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喜有此李】報社烏龍趣事

忽記得曾看過曾子曰在臉書上說他很喜歡吃包皮,我當然明白他所指的是從叉燒包、生肉包或葉子楣大包上面撕下來的包皮,而不是被割下來的那種……

這篇文章在報上刊登之日,是6月13日。這個日子現在平平無奇,但在幾十年前,卻是報界業者熱切盼望的一天。因為這是大馬派報公會紀念日,屬於報業假期,各報員工都休息一天。通常報社有什麼“一日遊”的活動都選在這天舉辦,我們“613”放假嘆世界,實施了很多年。忘了從哪一年開始,5月1日勞動節成了報業假期,此後6月13日便不再休假,大家已逐漸遺忘了這個日子。

Advertisement

我在報界打滾了半個世紀,經歷過很多趣事,最好笑的通常是“手民之誤”排錯字鬧出的笑話。

在《新明日報》工作時,字房工友曾試過把“美國大使館”誤排成“美國大便館”,使它淪為提供 “炸東京”方便的廁所了。

有次一名記者採訪某社團的活動,吃了對方宴請的一餐,寫新聞時特地提到該社團“設有盛宴招待”。怎知她的字體太潦草,排字員把“設”字的“言”字旁簡寫誤看成“三點水”,結果新聞印出來,變成“沒有盛宴招待”!那社團的負責人不禁呱呱叫抗議道:“明明請你們吃了一餐,竟說我們沒有盛宴招待?吃了不認賬是嗎?!”

不久前跟幾名《通報》舊同事聚餐,去蕉賴老街場吃美味的叉燒、燒肉、燜豬手、滷雞腳,又談起《通報》以前好些趣事,都是發生在廣告部的。

ADVERTISEMENT

話說一名經常擺烏龍的記者,有次搭德士時不慎將隨身帶着的皮包遺留在德士上,下車回到報社後才發現失誤,急如鍋上螞蟻,因皮包裡有些重要東西,於是立刻去廣告部刊登一段“遺失啟事”的廣告,希望德士司機看到會將皮包交還,但寫廣告稿時心慌意亂一時錯手,誤把“皮包”兩字的前後次序顛倒過來,廣告刊登出來竟變成:“本人昨日搭德士時遺失包皮……”

結果“XXX遺失包皮”成了報館同事們茶餘飯後說笑的話題,有人說:“他一定是喝酒‘飲大咗’,坐上德士後爛醉如泥不省人事,連包皮被人割掉了也毫無感覺……”

(寫到這裡,忽記得曾看過曾子曰在臉書上說他很喜歡吃包皮,我當然明白他所指的是從叉燒包、生肉包或葉子楣大包上面撕下來的包皮,而不是被割下來的那種……)

聘女秘書要寄下半身照片

另一件廣告趣事是,有一家商行的總經理要登徵聘廣告聘請一名私人女秘書,其廣告稿除了列明相關條件外,最後還加上一行字:“有意應徵者,請寄下半身照片一張。”

同事們看到這廣告都笑到碌地,認為這個總經理真變態,不要看應徵女子上半身照片的樣貌,反而偏要看人家“下半身”的照片,似乎 “鹹鹹濕濕” 有特殊癖好……

其實此文句的意思是:“‘寄下’半身照片”,而不是“寄‘下半身’照片”,如果按一般慣例寫成“寄上半身照片”,就不會引起誤解了。

聽說以前有些老太婆在為兒子挑選老婆時,專門先看那女子的臀部夠不夠大,因為認為臀部大的女人會特別“好生養”,可以替兒子生多多孩子,為其家族開枝散葉,或許也會叫媒人婆先提供所要介紹之女子的“下半身”照片,看看是否合格。

經理徵聘女秘書要先看她的“下半身”照片也有可能,因昔日粵語殘片裡,有很多鹹濕經理都是要女秘書坐在他大腿上打字辦公,而趁機揩油的;所以徵聘時要先看她的“下半身”照片,若發現她臀部太肥太大,恐怕會壓得他那雙大腿麻痺和失去知覺,那就頂不順吃不消了,不用約她來面試即可先行淘汰!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李系德)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