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口腔健康專題】勿輕信社媒宣傳 慎選牙醫

(香港訊)出國消費蔚然成風,除了吃喝玩樂,也有人出國求醫,做身體檢查、驗配眼鏡、箍牙植牙。

尤其近日港人北上尋求牙科診所服務成了大熱話題。

Advertisement

專家提醒,無論在任何地方求醫,最緊要有詳細病歷,了解治療方案及風險,切勿輕信社交媒體上的宣傳內容。

你是因為什麼原因才見牙醫呢?牙痛、蛀牙、挑牙根、牙周病、矯齒箍牙、活動假牙、植牙、拔智慧齒?

牙齒疾病涉及不同類別,市民最常接受的治療包括牙周病、蛀牙、矯齒箍牙、活動假牙及植牙、拔智慧齒等。

牙醫科專科院士吳建葦提醒,各種療程均有不同風險,市民要小心選擇合適及具經驗的牙醫。

ADVERTISEMENT

到國外接受牙科療程前,必須了解治療方案,評估成本及風險,並考慮往來交通、時間及療程次數等, 不要盲目相信網上宣傳。

註冊牙醫禁宣傳業務

近年來,國外牙醫集團的宣傳十分多樣化,例如以廉價、環境寬敞為賣點,又或請藝人宣傳。牙醫吳建葦透露,早前有牙醫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一張宣傳圖片,印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及香港全科牙科醫學會會徽,標題為“2024年香港最新植牙計劃”,註明“2024年3月起,香港口腔醫院將提供免費牙齒植牙活動,不需要花錢,活動為期1個月”。

吳建葦直言,有關宣傳圖片屬虛假信息,香港全科牙科醫學會沒有提供相關免費植牙活動,提醒網民勿點擊不明來源的連結。

根據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指引,香港註冊牙醫禁止宣傳業務;惟非香港註冊牙醫,如外國牙醫則不受有關條文規管。有參與本港和內地牙醫培訓的吳建葦表示,兩地均有完善的牙醫培訓課程。

香港牙醫需接受全科訓練,另有8大類專科培訓,包括牙齒矯正科、口腔頜面外科、牙周治療科、牙髓治療科、兒童齒科、修復齒科、家庭牙醫科、社會牙醫科。

牙醫科專科院士:吳建葦

慢性病患增感染風險

吳建葦提醒,每種牙疾有不同治療進程,牙醫需因應患者情況,擬定不同治療方案及風險評估。故市民決定到境外接受牙科療程之前,必須了解治療方案、全面評估成本及風險,並考慮往來交通、時間及療程次數等,不要盲目相信網上宣傳。

若是骨質疏鬆、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接受牙科治療時更需要特別小心。

吳建葦解釋,牙科治療過程中,簡單如洗牙,會有輕微出血;一些慢性病患者的傷口可能較難癒合,或會增加感染風險。

“以糖尿病人為例,若沒細心照料傷口,很容易受感染,所以患者治療前必須先管控好血糖水平;至於心臟病患,一旦細菌入血可造成心瓣發炎及壞死,嚴重可致命,故患者接受牙齒治療前,牙醫或要求服用或注射抗生素,減低細菌感染導致心瓣發炎的風險。

不少長者患有骨質疏鬆,正服用的藥物可能導致拔牙後傷口遲遲無法癒合。若選擇植牙,治療前應請牙醫評估。”

疾病及相關藥物均有可能影響牙科治療。“牙科治療不止是牙齒問題,有可能跨不同醫療專科,故市民決定到境外接受牙科治療前,必須全面評估成本及風險,更特別需要詳細交代個人病歷,以便牙醫評估。”

“牙齒疾病涉及不同類別,市民最常接受的治療包括牙周病、蛀牙、矯齒箍牙、活動假牙及植牙、拔智慧齒等。”吳建葦提醒,各種療程均有不同風險,市民要小心選擇合適及具經驗的牙醫。

嚴重需切開牙齦清理

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引起,初期病徵包括流牙血、口臭等;若不及時處理,導致牙齦與牙齒脫離,形成牙周囊袋,令牙菌斑堆積,此時單靠刷牙也不容易清潔,炎症更會向深層牙周組織蔓延。嚴重導致牙齦萎縮、牙齒動搖,甚至脫落。

早期牙周病,可接受專業洗牙,清除積聚的牙石和牙菌膜。若牙周囊袋太深,則需小型牙周翻瓣手術,切開牙齦清理感染範圍。術後患者要注意口腔衛生,避免傷口感染,一般3星期後回診所拆線,檢查傷口癒合情況。

挑根牙脆弱需戴牙套

不少人誤以為蛀牙必須挑牙根,其實牙齒組織分為琺瑯質、象牙質及神經線,輕度蛀牙只影響琺瑯質及象牙質外部,或會誘發暫時的牙髓發炎,只要及時清走蛀牙菌及補牙,牙齒神經可自行修復。但若嚴重蛀蝕神經線至無法修復,就需要杜牙根,抽出受感染的牙髓神經,修補蛀掉的牙齒。

“術後牙齒變得脆弱,感知能力亦會受影響,故建議患者佩戴牙套加強保護,以免牙齒脆弱易斷、崩裂。”

矯齒檢查跟進要做足

不少人箍牙以改善咬合和儀容。箍牙前要否拔牙、拔哪幾隻牙,需要牙醫判斷,拔牙目的是釋出空間來排列牙齒。牙醫亦需要評估顎骨及牙齒情況,若有嚴重蛀牙或牙周病,會增加矯齒難度及治療時間。

“箍牙療程由1至3年不等,若事前牙齒檢查不足、沒有定時跟進牙齒移動進程、沒定時洗牙,或選用不合適箍牙物料,均會影響效果,有可能導致箍牙失敗或不同牙病。”

植牙療程裝置約半年

不少長者因蛀牙及牙周病等原因,導致牙齒脫落,需要訂製活動假牙;但長時間佩戴活動假牙,容易鬆脫及令牙肉收縮,故亦越來越多人考慮植牙。

植牙手術需要切開和翻開牙齦,在適當位置鑽孔,植入鈦合金植體,用作牙根;待約3個月鈦合金植體與牙槽骨癒合,再套上牙齦癒合裝置,令牙齦生長成為理想形狀,最後印模及再安裝牙冠,整個植牙過程約需時半年。植牙屬入侵性手術,術後會有腫脹、出血等不適。

“若牙醫經驗不足,可能會插穿牙齒神經線,或致流血不止;而護理不當則增加傷口感染、化膿、發炎等風險。”

拔智齒不慎恐致面癱

拔智慧齒屬於口腔頜面手術。他指出,由於智慧齒蛀牙、生長空間不足以致長歪,影響鄰近牙齒等問題,令患者感到痛楚、牙肉膿腫、張口困難,需要拔掉。手術需局部麻醉,牙醫先鬆動牙齦,再用手術鉗把智慧齒拔除;或根據患者牙齒情況,將智慧齒分割再拔除。術後患者需保持口腔衛生,小心傷口受感染。

“由於智慧齒與舌頭和面頜神經線關連,萬一手術令神經線受損,可能導致嘴角或面部失去知覺及永久麻木。”

不論在何地求醫,向醫生提供完整的病歷,有助對症下藥,減低醫療風險。
不論在何地求醫,向醫生提供完整的病歷,有助對症下藥,減低醫療風險。

反复轉換醫生

長期病難跟進

當大眾追求“平、靚、正”的醫療服務下,有醫生提醒,在不同地區或國外求醫,均需向醫生提供完整的病歷,才能對症下藥,減低醫療風險。

今 年2月,政府公布擴大醫療券使用範圍,把7間位於粵港澳大灣區醫療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當中包括牙科服務。

婦產科專科:陳煥堂醫生

須小心管理病歷紀錄

養和醫院副院長、婦產科陳煥堂醫生表示,有關計劃讓港人得到更多醫療選擇,但對於長者或長期病患來說,必須小心管理個人病歷紀錄,以便在不同地區看診時,幫助醫生掌握病情,提供合適治療。

陳煥堂說,常見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或白內障,有別於傷風感冒,需要長時間監察及藥物治療。以糖尿病為例,不少患者血糖水平時高時低,需要因應情況調節藥物,一旦血糖控制不穩定,可併發糖尿眼或糖尿足,尤其反复轉換醫生,難以跟進病情及適切治療。

病歷寫法中英有差異

另外,不同地區醫療對疾病資訊和病歷寫法,可能有文化及中英文差異。陳煥堂曾經接觸一名居港的外國孕婦,香港婦產科指引,在懷孕20周時須接受結構性超聲波,但她表示,接受過“大牌子超聲波”,輾轉了解純綷是名稱差別,所指同樣是結構性超聲波。因此,在國外求醫熱潮下,病人需要整理個人病歷紀錄交給醫生,而兩地醫生亦要了解兩地的治療及記錄方式,讓患者得到全面的醫療服務。

文◇黃碧文《明報》

恆齒引發牙周病 多生齒需移除

(香港訊)成年人一般有32顆牙,若發現多於32顆牙,可定義為多齒症(hyperdontia)。

根據健力氏世界紀錄大全(Guinness World Records),加拿大男子Evano Mellone共有41顆牙,是紀錄中最多牙的人。

患有多齒症者不算罕有,全球約有2%至3%人口有多生齒,即約50人中,有1人有多齒症,而大部分患者沒有徵狀,若非通過牙科檢查,患者很多時不會發現。

口腔頜面外科臨床助理教授:蒲靜雅

多生齒主要成因是遺傳

當乳齒換上恆齒,20顆乳齒逐漸脫落換成32顆恆齒,如發現多於32顆,便屬多齒症,患者通常多1至2顆牙齒。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助理教授蒲靜雅表示,較常見多生牙齒的位置是在上顎兩顆門牙中間,多生齒未必會顯露出來,故患者也未必發現;若多生齒已暴露,或影響其他牙齒結構,透過X光檢查會發現問題。

蒲靜雅解釋,多生齒主要成因是遺傳,若媽媽有多生齒,孩子較大可能也有,但不是百分之百。

多生齒如何治療?是否一定要拔掉?蒲靜雅說,視乎多生齒的位置及狀況,大部分不會衍生太大問題,但如果多生齒已生長,並阻礙其他正常牙齒生長,則需要拔去。如果患者本身32顆恆齒完全成長且沒有問題,即使發現有多生齒,只要定期接受牙科檢查及照X光片觀察便可,無須特別處理。

多生齒藏牙骨形成水囊

不過,長期藏在牙骨內的多生齒,有可能形成水囊,初期患者未必有感覺,但當水囊越合越大,甚至發炎或導致其他牙齒鬆動,牙醫則需要介入處理,將多生齒拔去。蒲靜雅稱,雖然發生機率不高,但定期檢查多生齒是非常重要,一旦發現問題,可及早期處理。

此外,有些個案是多生齒逼着旁邊牙齒,令其他牙齒長得不整齊,或數顆牙齒擠在一起,難以清潔,容易導致牙周病。蒲靜雅稱,在這種情況下,牙醫亦會建議移除多生齒。另一個需要拔去多生齒的情況是,因牙齒排列不整齊而箍牙,牙醫需要移動牙齒位置,多生齒阻礙了其他牙齒移動,有需要移除。

移除多生齒可局部麻醉

蒲靜雅表示,若移除多生齒牽涉複雜的情況,例如它藏在牙骨內或牽涉血管及神經線等,在衡量風險及手術複雜程度後,或會轉介至口腔頜面外科的醫生處理。移除多生齒在口腔頜面外科來說屬小型手術,是否需要麻醉或如何麻醉則視乎醫生評估及病人意願,可選擇局部或全身麻醉,或施用鎮靜劑令病人在睡眠狀態下接受手術。

“手術後2至3天,傷口會有不適,吃東西時要小心,一般1至2星期後能康復。”

成人有32隻恆齒,如發現多於32隻,便屬多齒症。如多生齒阻礙恆齒生長或因藏在牙骨內而形成水囊,便需要處理。

避免洗走氟素

建議刷牙不漱口

牙齒除了咀嚼,還影響儀容、說話發音,所以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十分重要。

正確的口腔護理,應早晚刷牙、定期檢查、少吃甜食等,以減少牙患,讓健康牙齒陪伴終老。

修復齒科臨床助理教授:林宇恆

下綜合了一些“護齒迷思”,找來香港大學牙醫學院修復齒科臨床助理教授林宇恆為大家拆解。

牙膏塗表面保護牙齒

問:牙膏刷牙後,應否用清水漱口?

答:用牙膏刷牙後,最好不要漱口。

牙膏含有氟素(fluoride),可以保護牙齒免被細菌侵蛀,所以氟素留在牙齒表面越長時間越好,牙醫通常建議刷牙後盡量不漱口,以免氟素被洗走,只要將口腔內的牙膏泡棉盡量吐掉便可。

如大家習慣了漱口,可選擇漱口後,將牙膏塗在舌頭上,再用舌頭將牙膏塗在牙齒表面,這亦有效保護牙齒。另外,建議刷牙後不要立即像漱口般大口喝水,正常慢慢喝,便不會弄走。

兒童宜用氟素低牙膏

問:小朋友一定要用兒童牙膏,不能用成人牙膏嗎?

答:兒童牙膏成分跟成人牙膏大同小異,主要分別是氟素含量。

成人牙膏氟素含量約1000至1450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之一),兒童牙膏則約500至1000ppm。氟素能鞏固牙齒防止蛀牙,但如小朋友吞嚥功能未發展得很好,刷牙時可能會吞了牙膏。有研究指,小朋友恆齒仍在生長中,若吸收太多氟素,會影響牙齒生長,有可能出現氟斑,即牙齒出現一片白色。因此建議小朋友使用氟素含量較低的兒童牙膏,即使誤吞了牙膏,氟素成分也不會使牙齒鈣化或影響生長。

美白牙膏磨走琺瑯質

問:美白牙膏真的能夠美白?

答:市面上販售的美白牙膏,大部分含有微細粒子,以助磨走牙齒表面污漬,但過量使用可能將牙齒表面琺瑯質一同磨走,令牙齒變得敏感。而美白牙膏的漂白物質,含量比醫用低,所以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才有較佳效果。

想美白牙齒,可考慮由牙醫提供的藍光美白,最快可於1小時完成漂牙;另外,由牙醫為病人製作個人化牙膠,病人每晚戴上牙膠後擠進藥水,持續2至3個月,亦可達到漂白效果。不過即使完成漂牙,若沒有持續用藥水維持,日子久了牙齒會回復原本顏色。

美白牙齒或漂牙主要為了外觀,事實上,每個人的齒色都不同,有些人天生較黃,是否漂牙視乎自己需要。

手不靈活用電動牙刷

問:用電動牙刷比一般牙刷乾淨?

答:根據研究,使用一般牙刷及電動牙刷的潔齒效果相若,但個別病人的手不夠靈活,即使知道正確刷牙方法,但欠缺技巧的話,未必刷得乾淨,牙醫可能會建議用電動牙刷。

漱口水不能取代刷牙

問:每次刷牙後都要使用漱口水嗎?

答:不一定。若刷牙前使用牙縫刷或牙線清潔牙縫,加上正確刷牙方法,未必要使用漱口水。不過,如有些人較容易蛀牙,使用含有氟素的漱口水,有助保護牙齒,但注意漱口水不能取代刷牙。另外,有些漱口水含殺菌成分,曾接受口腔手術的病人,牙醫可能會建議他們使用,以防止傷口受到細菌感染。

牙縫闊者可用牙縫刷

問:牙線或牙縫刷,應如何選擇?

答:牙縫闊的人,可用牙縫刷,否則應用牙線。不過,可依個人感受選擇,若有問題應諮詢牙醫。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