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本地醫療】或併發帕金森氏症 長者夢遊勿小覷

文◆梁盈秀

夢遊也被稱為夢遊症,是指在睡眠狀態下起床走動。

Advertisement

夢遊在兒童中比成人中更常見,通常在十幾歲前就會停止。

偶發的夢遊情況通常並不預示任何嚴重的問題或需要治療。然而,反覆夢遊可有潛在的睡眠障礙。

(吉隆坡訊)夢遊(somnambulism)指的是一個人在睡眠中無意識地走動或做出其他無意識的行為,神經科學(neuroscience)把它視為睡眠障礙之一,其症狀是患者在完全不清醒的狀態下,開始無意識地有動作,或者起床走來走去,但夢遊不只有“走”而已,有時候更會從床上坐起,或者手腳踢擺甚至是自言自語等。

到了青少年夢遊會消失

ADVERTISEMENT

腦神經內科顧問陳偉陽醫生(Dr Tan Wee Yong)指出,夢遊可以發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患者可以是兒童、成人或長者,其中長者出現夢遊的比例高於成人。

值得注意的是,當一名長者出現夢遊症狀時要特別留意,檢查是否一並出現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在兒童時期出現夢遊症狀,一般上到了青少年時期就會逐漸消失,而夢遊通常不會預示有嚴重問題或需要治療等,但如果反復出現夢遊可能意味着存在一些潛伏的睡眠障礙,至於成年人出現夢遊,往往是伴隨其他的睡眠障礙問題甚至是醫療狀況,在出現混淆或並存的可能性會更高。”

正如之前所言,夢遊通常不是有嚴重問題或迫切治療,換言之它的危險性就不高,所以當家中有人出現夢遊,保護他不因夢遊而造成傷害才是最關鍵所在,這是因為很多患者並不曉得自己有夢遊,若是不慎接觸利器、開門走向露台或馬路等有可能出現不必要的意外。

他說,一般上,夢遊是發生在深夜時分,即患者入睡一兩小時後才會出現,反之在淺睡狀態或小睡時並不太可能會出現,一旦出現次數會很頻密,而且可持續數分鐘或更長時間,此時的他們可能會起床走動、坐在床邊、睜開眼睛,表情茫然,不回應或與他人交談,很難喚醒、醒來後在短時間迷失方向或感到困惑、也不記得夢遊出現過的情節。

腦神經內科顧問
陳偉陽醫生
(Dr Tan Wee Yong)

偶爾夢遊無須過於關注

他指出,亦有一些患者會進行日常活動比如穿上衣服、自言自語或用餐,有些則會離開所居住的屋子、開車子等,這些是屬於罕見病例,而另一些更異常的行為就包括在壁櫥小解、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進行性活動、有些患者可能會受傷就因為從樓梯跌下或從窗戶躍下等。

“另外也有患者在醒來後的一段時間、或是在夢遊時出現混亂而變得異常暴力。”

很多時候,患者因夢遊造成睡眠品質欠佳,以致在白天無法專心工作、學習或駕駛等,甚至可能因此出意外等,並且在惡性循環周而復始下,脾氣會越來越暴躁,這些都是夢遊所造成的傷害。

那夢遊是否無須治療呢?他說,偶爾夢遊是無須過於關注,理由是它會自行消失,以他所接觸的門診為例,一些家屬會把家中的閉路電視紀錄帶來,然後告知本該在睡房熟睡的患者卻突然出現在客廳,於是他就會詢問患者的日常生活、夢遊發生次數如一周有多少次。

“再來也要深入研究,患者有否造成自己或他人危險的行為或傷害,或對家屬或患者造成嚴重的睡眠中斷,導致白天出現過度嗜睡或功能異常的症狀,還有就是患者是不是第一次夢遊。”

值得注意的是,遺傳因素也包括家族史等問題。

夜驚嚇夢遊可同時發生

“在醫學上,夢遊被歸類為失眠症,

屬於睡眠期間的不良行為或經歷,

它是一種喚醒性疾病,

由於快速動眼期

(Rapid Eye Movement,REM )

睡眠在生理學上與其他睡眠階段極為不同,

因此REM以外的睡眠階段被稱為非快速動眼期

(Non Rapid Eye Movement,NREM)。”

在睡眠期間,大腦反復循環REM和NREM睡眠的4個不同階段,並且在睡眠前半段和後半段有不同的變化,一個晚上約可進行四五個睡眠周期,在後半部的睡眠周期中,花在REM階段的時間變得更長,並且在其餘睡眠中花費的時間變得更短。

而NREM也是夢話和夢遊最有可能發生的階段,夢魘和夜驚嚇也是這時的睡眠現象,俗稱的夜驚嚇或稱為睡眠恐怖,通常發生在兒童身上,孩子會在睡覺期間坐在床上尖叫,但它也可能與夢遊同時發生。

包括睡眠不足壓力     服精神病藥誘發夢遊

夢遊可以歸因許多因素,包括睡眠不足、壓力、發熱、睡眠計劃的中斷、旅行或睡眠中斷,有時夢遊可能是由干擾睡眠的潛在條件觸發,例如睡眠呼吸障礙,如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再來服用某些藥物,如安眠藥、鎮靜劑或某些用於精神疾病的藥物、酒精等也會造成夢遊。

至於長者在出現夢遊時可能會一並出現的帕金森氏症則為一種慢性腦部退化疾病,它好發於50至60歲的男女,由於患者的腦內黑質細胞退化死亡,使神經傳導物質的多巴胺出現減少而發病。

睡眠障礙最常見夢遊

在臨床上,帕金森氏症的表現有運動症狀及非運動症狀,前者是靜止性震顫及運動遲緩,至於後者則是睡眠障礙、嗅覺障礙及精神症狀等,其中睡眠障礙最常見的就是夢遊。

家人有夢遊應看醫生

 問1.患者有夢遊,是不是應該立刻去看醫生?需要做什麼檢查嗎?

答1.是的,身邊的家人應該帶夢遊者去見醫生,醫生會幫他做檢查包括掃描和腦電波(EEG)檢查,由於患有帕金森氏症也會有夢遊,所以,患者家屬必須對此特別注意。

父母有夢遊史會遺傳

問2.夢遊的原因是什麼?

答2.和遺傳有關係,如果患者父母一方有夢遊史,或者父母雙方都有這種病的病史,就會很常見。再來是年齡,比起成年人,兒童較常夢遊,如果是長者,夢遊可能與其他潛在疾病有關,例如帕金森氏症。

夢遊者或會傷害自己

問3.夢遊會有什麼併發症?

答3.夢遊本身不一定是一個問題,但是夢遊的人可以傷害自己,尤其是在夢遊期間,無意識的走到樓梯附近、經歷長時間的睡眠中斷,這可能導致白天過多的嗜睡和擾亂別人的睡眠,但很少會傷害附近的其他人。

定時運動休息助緩解

問4.生活干預能否緩解夢遊?

答4.不要服用含咖啡因或尼古丁的藥物或食物,尤其入睡前4至6小時;每天應規律運動;睡前宜做溫和及放鬆身心之活動,如泡熱水澡等,切記睡前不要做激烈活動;再來是晚上不要飲用酒精飲料,儘管酒精能幫助緊張的人入睡,但在後半夜會使人容易甦醒;定時休息,準時上床和維持舒適的睡眠環境會對夢遊有幫助。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