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善言梁語】Saya anak Malaysia

一名蘇姓網民因其樂齡母親不諳馬來語,到檳城光大城市轉型中心(UTC)更新護照時,遭移民局櫃檯員工拒絕處理,所給予的理由竟是“因為這裡是馬來西亞”,氣得該網民當場飆罵:“不會說馬來語跟更新護照有何關係!”

據這名網民的貼文,櫃檯服務人員以“你不會講馬來語,現在不能更新護照,必須明早會見官員”為由,拒絕讓其母親拍照與更新護照。

Advertisement

大馬護照很受歡迎

實際上,類似情況並非第一次發生。為何類似情況會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呢?儘管內政部長拿督斯里賽夫丁就曾針對類似情況回應說,國人會說馬來語是合理要求,但大馬確實沒有條例禁止不能說流利馬來語的公民更新護照。

根據2024年亨利護照指數排名顯示,馬來西亞護照與塞浦路斯(Cyprus)和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並列排名第12位,而且一直都在有關指數名列前茅。時至今日,馬來西亞護照持有人可免簽證或無需事前申請簽證到183個旅行目的地。

也因此,大馬護照一直都在黑市很受歡迎。因此,移民局官員謹慎行事,進行各種提問均屬於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的正常程序。

ADVERTISEMENT

當然,我們無法確定類似情況發生時,是否存在因不諳馬來語而出現差別待遇或針對性歧視的狀況出現,畢竟就算人在現場,同一番話語都可能因語調及每個人的詮釋和感受而有所不同。

針對大馬籍樂齡人士不諳馬來語,我會較為寬容。不過,當外籍客工如孟加拉籍、越南籍、緬甸籍、菲律賓籍(不以印尼籍為例,雖有些詞組存在差異,但畢竟屬於同一語系)等都能在說得一口流利馬來語,比我們掌握得“國語”更好時,我們又是否應該探討和省思呢?

日前看到一個視頻,有位來自中國北京的遊客,在大馬遊玩了半個月後,深深體會大馬華人重視家鄉語言,重視華族文化根源的民族精神,並為自己忽略了陝北語言根源的行為感到羞愧。因此,他對大馬華人重視家鄉文化根源的精神深深感動,由衷佩服。

我是大馬子民

“這是一種根的文化,讓你知道來自哪裡,而這來自哪裡其實給你巨大的一種力量,這是根給你的力量。就像一棵樹一樣,如果沒有根的營養,你是成長不了的。”

沒錯,華裔祖先確實來自百年前的中國,但別忘了馬來西亞也是我們這些移居華僑的第三代、第四代或子孫生於斯、長於斯的國土。

就算說不上一口流利的國語,但也該掌握基本國語,至少能在極端種族主義的政客或網民揶揄“回唐山(中國)”時,我們理直氣壯地回懟“Saya anak Malaysia”!

(梁潔瑩‧ 自由工作者)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