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中醫超越線】頸肩勞損影響視力情緒失調 機不離手傷身心

文: 邱宇鋒(中醫師)

(香港訊)對經常“機不離手”的人來說,可能因為姿勢不良致頸、肩、上肢勞損,也有可能因為長期專注用眼而出現眼睛疲勞或視力問題,更有可能因滑手機“上癮”而出現休息不足、壓力過大、焦慮等精神情緒失調。

Advertisement

隱患1:低頭聳肩致頸肩上肢勞損

不少人使用手機時沒有注意保持姿勢正確,出現長期低頭、聳肩等不良姿勢,以致肩頸肌肉持續收縮繃緊,因過用而勞損。

肩頸繃緊可熱敷患處紓緩

ADVERTISEMENT

患者除肩、頸、上背繃緊痠痛外,還有頭頸活動不順暢、頭暈、耳鳴、咬合不正、上肢麻痹等症狀。長期低頭者甚至會在頸胸椎交界處長出突起的軟組織增生,俗稱“富貴包”,妨礙仰頭動作。

此類患者在接受身體檢查時常會發現位於頸部兩側的胸鎖乳突肌過度緊張、頸椎生理弧度消失(頸椎變直)、頸椎小關節錯位,甚至因頸椎間盤退化而引起神經、血管卡壓,以及骨質增生等,這些病變可統稱為頸椎病。

中醫認為,若長時間姿勢不良,妨礙氣血運行,造成經絡瘀滯,不通則痛。在治療方面可從改善局部病灶狀態入手,運用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放鬆肌肉,理順筋絡,改善氣血運行。

針對頸椎病的常用穴包括風池、完骨、天柱、頸百勞、肩井、天宗、後溪等。如兼具上肢麻痹、痠痛等症狀,可選用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穴(見圖1),以及患處局部的“阿是穴”(壓痛點)。若經檢查發現頸椎小關節有錯位問題,可通過推拿及復位手法矯正。

要預防頸肩及上肢勞損,在使用手機時應保持正確姿勢,避免長期低頭、聳肩,建議將手機舉起與眼睛平視,並每隔30分鐘做2至3分鐘的肩頸單方向伸展運動,包括仰頭、低頭、左右轉動、左右側彎、頭部前伸,以及順逆時針旋轉肩關節等,鬆弛頸肩肌肉。

如經常感覺肩頸繃緊,可熱敷患處,艾灸、拔罐、刮痧等亦有紓緩作用。

隱患2:眼肌疲勞對焦力降致近視

當眼睛長時間專注凝視近距離物件時,容易造成眼肌疲勞,以致視物昏花、對焦能力下降等,長遠影響視力導致近視。除此之外當眼睛長期盯着發光屏幕,可令眨眼次數減少,容易出現眼乾、眼澀等不適。

中醫理論認為,肝主目,肝開竅於目,《內經》云:“肝受血而能視。”若用眼過度,久視傷血,會導致肝血不足,無法濡養眼睛,從而出現眼花、視物不清、眼睛乾澀不適,甚至出現怕光、飛蚊、迎風流淚、眼瞼肌肉不自主跳動等,皆與血虛、陰虧有關。

看屏幕1小時休息5分鐘

治療方面可以採用補肝血、養肝陰的辦法,常用中藥包括枸杞子、桑椹、黑芝麻、何首烏等,中藥方劑可用杞菊地黃丸、左歸飲、四物湯等。

針灸或穴位按摩治療一方面可選用位於眼睛周圍的近部穴位,如攢竹、絲竹空、睛明、四白(見圖2)等,另一方面可選用有養肝、滋陰補血作用的遠部穴位,如位於手上的內關、養老,位於下肢的三陰交、光明、昆侖等,可針刺或以中等力度按揉,以改善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並放鬆眼周肌肉。

為預防眼睛疲勞,建議每當注視屏幕1小時,便要讓眼睛休息5分鐘,可閉目養神或遠眺戶外風景,以放鬆處於緊張狀態的眼肌。

若在專注用眼時感覺視力模糊、頭脹、眉心重墜,可閉目運睛2至3分鐘,配合摩擦、按揉眼周穴位,以紓緩疲勞。

眼睛乾澀者可透過多眨眼,以及按揉太陽、絲竹空等穴位,以刺激淚水分泌。如果本身屬於肝腎陰虛體質,易見口乾、眼乾、皮膚乾燥、煩躁、多夢者,便要更加留意眼睛保養,切忌過用。

隱患3:若機不傍身緊張焦慮不安

不少都市人都有滑手機“上癮”問題,無時無刻都想着要操作手機,不止令手機使用時間過長,而且當“機不傍身”或網絡信號欠佳時,常會感到緊張焦慮、坐立不安,非要拿出手機漫無目的地操作一番不可。

瀏覽手機時間過長,尤其在夜晚,有可能妨礙睡眠,使休息時間減少,

且降低睡眠質素,如難以入睡、早醒、多夢等。

若用餐時邊吃邊滑手機,

有可能影響消化,造成胃氣脹、胃痛等。

“機不離手”亦可導致精神過度緊張,引起頭痛、心悸、冒汗、

尿頻等與壓力過大相關的不適。

影響身心——不少人都有滑手機上癮問題,無時無刻漫無目的地瀏覽屏幕,時間過長影響身心健康,如上肢勞損,引起焦慮等。

過度勞神妨礙氣機運動

治療講究補益精血

中醫認為,壓力過大、過度勞神容易引起精血耗損,且妨礙氣機運動。

精血虧虛者常見面色蒼白無華、精神委靡、睏倦欲睡、頭暈耳鳴、舌淡、脈象沉細。

若經常焦躁不安,身體處於燥熱、火盛的狀態,則常見身熱盜汗、心悸、口干、舌紅等。

如果思慮過多,思則氣結,氣機不暢者可致胸悶、呼吸不暢、胃氣脹痛、月經不順等。

針對精血虧虛、燥熱偏盛的“心腎不交”失調,中醫治療既要補益精血(常用方藥如六味地黃丸),也要清熱寧心(常用方藥如天王補心丹),氣機失調者可配合理氣舒鬱。運用針灸或推拿調節精神狀態,可選用手部的內關、神門、勞宮(見圖3),以及位於下肢的陰陵泉、三陰交、太衝(見圖4)。

使用手機要節制

要避免過度消耗精力,日常建議調整心態,妥善分配時間,不要把時間表塞得密密麻麻,不做“無事忙”。使用手機要有節制,對資訊內容需有取捨,要給自己閒適、放空的空間,學習靜養、調神,保持充足睡眠,達到生活張弛有度、動靜平衡。

在日常飲食方面,建議少吃辛辣、燥熱刺激的食物,以免傷陰助火。多吃瓜菜、水果等可補充津液、減輕燥火,而且能幫助消化。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