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即時國內

人稱”活神仙” 聲名遠播 107歲問米婆 走了 

(大山腳1日訊)在威省家喻戶曉的107歲“問米婆”郭惜貞走了!

郭惜貞的長內孫女黃雅玲受訪時說,負責照顧婆婆的女傭,今早7時30分準備沖泡奶粉(營養液)給婆婆時,發現婆婆在睡夢中安詳逝世。

Advertisement

她說,婆婆向來健康沒有大礙,只是5天前開始減少進食固體食物,僅依靠營養液維持。

她說,婆婆一年前尿道發炎後,開始僱用兩名女傭,以及私人醫生照顧婆婆的健康。

睡夢中安詳逝世

“最近婆婆也沒有特別異樣,只是這兩天會重複做一個拜佛的手勢,還看著天花板,唸唸有詞,叫了很多以前已往生的親戚、鄰居、老朋友的名字。”

ADVERTISEMENT

郭惜貞婆婆於80歲之前是村裡的“活神仙”,但凡村民有任何疑難雜症都會找她問事。

郭惜貞的遺照。

郭惜貞來自中國,但她思想不封建,特別是在服裝打扮方面,她並不抗拒潮流的裝扮。

黃雅玲說,最後一次攜帶婆婆外出聚餐是4月15日,當時是為慶祝黃雅玲生日。

黃雅玲自小父母離異後,和妹妹黃賽萍由祖父黃江順和祖母郭惜貞一手帶大。

郭惜貞因為“問米婆”的身份而曾引來不少媒體的採訪,也是村民有求必應的活菩薩。她因腰部彎駝,舊街坊鄰里都愛稱她為“腰痀婆”(潮州話,駝背之意)。

夫逝世後不再當問米婆

郭惜貞的丈夫逝世後,她也沒有再當問米婆。

郭惜貞的遺體停柩於諾嶺別墅住家,擇定週三(5日)早上10時30分出殯,奉移大山腳高巴三萬韓江公塚之原。

中國出生 南下避戰 

郭惜貞在中國出生,當年因為戰火和饑荒而導致親哥和兩名兒子先後去世,她與丈夫為了逃離戰亂從中國南來,在無米下肚的日子,她不得不出外乞討。

她曾到採石廠及橡膠廠打工,也曾沿街賣麵。

52歲時,郭惜貞在工廠打工期間,總是在毫無預感下起乩,有工友告訴她,她起乩時是觀音娘娘附身,於是她開始幫助村民排憂解難,問米、問事及治病樣樣精通,這一做就是28年。郭惜貞後來成了村裡無人不曉的“問米婆”,聲名遠播。

毫無預感下起乩 

郭惜貞生於日軍侵佔中國時期,在兵荒馬亂下,家中男丁都先後去世,她記得哥哥過世時只有19歲,家中僅她和二姐逃過一劫,兩人相依為命,之後各自找到歸宿。

郭惜貞嫁給比她年長10歲的丈夫黃江順,婚後生下3名兒子,無奈遇到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大饑荒,在飢寒交迫及疾病威脅下,長子和次子不幸病逝。

後來丈夫飄洋過海到馬來亞打拚,在大山腳落腳後才安排她與僅存活下來的小兒乘坐大貨船南來,貨船在海上航行了31天才靠岸。那一年小兒才7歲,她34歲。

本以為逃離戰亂的家鄉後可以過上好日子,沒想到卻又遇上馬來亞被日本侵佔,還有之後的513事件,一家三口流離失所,一度過著四處乞討的生活長達三四年。

後來他們一家大小寄居在武拉必橡膠園裡的小木屋,幫忙打理橡膠園,包括割膠、除草及驅趕牛隻,不讓牛隻在園裡破壞收成。

積善扶助社同仁前來吊唁後,與黃雅玲(坐右起)、父親黃平章、妹妹黃賽萍。

黃雅玲:婆婆不喜記仇

黃雅玲說,她畢業後第一份工資僅600令吉,當時積攢數個月後購買飛機票,請婆婆回中國普寧家鄉,會見日夜牽掛的胞姐。

她說,婆婆節省下來的錢,每月都會定期寄回中國給胞姐建房,讓她們過上好日子。

“婆婆常說她長得最像其胞姐,最近還會恍惚,喚我‘淑貞’(胞姐的名字)。”

黃雅玲印象最深的是,在1998年準備出嫁時,婆婆從屋後鴨寮裡,挖出埋藏在地裡的兩個大“milo tin”(美祿罐),裡面收藏著滿滿一大桶的鈔票,共有5萬4000令吉,買了一輛英雄國產車,這是她的嫁妝,也是她人生第一輛轎車。

“婆婆生前特別節省,甚至連隔夜菜也不要捨得倒掉,我倒掉,她還氣到要打我呢!我告訴她裡面有蟑螂,她還說蟑螂是中藥。”

婆婆影響她至深的是不要記仇、不要欺騙、不喜歡吵吵鬧鬧、要有同理心,更不要道人是非。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