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李強稱中馬經貿互利惠 榴槤山竹網紅商品

(吉隆坡19日訊) 中國總理李強表示,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經貿發展互惠互利,而馬來西亞的榴槤和山竹等特色水果,已經成為中國網紅商品。

他說,中馬堅持合作共贏,中國已經連續15年成為馬來西亞的最大貿易夥伴國,尤其是經貿往來,不斷加深加快兩國各自的現代化進程,注入了強勁動能。

Advertisement

他指出,中馬關係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讓兩國友好能夠時代傳承,是雙方的共同心願。

四點倡議加強關係

李強在馬中建交50週年慶晚宴上致詞時,就馬中兩國未來建交進一步增強,提出四點倡議。

“第一,弘揚友好傳統關係,夯實雙邊關係的根基,我們要把握好雙邊關係的正確方向,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鍵,進一步築牢政治互信,把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貫穿到我們雙方合作的各個方面。

ADVERTISEMENT

“第二,我們要推動發展對接,持續拓展我們的共同利益,做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馬來西亞昌明經濟框架深入對接,擴大農昌平貿易等合作,同時我們要深挖綠色能源,先進製造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的合作潛力,更多的惠及兩國人民。”

他說,第三是深化交流互建,厚實人民相親的基礎。共同建起全球文明倡議,拓展文化、旅遊、教育、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拉緊中馬人民的情感的紐帶。

“第四,加強團結協作共同面對全球挑戰,中方願意與馬方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合力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共生的亞洲家園。”

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李強形容50年的中馬關係發展歷程,也稱為中馬兩國共同寶貴財富。

他說,在50年前,馬來西亞頂住冷戰壓力與中國建交,開中國東盟關係之先河,即使過去半個世紀,中馬關係一路破浪前行,不畏風雨不為俗擾。

“我們兩個堅定支持彼此符合國情發展,為地區國家關係福利典範。”

他說,這麼多年來,中馬堅持守望相助,有一句俗語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過去從亞洲金融危機、印度洋海嘯、汶川地震,到前幾年的全球冠病疫情,中馬兩國都始終同舟共濟。在相互不斷中增建我們的理解和彼此的信任。”

另外, 李強表示,中馬堅持人文相親,特別是六百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駐節馬六甲所撒下友誼的種子。

他說,今年中馬的主題是“中馬友好年”,這個主題設立的很有意義,友好這兩個字重親見,在當今這個時代友好這兩個字,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一些國家一些地區陷入了戰火和動盪之中,有多少平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他指出,我們現在輸出的世界,缺的是和平安寧,不缺紛爭衝突,缺的理性和平,而不缺蠻橫暴力,缺的是將心比心,而不是自我中心,缺的是開放合作,而不是風俗對抗。

“凡是種種的不友好,動不動相互之間交惡甚至交戰,原因是很多的,歸究起來無非是兩個方面,第一,對事客觀上的利益問題,特別是世界經濟正常法律的困境,如果我們只是講本國的利益不顧他國的發展,必然是世界上有限的資源更加緊張,角逐更加激烈,爭奪矛盾就會越來越突出。

“第二,主觀上的認知出問題,諸如我們不尊重民主文化發展道路的差異,不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不顧忌人類文明底線等等,這些都會加劇人類的隔閡甚至衝突。”

他提到了兩個關鍵點,第一,在利益上一定要更加注重互相共贏,摒棄零和遊戲的思維和做法;第二,在認知上一定要更加注重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理解,用中國古人的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今年,中馬開展友好年,我認為不僅是為了促進中馬兩國雙邊關係的更好發展,而且我們要以我們兩國的行動來衡量友好的精神,呼喚和感召這個世界上更多的人,同心既滄海,攜手向未來。”

他強調,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友好都是中馬兩國交往的邸舍。中馬關係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讓兩國友好能夠時代傳承,是雙方的共同心願。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