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善言梁語】從美食看多元

當扁擔飯遇上豬肉,馬來西亞穆斯林餐館業主協會(PRESMA)認為這是在侮辱扁擔飯行業,因為扁擔飯幾十年來一直都是由穆斯林餐館經營者所開創。

網上近日流傳一段視頻,有個檔口標榜他們是大馬唯一售賣豬肉的扁擔飯檔口,也有賣豬肉椰漿飯;雖說他們已強調檔口售賣的食物都是非清真的,但仍然掀起批評的聲浪。

Advertisement

的確,如果追源溯始,扁擔飯最初是由印度穆斯林在1900年代初期,在檳島喬治市海墘附近挑著扁擔,販售食物給港口工人和苦力,後期又發展至挨家挨戶販售。

飲食是生活形態縮影

“Nasi Kandar”的源起則有兩種說法,一是源自馬來語的“Mengandar”(挑肩),一則是源自烏爾都語的肩膀。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其實都從字面直接解釋了挑著裝食物的扁擔之情景。

其實,這正正展現了飲食文化乃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我們則能從美食窺看某個時代的生活形態和縮影。猶記得多年前訪問美食節目主持人阿賢時,他曾提到福建面的典故。

ADVERTISEMENT

“福建人的原鄉是位於沿海一帶,所以他們南來後很多都聚集在靠海的地方,如檳島的姓氏橋。在日據時期,很多漁夫把魚產獻給日本人,所以他們只能把蝦頭蝦殼熬成湯。連中國福建省也沒有福建蝦面,這是福建先賢在大馬刻苦耐勞、節衣縮食的歷史,用蝦殼也能演變成中國原鄉都沒有的美食。”

以別稱“人車飯”的芋頭飯為例,當初惠安人到南洋時,都是做建築或拉人力車。他們經常日出晚歸,所以芋頭飯的醬油肉、肉羹湯都可熬上好幾天,而這些人力車夫吃東西時,就喜歡和平日一樣蹲在小凳子上吃。

多元才是優勢

這也是為何中南馬所稱的蝦面,在檳城被稱為福建面,因為這是發源自檳城福建人的一種美食。但時至今日,福建面不一定是福建人在賣,芋頭飯也不再是蹲在小凳子上吃,更不是惠安人獨家售賣的專利。事實上,扁擔飯也早已不是以挑扁擔的方式售賣。

要知道,文化和語言的本質是活的,美食亦然。所謂的活,即無論是文化、語言和美食,可能因周遭環境所出現改變和融合。娘惹文化就是一例,融合了馬來文化和華人文化,再自稱一種獨有文化。我們常說的“Manglish”(馬來西亞式英語)也是一例。

雖說扁擔飯最初是由印裔穆斯林開始販售,但並不代表其他族裔不能販售;同樣的,原本的扁擔飯是清真食物,但不代表其他族裔不能將之食材調整。尤其是大馬是個擁有多元文化、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多元社會背景的國家,精彩紛呈才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和特點!

(梁潔瑩‧ 自由工作者)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