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即時國內

不忍她被化療副作用折騰 家人只好含淚放手 陳巧祈返天家當快樂天使

(威南21日訊)因腫瘤復發而重啟化療後,陳巧祈陷入痛苦不堪的副作用折騰,在病情惡化之下,家人不忍心看她繼續受苦,不得不含淚做出放手的決定,讓她返回天家當快樂天使。

當化療的副作用無情的肆虐著巧祈的身心,一路以來堅毅的陪著女兒對抗病魔的伍淑琴幾近哀嚎的暫停了女兒的治療。

Advertisement

“那已經是一個破碎的身體,巧祈最在意她的身體啊。我告訴她,讓阿爸天父先送你回去當天使,我們全家一定在上面團聚,那裡沒有病痛、沒有眼淚、沒有疾病,上帝一定給你一個像以前的身體。”

伍淑琴把威南日新師生送的千紙鶴和小禮物放在靈堂,這些都滿載著對女兒巧祈的祝福。

18歲的陳巧祈是威南日新學生,今年初她在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的首日凌晨突感不適,經檢查後證實患上罕見的肝臟胚胎肉瘤,需要55萬令吉醫療費,在大山腳瑤池金母慈善基金會協助籌款下,短短5小時內就籌到所需醫藥費。

陳巧祈的母親伍淑琴(47歲)說,在完成第一次的化療療程時,巧祈有好轉現象,所以獲醫生批准回家。

ADVERTISEMENT

“回家的第一個星期巧祈很開心,還能做摔手的運動,她爸爸還拍下一些照片給關心她的人看。可是第二個星期開始,她沒有力氣,腳開始水腫、皮膚很紅、肚子腫脹,我們以為是腹水,卻原來是肝腫瘤復生,而且復發的腫瘤更大更兇險。”

“醫生說,將近2個月的化療努力,毀於2個星期的復發。”

從不輕言放棄為女兒治療的陳財熙(50歲)和伍淑琴,在巧祈出現腫瘤復生後決定重啟化療,醫生雖然將藥劑稀釋,但因為巧祈身體不能排毒而出現副作用。

“巧祈是在上週六打第一支針,晚上就出現講話迷糊、甚至昏迷的症狀。在化療期間她背部長褥瘡,回家的兩個禮拜我顧得很好,可是在重新化療的第一天就直接潰爛出膿。接下來她每4小時要打‘藍藥水’,到最後一分鐘眼淚是黃色的,所以我們覺得必須放手,不能再讓她受苦。”

威南日新董事部送給陳巧祈的“庫洛米”公仔陪伴她入殮。

本月19日週三,伍淑琴看書睡著了,下午3時醒來她覺得有點餓去泡飲料時,看到巧祈臉色有點灰而覺得不對勁,醫生診完告知時間差不多了。

“我叫大女兒跟妹妹說再見、謝謝妹妹,她不肯、不要,我說真的不能再讓妹妹受苦,她才跟巧祈道別。姐姐講完話,巧祈的眼睛慢慢的、慢慢的關上,她是有意識的。”

她說,其實在第一次的化療過程,醫生有說只有十多巴仙的機會,但他們沒有放棄過。

陳巧祈在本月19日傍晚7時19分逝世。伍淑琴說,19日19時19分,對基督信仰來說,這是很好的時間。

陳巧祈的遺體在高淵殯儀館治喪,本月23日舉殯。

陳巧祈最愛公仔

庫洛米陪伴入殮

陳巧祈的遺體在高淵殯儀館治喪,父母將董事部送給她的“庫洛米”公仔陪伴入殮,那是她最愛的公仔。

在化療醫治期間,雖然病痛多磨,但巧祈一家領受到社會的溫情和祝福,包括學校董事部、師生、善心人士都在齊心送暖。

伍淑琴說,巧祈在馬大醫院治療期間,一位老師和家人為她折了千紙鶴,特地坐火車拿到醫院獻上祝福。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