楊麗珍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上完第一天的課回來,因為什麼都聽不懂,感覺一片空白,回家後我告訴家人估計我是做不到了,實在是太難了。”但為了給兒子立榜樣,證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辦到的精神,加上為自己圓夢,她還是咬緊牙關,拚了!

陪伴兒子上課看似溫馨,但實際上卻有不少的苦工。每次上課,楊麗珍都會將課錄下來,在家裡反複聽。也在她的引領之下,兒子的大學生活變得比較輕鬆和順遂。有時候,他們得在忙碌一天以後,在安靜的凌晨做功課或是複習書本。

楊麗珍的努力,讓她能夠和兒子成功在五年內順利畢業並考取了傲人的學分。吳亦森考得3.75績點,楊麗珍則是3.82,成績比兒子還要好。

“我原本的目標是4.0, 但3.82也不錯了啊!”考獲大學文憑那年,楊麗珍63歲。

母子倆一起上大學,一起穿畢業袍。

忍受社會歧視

愛心耐心缺一不可

以良好學分畢業的吳亦森,小時候因為不善於溝通也少有眼神的交流,他連最基本的扣衣服或綁鞋帶都不會,楊麗珍費了許多心思教導孩子這些日常,為教導他加減乘除法,她買來孩子最愛的漫畫人物作教學。那個時候他們從來沒想過,吳亦森可以順利大學畢業。

特殊兒最讓人憐惜的,是社會人士對他們的不解和歧視。吳亦森在小學的時候,多次被其他家長當面譏諷為“白癡”。回家後,吳亦森不解地問母親“白癡”是什麼意思,這讓麗珍非常心疼。也有不少人認為,生下特殊兒,是為母者的因果報應。許多的污蔑使得他們在人生道上走得很不容易。

楊麗珍說,照顧特殊兒,愛心和耐心缺一不可,照顧者可以找支持團隊(Support group)來獲取慰藉和幫助。

冀兒子往外闖

遇挫當作磨練意志

33歲的吳亦森目前待業中,對於什麼樣的工作適合他,他尚未摸清,就先試試不同的工作領域再決定。

楊麗珍希望兒子能往外闖,希望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即使遇到挫折,就當是一種磨練,往後能夠更堅強的迎接風雨。

“我兒子說話比較囉嗦,很多人會因不耐煩說出不好聽的話。這些都是我們一起經歷過的,但我們不會被打倒。”嘗盡世情冷暖的楊麗珍這麼說。

憂自閉兒教育

舉家遷都城尋出路

唐彩英的兒子唐家緯是個自閉兒,為了找到適合兒子學習的特殊學校,她舉家從霹靂瓜拉江沙搬到了吉隆坡。兒子在四歲進幼稚園的時候,很難和其他小朋友玩在一塊,甚至脾氣不好常常亂丟東西。脾氣不好是許多自閉兒的特徵,他們因為無法通過言語表達,唯有通過發脾氣來表達不適,也因此,照顧自閉症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我兒子有語言障礙,到現在最多也只可以吐出五句話。小時候他脾氣很暴躁,很難溝通,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尤其出門的時候,他很容易就哭鬧,不懂得表達,就算上廁所也需要陪伴。”57歲的唐彩英說。

“上廁所我得帶他進女廁,不然他不知道怎麼做。”

雖然在動作技能上,自閉兒的能力比較緩慢,但是唐家緯在寫字方面相當整齊,備受老師的稱讚。平日裡,唐彩英會帶兒子去進行不同的療程,以改善他的情況。“雖然現在的家緯仍舊性格內向,也沒結交到許多朋友,但是比起小時候無緣無故的哭鬧,現在的他顯得平靜很多了。”唐彩英欣見如今18歲的兒子在控制情緒上有所進步。

唐彩英欣見自閉兒子唐家緯逐漸向好發展,不再像以前那麼暴躁和失控。

母子倆經常一起外出放鬆心情。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