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即時國內地方

武吉皂禮遺址1200年 吉禪邸比吳哥窟更悠久

(檳城26日訊)位於吉打州日萊峰北面鉛縣和本同縣交界處的武吉皂禮(Bukit Choras)1200年佛教禪邸(chandi)文化遺址,已經被證實比柬埔寨吳哥窟遺址與印尼婆羅浮屠寺廟的佛教遺址歷史更悠久。

旅遊及文化部秘書長拿督羅斯蘭今日召開記者會披露,武吉皂禮佛教禪邸文化遺址建於7世紀至8世紀之間,比建於8世紀至9世紀之間的印尼婆羅浮屠寺廟佛教遺址,以及建於12世紀的柬埔寨吳哥窟遺址還歷史悠久。

Advertisement

較羅浮屠寺廟早200年

“該遺址比印尼婆羅浮屠寺廟佛教遺址早了100至200年興建。”

他聲稱,理科大學國際考古研究中心的考古團隊已經在武吉皂禮進行了約一年的考古工作,並在第三期考古中首次發現完整的坐佛像。

他說,武吉皂禮的佛教禪邸文化遺址是在1850年被一名英國人發現,整座山已在2005年國家遺產法令下被頒佈為歷史古跡,目前已經不允許任何人進入遺址範圍。”

ADVERTISEMENT

他透露,考古團隊至今在該處發現3座佛像,之前在第一期與第二期出土的兩座佛像皆不完整,也沒有頭部,第三期首次發現完整的佛像,並展示了袈裟、面部表情和衣物的清晰特徵。

在武吉皂禮佛教禪邸文化遺址挖出的陶器碎片。

古梵文經文石碑。

在遺址挖掘出來的“無頭”佛像。

佛像面積如人類體型

他說,該坐佛像面積如人類的體型,高度為78公分,所坐著的蓮花座為12公分。

“考古團隊也發現3片刻有古梵文的經文石碑和一些陶器碎片,相關單位已經在研究該古梵文內容。”

他聲稱,理科大學有一名擅長研究古梵文專家,並已經對石碑內容進行了翻譯,該內容與第一期考古發現的石碑內容相似。

“該佛像位於一個建築結構中,相信該建築建構就是禪邸(指印尼的印度教或佛教寺廟),而結構的北面和西面牆體清晰可見。”

“該出土的完整性佛像是以灰泥(摻和石灰、水和沙)的材料製成,依附在北面牆體。”

他指出,為了保護該佛像的完整性,考古團隊用了近2周的時間,將佛像慢慢移出,並立刻送往該大學國際考古研究院內,以展開進一步的修復和保養工作,以還原佛像原貌。

他指出,在相關遺址,至今已發現3個古梵文石碑,顯示武吉皂禮曾經是重要的宗教聖地,而相關石碑記載了佛教教義,當中包括佛教因果及佛陀的個性等。

他說,發現相關遺址,也為古吉打王朝在東南亞航海貿易地位上,帶來全新的歷史詮釋。

理大國際考古研究院院長謝明訓教授(左一)向羅斯蘭(左二)與大學校長阿都拉曼講解完整性佛像被挖掘過程。

還有數遺址未開挖

羅斯蘭透露,根據考古團隊告知,武吉皂禮遺址範圍內還有2至3個據點,已經被鑑定為佛教禪邸遺址,但尚未展開挖掘工作。

他不排除整座山的週圍還有更多遺址尚未被發現,包括可能會挖出一座古城。無論如何,考古工作需要很多時間進行,一旦有新發現,將會召開記者會公佈考古發現。

他強調,政府非常注重國家文化遺產,無論是哪個宗教或文化,政府都會盡力保留這些文化及遺產。

他說,武吉皂禮遺址的最新發現,說明古代吉打作為東南亞海上貿易路線的一個重要城市。

遺址是否開放參觀 考古完後才規劃

羅斯蘭指出,武吉皂禮佛教禪邸文化遺址的考古工作仍在進行,有待考古工作完成後,政府才進一步規劃,包括決定是否開放遺址讓民眾參觀。

他說,在該遺址出土的文物,可能會放在博物館或公開展示,一切有待該部與文化遺產局討論後決定。

被問及是否會在3或5年內開放遺址給民眾參觀,他說,一切需要胥視整個考古進度來決定,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時間。

“總之,我們不要給理大全球考古研究中心太大壓力。”

他希望在2026年大馬旅遊年之前,能夠為吉打州創造出更多新的旅遊產品,包括為該州打造一個考古旅遊,進而吸引更多遊客到吉打州。

出席記者會包括理科大學校長拿督斯裡阿都拉曼、理大國際考古研究院院長謝明訓教授等。

理大國際考古研究院首次開放從武吉皂禮佛教禪邸文化遺址挖出的文物給媒體參觀。

武吉皂禮佛教禪邸文化遺址,比柬埔寨吳哥窟遺址的歷史更久遠。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