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中西醫觀點】中醫藥搭配免疫治療功 效一加一大於二

文 :蘇子謙(中西醫師)

(香港訊)有時候,醫生會建議單獨使用免疫治療,但更多時候,是會配合其他藥物使用,例如是免疫治療可以加上化療,也可以加上口服的標靶藥,又或者加上高精準的放射治療(電療),以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Advertisement

所以,有時候當建議病人用免疫治療配合其他藥物使用,有些病人馬上說,明明其他醫生講過免疫治療並不適合使用,為何另外一些醫生卻說可用呢?因為一個是講不適合單獨使用免疫治療,另外一個醫生則說,免疫治療適合用於混合療法。

這裏面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麼病人假如同時使用中醫藥治療,中醫藥可如何配合免疫治療的使用,又或者可增強免疫力呢?

出現抗藥性會重新反彈

在此簡述一下現時常用的免疫治療,其實主要是注射一些藥物,使到免疫淋巴細胞重新認得出癌細胞進行攻擊,是一種間接的免疫刺激。有些病人開頭用免疫治療的時候會有效,但是久而久之,疾病出現抗藥性又重新反彈過來。

ADVERTISEMENT

按道理,免疫力不應該會有抗藥性的,但為何淋巴細胞會停止工作,停止攻擊癌細胞呢?原因當然有多方面,其中一個頗為常見的是所謂T淋巴細胞(T cell exhaustion),簡單講就是淋巴細胞做得太多工作,做到無力就索性罷工。

當然,這一種罷工不完全是T細胞做得太多,而是因為腫瘤細胞和有一些免疫抑制的細胞,在腫瘤附近發出這些消極的信號,使T淋巴細胞罷工,活躍度減低。所以,假如有藥物能夠,提升淋巴細胞的活躍度有望可以作為重要輔助治療。

無獨有偶,不少補氣類的中藥其實也有提升淋巴細胞活躍度的能力。至少在實驗室裏面的確有這些的研究報告,如常用的中藥北芪,在大劑量的使用之下,也可以使到淋巴細胞活躍到提升。

對中醫來講,癌症是屬於慢性瘡的一種,

慢性瘡一向都清不走,其中一個原因是正氣虛。

只是虛弱大致上可翻譯成現代所講的免疫力不足。

所以對中醫來說,癌症的產生絕對與免疫力不足有關。

而要提升正氣所謂 “托毒外出”,就是正氣先將病邪從身體排走,

而其中一帖藥就是北芪。

所以,無論現代的研究又或者古代醫理,

中醫藥和現在免疫療法的大方向是一物相成的。

另外,做免疫治療後,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病人打針而後會躺幾天。有些免疫力刺激得比較強的病人,會感覺到非常非常的疲倦,就像是患了極重的感冒一樣。

從中醫角度來看,就像是病人耗盡了自己的“氣”,即時說免疫治療激發了身體的氣去攻擊癌細胞,用氣。所以,治療這方面副作用方向以“補氣”為主。

免疫力攻擊內臟引炎症

有些病人用了免疫治療之後,原本擴散的疾病都已經痊癒了。但也有些病人打了兩三年藥,發現身體真的越來越疲累,這就是我們中醫所講氣虛極。

中醫有句話說,所謂壯火食氣,即是說假如身體的火熱刺激得很強,會損耗身體的氣。留意你用免疫治療在罕見的情況下,會產生各種發炎性自身免疫的副作用。

最常見的是皮膚出疹,也有一些人免疫力攻擊內臟引起肺炎、肝炎、腎炎等。更有病人可以引起大小腸發炎形成嚴重肚瀉。這些病邪在中醫來講都是身體的火太旺。所以,這時候又要適當用返清熱的藥物去處理併發症。而且當這發炎反應在中醫來講,算是火邪太強,也會消耗身體的氣,所以說是“食氣”。

留意到現時有一些研究發現,特別在肺癌的病人,做了免疫治療後皮膚副作用越強和免疫治療的成效更好,這在中醫看來也頗為有道理。不少疾病在中醫來講,最重要的是解表,意思是把病邪從皮膚表面又或者身體的外部排出去,俗稱就是一種排毒的反應。

所以,假如肺癌病人用免疫治療出現輕量的皮疹,並不一定是壞事。但假如皮膚反應非常嚴重,也一定要藥物治療,否則,會導致全身皮膚潰爛,甚至要入緊急治療(ICU)。

需用不同中藥互相配合

免疫治療亦會引致一些皮膚狀況——一些從沒有患過濕疹、牛皮癬和風疹的病人,在免疫治療期間都會有這些問題。從中醫角度來看這些是“風熱”,所以需要“驅風”,常用的中藥包括防風,金銀花等,都是一些清熱、止癢的藥物。一方面可以減輕皮膚的反應,另一方面也可以協助解表驅邪,一舉兩得。當然免疫治療和中醫藥的配合,絕非只有那麼簡單,字數所限下次有機會再介紹。

實際上,免疫治療如何與中醫藥使用,要以不同的中藥互相中和互相配合,絕不是單靠一兩味中藥不斷吃下去,而且病人的情況會隨着用藥的時間多久有所改變。所以,無論如何,病人使用中西藥治癌之前,先請教自己的主診醫生以策安全。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