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兼聽則明】在看與說破之間

常言道:看破不說破,明知不追問,閑事不多管,乃為人處事的王道。然而,在這眾聲喧囂的社媒年代,不說破,不追問,不管閑事,又怎會有流量呢?

持平而論,社交媒體其中一大美事,在於大開方便之門,讓親友不管身在天涯那個角落,只要有互聯網,就可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就以老同字為例,我們可從那些年年少輕狂年代之軼事,現實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事,到當今風起雲湧的政經時事,都是我等茶余飯後,長篇大論,時而激昂,時而低吟之事。

Advertisement

只是總有些事,有些人,對於某些人而言,任何絲毫的異議或微言,是完全不可以容忍之事。如一方無心觸犯,落得不歡而散事小,割席斷交可就何苦了呢?

民主政治非盲從

曾幾何時,有些人、有些事,倒成了親朋戚友不管是在現實世界,抑或虛擬世界聚會與交流時不言而喻的禁忌。久而久之,這些人與事,就逐漸演變成了某種教條式的政治正確。任何與之有意見分歧者,不管是在古早味的傳統咖啡店,還是現代連鎖時尚Cafe;又或者在社交媒體如臉書與推特等,難免受到有關政治正確教條信眾的圍剿、杯葛!

而當杯葛從網上發酵衍生至網下時,流量就可轉化成力量了。那麼,其影響即深且廣,不僅可弄垮一個企業,搞不好還可重創一個國家的經濟!

ADVERTISEMENT

然而,在政治正確教條橫行無阻現代政治社會,不同陣營政治人物,乃至於支持者之間的政策或議題討論與辯論,還是民主社會一門不可或缺的功課嗎?

須知,民主政治的真義並非在於盲從領袖的言論、機械式的支持領袖的決定,而是讓各方民眾參與討論與推敲政策的方向和擬定,而在這過程中各界理念和原則沖擊的火花,正是一個民主政治社會成熟度的重大指標。

我們不願看到不同政治陣營和主張的政治人物與支持者之間的理性討論與辯論,淪為非理性謾罵、人身攻擊、低級譏諷等下流的場面。但當前政治風氣,逆我意者,必然被扣上“人民之公敵”,“反改革之腐敗份子”之帽子,如是思想邏輯無異於因噎廢食般荒謬與可笑,但卻是可悲的現實。

在朝向一個成熟自由與民主的治的長征路上,不同陣營政治人物之間的政策或議題的理性辯論是必要的條件。如不,試問一個一言堂政風,又怎會讓人民看到與聽到雙方的論據,坐收兼聽則明,避免了偏聽則暗之弊呢?

可悲的是,權衡輕重後,不少人在某些課題上,即使在至親的家人與知交前,如果不是顧左右而言他,不然就甘脆選擇沈默是金。

政治正確的代價,就是讓民眾不願表明立場,或是觸碰問題的癥結,不敢當權者講真話,結果政治人物往往就因為這而犯上了“國王的新衣”癥,自以為是,狂妄自大,而最終禍國殃民。

然而,即便如此,時至今日,在看破與說破之間,更多人選擇了沈默。Why?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許文思)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