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NFT 元宇宙 短視頻 新科技寵兒有起有落

科技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新玩意”或“新名詞”,在邁入兔年的當兒,且回看過去一年在科技界紅翻天的5大關鍵字,便能得知目前是哪些科技能在帶領改革趨勢,或是哪些“玩意”即將成為過去。

NFT為非同質化代幣,每一個NFT所代表的物件都不一樣。

Advertisement

1. NFT——新興投資方式退熱,轉身陷泡沫化危機

NFT近年在坊間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旋風,而這陣風雖來得猛烈,但去得也快,短短時間便浮現泡沫化危機,從網友間戲謔的嘲諷:“賣得掉的叫NFT、賣不掉的叫JPG”,即可理解NFT的現況。

NFT(Non-Fungible Token)又稱為“非同質化代幣”,名稱看起來有點難以理解,但其實跟比特幣一樣,是以區塊鏈作為背景技術的虛擬資產。但NFT和比特幣並不相同,兩者的主要差異在於前者是“非同質化”、而後者是“同質化”。

非同質化之意即指每一個NFT所代表的物件都不一樣,可以是一張圖片、一部短片,又或是一首歌等,彼此之間無法互相取代和分割成更小的單位。

ADVERTISEMENT

在NFT爆紅之初,曾有一些涉及天價的“貨品”出現,如數位藝術家Beeple的NFT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當時便曾以6900萬美元(約2億1821萬令吉)天價成交,但其實乏人問津的NFT作品也不在少數,且NFT也面臨加密市場寒冬的衝擊。

元宇宙已成為氾濫的科技字眼,似乎只要是跟虛擬扯上關係的便能稱之為元宇實。

2. 元宇宙——屬最氾濫的科技新詞,Meta落力發展不如預期

自Facebook母公司2021年10月改名為Meta,“元宇宙Metaverse”便成為科技界的熱門關鍵字,甚至一度到了氾濫的地步,並演變成只要是跟虛擬扯上關係,就能稱之為元宇宙的籠統概念。但歷經一年操兵,Meta的發展卻不如預期,且目前正面臨四面楚歌的窘境,讓元宇宙的未來雪上加霜。

基本上來說,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MR混合實境等是民眾對元宇宙的基礎認知,但元宇宙的核心概念不只在於建立一個虛擬世界或分身,而是在虛擬化行動中需做到任何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做的事情,像是聊天、逛街,甚至旅行等,更重要的是,這個虛擬世界要跟真實世界實現即時互動和同步。

元宇宙如今的困境就在於跟普羅大眾的連接度太低,硬軟件的實際應用也不足,所以無法有效吸引用戶。不過,科技界並未因此而覺得元宇宙不值得投資,僅指它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成熟淬煉,以及等待更多科技大廠如蘋果等公司的投入以帶動其發展。

3. IG、FB短影音——Z世代社群風潮,數十秒緊抓目光

對年輕Z世代來講,短影音已成生活日常,打開手機觀看短影音的頻率比看電視還高。短影音風潮的始祖是抖音(TikTok),繼而帶動其他社群平台跟進,如YouTube Shorts、Instagram Reels、Facebook Reels等。至於玩法,各家大同小異,都是在短影片中加入音樂、濾鏡等各種效果,大玩創意。但Instagram、Facebook也因太過靠攏TikTok,而一度引來批評,不少國外名人更曾發聲拒用。

相對其他平台朝“短”發展,TikTok反而往“長”走,允許影片越來越長,企圖踹下YouTube的寶座,全面吃下影音市場。

不過,TikTok去年卻因資安疑慮而受到英國、美國、台灣等世界各國政府的審查及封禁,且相關議題至今仍持續發酵,至於此課題的發展態勢則仍有待觀察。

Google、蘋果、亞馬遜等都是Matter的推手,在此系統下,各品牌的智慧產品將可互連互通。

4. Matter——智慧家庭統一新標準,有望拯救破碎生態

物聯網和智慧家居已發展多年,但始終未到普及地步,主因出在“各自為政”。長久以來的缺點是,即使把家中家電全部替換成智慧產品,但礙於家電品牌不同,手機不只得因此安裝多個App,且可能互不相容。在這情況下,這根本是“破碎的智慧家庭”,因此,“Matter”應勢而生。

為了解決問題,“連接標準聯盟”(簡稱CSA)於2020年宣布與蘋果、Google、亞馬遜等聯手推動“Matter”統一新標準,隨後獲眾多業者力挺,但或因為要實現“整合”的理想實在太過龐大,Matter上路時間表不斷延後,直至去年10月才正式推出Matter 1.0,並與早前的CES 2023推出數款Matter 1.0認證產品。

在該標準下,只需要一個控制系統,便能與支援Matter的任何品牌產品都能互連互通,不必擔心無法相容的問題。隨着今年支援設備更多,預料其陣容有望更為強大。

5. 低軌衛星服務——iPhone 14邁出首步,馬斯克雄心勃勃

蘋果去年的iPhone 14上推出衛星緊急SOS求救功能,讓低軌衛星話題頓時炒得火熱,iPhone 14的衛星求救功能雖還無法提供完整通訊服務,而僅有訊息求救,但已可說是跨出業界的第一步,今年推估會有更多廠商跟進。

iPhone 14的衛星求救功能,可讓用戶在無WiFi或行動網絡處,以手機連接衛星發送求救訊息。蘋果目前是跟衛星業者Globalstar共同合作,提供2年免費服務,後續收費方式則尚未公開。據悉,該功能目前已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歐洲等國搶先推出,且在美國已有用戶藉此服務救回一命。

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Starlink星鏈計畫也正積極推動低軌衛星產業,目的是從太空向地球上偏遠地區提供高速網絡服務。而低軌資源緊張和太空擁擠問題,亦是未來可能衍生的效應。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