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國庫研究院:管制令見效 預計512活躍病例降至1553

(吉隆坡4日訊)國庫研究院(Institut Penyelidikan Khazanah)指出,據一項按照流行病學糢式完成的研究顯示,政府強制執行行動管制令,以阻斷新冠肺炎傳染鏈的措施漸見成效,因在第二波可傳染的活躍病例已有所下滑。預計到了5月12日活躍病例將從高峰期的2434宗,下降至1553宗。

Advertisement

 

上述研究項目是由該院副院長艾多納及成員何偉勝(譯音)與馬來西亞理科大學(USM)的卡利亞莫哈末哈納菲及莫哈末哈弗聯手合作展開。

ADVERTISEMENT

 

該院提到,至今尚沒有一個國家,能成功完全撲滅病毒的威脅,已有幾個不同國家做好相關的應變準備,讓人民集體及全力對抗疫情,足可扭轉這次大流行病的肆虐。

 

研究院披露,4月9日的大馬活躍病例達2434宗,當天累計死亡為80宗,乃是至今最高的活躍病例。根據預測,到了5月12日活躍病例將下降到1553宗,也就是第四期行管令屆滿日。至5月3日,我國確診病例達到6298宗,而康複出院者達4413宗或占70%,累計死亡病例為105宗。

 

“長遠來說,行管令並非疫情的解決方案,它已對經濟領域造成重大沖擊。”

 

研究院指出,行管令最終須結束,當局應以其它公共衛生措施的落實替代。

 

該院表示,我國周一進入有條件行管令(PKPB),然而,目前在公共衛生方面,當局只善用了其中30%設施便利。

 

卡利亞哈納菲強調,雖然行管令在壓平疫情曲線告奏效,但行管令一旦退場,當局則需展現更大決心與整合行動,以便能有效啓動公共衛生方面的防疫措施。

 

他說,行管令一旦屆滿,有關當局需與所有社區居民有良好協調,從而有效啓動公共衛生領域最佳的防疫步驟。

 

主題為“冠病病毒:行管令以外公共衛生的防疫步驟”報告,也預測了疫情可能出現回彈風險。

 

卡利亞哈納菲表示,若行管令結束,但疫情複發,當局仍有重啓行管令的必要。

 

“國人應改變生活型態並同步展現抗疫的行動,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當局也應持續篩查民眾的健康情況、檢疫並強制隔離。”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