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公佈6肇因‧地下水管破裂釀土崩

(吉隆坡)近百頁的國際山莊土崩報告終於在事發一週年的前夕,獲內閣批准解密。報告顯示釀成土崩有6個原因,主要原因是斜坡的泥土並非以工程填土、廢置房屋的地下水管破裂常年侵蝕泥層,以及缺乏維修和損壞的排水系統,加速水源滲入泥層。

報告分為15個部份,詳列調查的細節,並在最後部份得出結論。早前,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曾透露其中一個肇禍原因是廢置房屋地下水管破裂,實際成因更加複雜,並出現連鎖性的影響。

Advertisement

廢置屋有水供是禍首

2008年12月6日發生國際山莊土崩的報告結論顯示,發生土崩的最大因素是仍有水供的廢置房屋水管,是造成斜坡泥層受到高水壓而出現孔隙的禍首,並觸發其他山崩因素。

報告詳列事發時短短數分鐘共發生3次土崩,顯示泥層受到強大的壓力,加上土質結構等的問題,造成這起重大的失敗事故。

土崩肇因

ADVERTISEMENT

1. 斜坡的泥土會移動,是因泥層並非以工程填土。

2. 泥層多年來出現移動現象,是因廢置的房屋仍有水供及水管破裂。長期的水源滲透以致斜坡下方的泥層移動加速。

3. 嚴重缺乏維修和損壞失效的排水系統,加速水源滲透斜坡的過程。

4. 位於自然谷地的泥層沒有經過高壓,泥層結構鬆散,空隙率非常高,容易被水滲透。

5. 在10月及11月的長時間降雨量,導致泥層滲透率飽和,以及地下水水平高漲。

6. 泥層移動的情況加劇後,進一步破壞排水系統的設備,除了擴大原有的裂痕,也出現更多新的張力裂痕。

5結論顯示山崩肇因

1. 在開發及填舖斜坡時,泥層結構鬆散;

2. 斜坡和週圍的排水系統嚴乏管理而損壞;

3. 10月和11月的長時期降雨;

4. 長時期的泥層移動,擴大和增加裂縫;

5. 最後,嚴重的破裂水管問題觸發泥層移動

8緊急建議阻土崩事件重演

1. 立即鑑定擁有同類型泥層結構鬆散的地區範圍;

2. 修復損壞的排水系統,並提升排水量不足的排水管;

3. 在水源滲透的位置,或地下水位高的地點安置地下排水管;

4. 在高風險地區設立監測儀器,以作出土崩預警;

5. 在斜坡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評估,並設立告示牌,而長期出現泥層移動的斜坡必須定期檢查,並立即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6. 靠近斜坡的所有水管,必須外露可見;

7. 在斜坡範圍的所有水管和下水道設施,必須定期進行檢查是否漏水和損壞;

8. 所有高坡發展計劃必須嚴格遵守地方政府發出的發展指南。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