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北馬國內地方副刊

【阿依淡區華小的跌宕起伏:第4篇】謀生遷至西南縣 人口外流 中華AB校學生逐減

報導:陳嘉瑩

(檳城19日訊)80年代天德園、發林及壟尾一帶的屋業開發蓬勃,很多市區人口外流到這裡定居,中華A、B校的學生人數因此大增,當時兩校學生人數曾達到1500多人。

Advertisement

近幾年隨著檳島西南縣的蓬勃發展,加上當地設有不少工廠,很多原本住在阿依淡的居民尤其年輕一代,都遷至西南縣,所以中華AB兩校近幾年來開始出現學生人數減少的跡象。

校園內保留的眾多文物中,還有光緒皇帝御書賞賜的“聲教南暨”牌匾。

中華小學校園內保留了許多文物,包括大清帝國及中國民國時期獲贈的對聯等。

校齡116 遷校3次

ADVERTISEMENT

孔聖廟中華小學A校及B校原名“中華兩等小學校”或簡稱“中華學校”,校舍起初暫借平章會館(即今日的檳州華人大會堂),而後曾搬遷至港仔墘(現今的Komtar Walk),後來因政府發展光大而再度搬遷至阿依淡,目前是阿依淡8所學校的其中一所,至今已有116年歷史。

當年檳榔嶼為英殖民地,社會風氣閉塞,華僑子弟如欲受教育者,只有送入英校或設私塾。當時全馬各地皆未有正規華校,只有一些由地緣性組織成立的書院,都是是以方言授課,比如廣東話、福建話等,只有中華學校並非由籍貫會館所成立,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上首所以華語為教學媒介的新式學校。

起初,中華學校學生人數並不多,開辦初期共招240名學生,搬遷至港仔墘後學生人數一度達到1600名(包括初中學生人數),再後來搬遷至阿依淡後,因天德園、發林及壟尾一帶屋業開發蓬勃,中華兩校的學生人數曾達到1500多人。

中華AB兩校每個年級開3班,兩校各開18班,為了讓老師能夠很好的教學,每個班級學生平均維持在35人左右,因此AB兩校的學生上限各為700多名,倘若報讀新生過多,則會被分派到其他附近華小。

近年來,除了人口遷移的因素外,還有其他原因導致了學生人數的減少,不過中華AB校的學生人數並非如其他學校般地驟減,這是因為中華有個優勢,即在籍的小學生能夠直升中華中學,因而吸引不少家長把孩子送來中華AB校就讀。

林琮淞

林琮淞:方便載送 遷西南縣學校

中華學校董事會總務林琮淞說,最近這幾年,由於許多房屋計劃都在西南縣,加上靠近工廠,導致不少阿依淡人搬遷至西南縣,尤其是比較年輕的,他們為了載送方便,都把孩子送往西南縣的學校。

他說,還有一些原因導致學生人數減少,包括現今年輕人因為生活開銷大,擔心承擔不起,所以就減少生育,這是目前全國華人都在面對的問題。

“再來就是交通上的問題,由於本校附近還有商務小學,住在阿依淡的家長為了順路,會把孩子送到商務就讀,這樣這些家長送完孩子後就可直路前往市區工作,相反的,要到本校還需繞個彎,有些家長為了省去繞彎的麻煩而不送孩子到本校就讀。”

陳玉釧校長

交通堵塞 師資短缺 陳玉釧:縮減班級

中華B校校長陳玉釧說,由於該校附近就是鍾靈中學,每次上下課時交通非常堵塞,所以一些家長考量到交通阻塞問題,而把孩子送到其他學校。

中華A校校長鍾德強則指出,師資短缺也是造成學生人數減少的其中一個因素。他說,近幾年來,由於師資短缺的因素,教育局已指示一些學校需要縮減班級。

雖然種種原因導致學生減少,不過林琮淞稱,該校的辦學理念是遵從孔子提倡的“有教無類”,所以什麼樣的學生都招收,除非名額滿了。

鍾德強及陳玉釧也異口同聲說,AB兩校的學生近幾年並沒有大幅度地減少,每校學生人數維持在400多人至500多人左右。

陳玉釧說,其實中華AB兩校每年都會接收一些從外校轉來的學生,他們進入該校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直升中華中學,甚至曾收過從沙巴大老遠過來的學生。

她指出,該校學生不僅是可以直升中學,小學所參與的一些活動,比如24節令鼓、舞龍舞獅、劍橋英文等,到了中學依舊可以繼續學習。

“AB兩校皆有提供小學生學習劍橋英文,學費比外面學習還便宜,而且升上中華中學後還可繼續有關課程,可以說本校提供了一站式的教育。”

孔聖廟中華小學A校及B校校園門口。

鍾德強向記者展示該校是如何採用雲端教學課室進行課堂教學。

中華學校四機構正商討提升學校禮堂事宜。

 

跟隨時代步伐 提升計劃不間斷

中華AB兩校近幾年進行了不少提升計劃,包括提升籃球場、提升播音系統、更新全校監視系統、提升食堂設施、修建全校圍籬、提升警衛亭、提升校前行人走道等。

鍾德強說,今年8月,該校花了約3萬多令吉提升全校網絡設備,並採用雲端教學課室進行課堂教學,即每個班級只需一架類似安卓機頂盒、投影機、小鍵盤及網絡,學生和老師就可以上網搜尋資料及教課。

他說,適應時代的變遷,加上這次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讓該校認為有必要提升全校的網絡設備。

“目前所有設備齊全,但還是希望政府提升區域的網絡速度,這樣一來,倘若學生需要在家上網課,老師們就可以善用科技,在學校以線上方式教課。”

另外,該校也在校園內設立了魚菜共生科學園及環保閱讀角落,以營造一個綠意及舒適的閱讀環境。

陳玉釧(左起)、鍾德強、林琮淞及副總務高泉標向記者展示已有百年歷史的孔子相。

林琮淞解釋立於1920年的孔聖廟中華學校助捐基金碑上,都獲得哪位先賢及熱心人士的慷慨捐助。

校園內也保留了超過百年的文物,其中就有1904年光緒皇帝御書賞賜的“聲教南暨”牌匾、1904年大清帝國商部尚書載振所贈的對聯、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交通總長湯壽潛贈予的對聯、立於1920年孔聖廟中華學校助捐基金碑等。

林琮淞說,兩校共用的禮堂自搬遷至此後,從未進行過大幅度的提升,因此該校董事會、家協、校方及校友會目前正商討提升禮堂事宜。

鍾德強校長

鍾德強憶當年 中國老師授課參雜福建話

鍾德強不僅是中華A校校長,也在中華B校完成他小學6年的教育,在談話間,他也分享了他當年就讀B校的情況。

他說,他於1974年在當時位於港仔墘的舊校舍就讀一年級,並於1979年畢業,當年有部分老師來自中國,教課間還會參雜一些中國的福建話。

“當時光大發展計劃如火如荼進行,在我就讀三年級時,更是每天聽到打樁聲,老師也只能把要教導的課業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學習。”

“我們校舍還出現裂痕,學校前樓也曾突然出現倒塌的情況。”

他說,當時學校正要搬遷,他一直期盼能在新校舍讀書,可惜在學校搬遷的前一年,即1979年就畢業了。

他坦言,以前都是在一個比較嚴肅的環境下上課,老師對待學生都很嚴格,不像現在的教育政策,是讓孩子快樂上學。

他非常鼓勵校友把孩子送來中華AB校,並指自己要是有孩子,也想把孩子送來母校。

他指出,身邊不少同學或是校友都把孩子送來中華小學,一些是因為在附近工作,所以把孩子送來學校,而一些則因為該校只有早上班,孩子多的父母都會把孩子送來該校,這樣載送也比較方便。

1982年中華小學新校舍的開幕儀式。

建委會、董事及嘉賓於1978年小學新校舍奠基典禮上合影。

張弼士召集紳商 共謀創校大計

中華學校創立於1904年,當時中國駐檳首任領事為南洋富紳張弼士,不但是華僑首富,而且熱心公益,他眼見僑生子弟多習洋文,惟恐相沿成風,久之必數典忘祖,因此召集華人紳商共謀創校大計。

張弼士與副領事梁延芳、僑領謝榮光、張煜南、胡國廉等,各捐5500元為開辦費,至於後來捐置校地並建校舍工料銀,除福德正神廟5000餘元之外,其餘7萬4718元5角8分則全由張弼士獨力捐獻,並於1905年購得港仔墘一段地皮建立校舍,此座校舍佔地5萬4286方尺,可容學生800人,並在1908年竣工。

1910年,張弼士、梁廷芳等人先後離檳他住,中華學校頓時缺乏領導,經濟拮据,以致停辦,當時南華、振華、新江三校亦先後成立,因無適當校舍,便商借該校樓下教室上課。該校校友不忍見母校衰落,四方奔走,並在1912年與檳榔嶼孔聖廟(即今之孔教會)合辦,得其撥款1萬7000餘元充學校經費,因而易校名為“孔聖廟中華學校”。

不過,好景不長,1941年12月8日,日本侵略馬來亞,該校也告停辦。翌年,日軍佔據該校,改為“的的巴板”日文學校。1945年,日軍投降,該校也在10月1日復課。

1958年,聯合邦新教育法令實施,該校小學接受政府全部津貼,改為“標準型華文小學”,後在1964年奉教育局之令,將小學分割為上午小學及下午小學,並由“標準型”改為“國民型”。

1974年,檳州政府為了發展大城市計劃,徵購該校港仔墘校地及校舍。該校同年10月在阿依淡路購置一段9萬1995方尺的地段建設新校舍,隔年也更改小學校名,即上午小學改為“中華小學A校”,下午小學改為“中華小學B校”。小學新校舍於1979年底竣工,並在1980年正月啟用至今。

舊校舍的側影及樓上走廊。

舊校舍的側影及樓上走廊。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