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中西醫觀點】對付惡性腫瘤 中西醫同步治療現生機

撰文 : 蘇子謙(腫瘤科中西醫師)

(香港訊)最近參與了中西醫結合學會年會所舉行之癌症學術講座,同場共有接近200位中西醫醫護人士參與。作為演講者之一,筆者與其他講者進行了不少交流,自己也獲益不淺。

Advertisement

對於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其實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也因為時間所限未能把我所有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在此撰文作為補充。

中藥提昇骨髓造血功能

不少病人和家屬也知道,在第一次進行化療期間,可以煲花生衣和紅棗提升血小板。但其實,花生衣能夠提昇血小板的功效非常短暫。大多是起初用頭一兩星期有效,之後越用越無效。而且現時在藥材鋪買回來的花生衣,要洗乾淨比較困難,再加上煲花生衣水也是非常有技巧,一般假如滾水超過30分鐘再煎煮之後,大部份有效成份幾乎已經揮發,再加上花生衣水比較苦,多喝也有一點腸胃不適。

其實,花生衣的作用是把骨髓當中能夠用的血小板逼出來,所以,假如不斷打化療,不斷用花生衣只不過是從銀行不斷提款,骨髓的儲備血小板始終很有限;這是為什麼起初有效,但後來越來越沒有用的原因。(至於用什麼食療更為有效,之前已經講過,不再重複了)。所以,更為重要的是用其他中藥提昇骨髓整體造血的功能。

ADVERTISEMENT

這裡也都說明,我們需要更加了解中藥的有效成份和機理。當我們瞭解中藥在身體當中的分子生物作用後,便能更加準確用藥,和達成中西醫的效果會更上一層樓。

疾病早期介入效果更好

另一位講者,他把自己以往做的研究結果公佈出來。原來一條簡單的藥方如“當歸補血湯”,確實證明能夠提昇骨髓造血的功能。這條藥方只有兩種中藥,就是北芪和當歸,雖然藥方名稱是“當歸補血湯”,但其實主要藥物是北芪,北芪份量絕對比當歸重得多,實驗室研究結果證明,這條藥方確實可以幫助骨髓提升造血小板製造白血球和紅血球的功效。

而且研究也發現,這條藥方引起骨髓功能增強的其中一些分子生物學的pathway,有趣的是,假如利用抑制肺癌EGFR基因的標靶藥物,會減低了北芪刺激骨髓造血的能力,那麼這就提示,可能肺癌病人假如正使用EGFR類型的標靶藥物用這個藥,來提升骨髓功能可能會未如理想。

這亦都是另外一個例子,為何我們要對中醫藥作多一點科學研究,這絕對會提升中藥在現代癌症治療使用的準確性。另一方面,筆者也提出現時很多人對於何時在治療癌症當中點,同時間加入中醫藥作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一些誤解。

坊間不少病人經常認為只有當病情去到很差的時候,甚至內臟功能已經受損,例如是肝衰竭或腎衰竭的時候,才希望馬上看中醫力挽狂瀾,但其實這種概念是錯誤的。

腫瘤這種病,所謂病向淺中醫,在治療腫瘤複雜的疾病,採用中醫藥介入並作中西醫同步治療,應該是在疾病早期要馬上開始,臨床上見到一些病人經常在病人已經有很多腹水、肝臟衰竭,甚至進食不下的情況下才考慮加上中醫藥,這個情況可以說是非常可惜,因為在這種已經氣血虛弱的情況下很多時已經太遲了。其實,假如我們深入了解中醫藥如何看待癌症,便會知道早一點同步中西醫治療更好。

中醫重點治療病人體質

西醫腫瘤科的新藥,在近10年間發展迅速,差不多每一年都有新藥推出,例如5年前我們所理解肺癌的一線用藥,在今天看來這些都已經是過時(outdated)。以往不少癌症使用化療為主要藥物,但其實現今標靶藥、ADC、免疫治療 (checkpoint inhibitors)、未來的細胞免疫治療和癌症疫苗才是主要骨幹藥物。

其實,化療很快便會在很多疾病當中淘汰,正因為西藥的不斷改變,這些西藥也會影響病人的體質,所以,對於中醫藥如何配合使用,和了解病人接受了西藥之後的體質轉變,中醫藥也要與時並進重新認識。

這也是中西醫結合治癌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原因,再加上新型的手術和高精準放射治療(電療),把以往很多不能根治的癌症,能夠達到完全自癒或長期控制的目標,正因為這樣的變化,中醫藥的定位也要重新思考。

中醫藥的重點是治療病人的體質和身體,

西醫的強項是藥物針對腫瘤本身,在西醫腫瘤學方面,

絕大部分藥物都是去攻擊癌症,甚少藥物是用來調理病人本身的體質。

所以,中醫藥和西醫腫瘤學絕對是能夠互補不足,

但這並不是說,中醫藥只是用來緩和副作用,

或者是用來治療西醫都已經放棄治療的病人。

蘇子謙中西醫師

找出疾病標靶要害 治療事半功倍

在講座中,闡述了不同病例,例如是肺癌病人擴散了超過5年,一路服用標靶藥物,另一方面進行兩次的放射治療,治療復發的腫瘤。

肺癌指數CEA不斷上升,但不斷作出PETCT和MRI多次檢驗,也找不到疾病潛伏在哪個地方。

後來,病人再配合中醫藥,治療兩年以後,CEA由超過500,壓抑度最新只有20多,病人身體和症狀不斷持續改善。

這種病人在中醫來說,是一種 “伏邪”,可以適當利用改善體質和針對腫瘤的中藥進行治療。當然也需要病人進行一些生活上的調息,另外也舉例見到前列腺癌有很多骨轉移引起骨髓功能非常低下,需要不斷輸血。

攻邪即是補正氣

後來,使用中西醫兩方面藥物共同使用,癌指數PSA由超過1000抑壓度少於1度,骨髓功能回復正常由血色素只有5度左右,到現在回復13度,這些也是中西醫結合例子。

當然也不是說每一種病人都需要一開始用完中西醫兩種方法。例如近來有前列腺癌病人擴散全身骨骼,也是一樣骨髓功能抑制而且產生脊骨塌陷壓到脊椎。

這個病人的奇怪地方,是傳統口服標靶藥物只有兩三個月療效,PSA快速反彈,化療也起不了什麼作用,而且磅數不斷減輕,越來越無胃口肌肉也萎縮了。後來,服用了短時間中藥,也回復不了骨髓的功能。

經過多重的基因檢測,血液當中有非常微量的ATM基因變異,使用一種身型的輕劑量口服標靶藥 ( PARP inhibitor ),但由於骨髓功能實在太差只能夠用非常輕的劑量。經過兩三個月治療,癌指數快速被壓抑下去,體重升高、骨痛消失胃口回復,貧血和血小板也自我修復了,這種情況就像中醫以往所說,攻邪即是補正氣,只要把疾病壓抑過來身體有自我回復的能力。

大膽嘗試合作方法

也有接近90歲的女病人,因為子宮癌擴散腹膜有大量積水,進食非常困難。喝中藥也消化不了,後來,基因檢測發現了HER2基因有增強,使用了針對HER2基因的標靶藥物,癌指數也一樣有超過1000,幾個月內降到完全正常水平,後來再加了一點中藥,協助一些腸胃功能回復。

所以,有些時候假如能夠找出疾病治病的標靶要害,治療可達到事半功倍。以上講的只是一些簡單例子,其實要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學界還有很多科學研究需要繼續努力。而中西醫兩方面也需要大膽嘗試各種方法合作,更好地幫助病人。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