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3日訊)行動管制令期間,遠在檳城浮羅山背雙溪檳榔村裡有一家四口被發現一貧如洗,天天只能飲用溪水,餐餐靠白糖配飯的可憐家庭。 這四母子的清貧困境,在數天前被一名入村分派救濟品的抗疫隊義務員羅斯麗娜所發現,揭開一直努力消除赤貧的文明社會邊緣,還有窮人在唱悲歌。 羅斯麗娜受《光明日報》訪問時說,這一家人過著沒水沒電的日子,就連最基本的日曆與鐘錶都沒有,只能靠聽穆斯林每天的祈禱聲音來揣測時間。至於今天是何年何日也不曉得,讓人難以置信。 日曆鐘錶都沒有 她說,她是浮羅亞依埔底新市鎮居民,曾任檳島西南區福利局義工隊副主席。過去2週她負責深入鄉區分發食物以救濟不能出門購物的貧戶,包括餅乾與麵包。 “上週四我接獲居民通知,指有四母子生活貧困需要支援,我便按照提供的地址上門探訪,驚見這被忽略的赤貧家庭是如此的淒涼。” 羅斯麗娜說,為母者約30多歲,很瘦弱,她的戒備心很重,拒絕透露姓名來歷。 據了解,她是在4個月前與3名年齡,分別是15歲、4歲與2歲的兒子,從怡保來到檳城,住進這間偏僻又簡陋的鋅板屋內,丈夫已不知所終。 丈夫不知所終 羅斯麗娜說,據她了解,這一家四口的房子是由一名華裔業主所借出。她相信這家人是追隨其丈夫落腳該處。 “大兒子哈菲斯說曾就讀附近的宗教學校,但已停學,4歲的尤奴斯口齒伶俐,代哥哥向我討日曆和書本。他說哥哥需要學習,但每天都不知道今天是幾時。” 她指出,該名婦女則希望尋求一些適合孩子穿的舊食服,還說即使破爛也沒關係,現在次兒穿的褲子太寬了,只能以繩索當褲袋,讓我聽了好心酸。” 她還巡視了他們簡陋的住處,發現家裡只有一桶快用完的煤氣和爐,和一大一小破舊的床褥和簡單的廚具,屋頂漏水圍牆破洞,夜間焚燒椰皮驅蚊和別人施捨的蠟燭照明,有火警風險。 她說,當天她送了小包白米、麵包、餅乾和礦泉水給他們充飢。她也協助他們籌集生活必須品如舊衣、書籍、牙刷、沐浴乳、洗髮水和適合的生活用品,但不鼓勵現款接濟。 她歡迎熱心者捐助物資,如罐頭沙丁魚、麵食,有意者可通過Roselina Abdul Rahman臉書信息她,但謝絕捐款。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