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全馬社會有不健康比較 張念群:看教育 太偏頗

(吉隆坡22日訊)教育部副部長張念群坦言,在談到教育課題時,不止華社,而是馬來西亞整體社會都顯現太多不健康的比較,甚至帶有陰謀論或出現偏頗的結論。

Advertisement

 

她以本身巡視華小增建進度或移交撥款的新聞為例,這種新聞在馬來社群會被指責為“這個DAP(民主行動黨)的副部長”只關心華小,不關心國小或其他政府學校。

ADVERTISEMENT

 

她說,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華社,包括質疑她為何經常走訪國小,甚至在社交媒體會經常發現被批評穿太多“馬來傳統服”。

 

張念群是在接受馬新社專訪,詢及華社對教育課題是否有誤解或陷入誤區的問題時這麼說。

 

她也提及互聯網上有許多的片面資訊,加上讀者網民的個人猜忌、不信任及陰謀論,反而可能讓正面的新聞、美事與好事都變成了“壞事”。

 

列舉12大華教改革

 

配合希望聯盟政府執政20個月,張念群也列舉政府為華社帶來的利好消息及取得重大突破的“12大華文教育改革”,即:

 

(1)華校撥款:今年撥款今年發;

(2)華中特別撥款制度化發放;

(3)破天荒撥款獨中;

(4)華社三院獲得中央政府撥款;

(5)華小搬遷和增建撥款;

(6)全津華小首次獲得維修經費;

(7)華中首次獲得建校經費;

(8)系統化招收臨教解決師資;

(9)豁免董總教育籌款稅務;

(10)拉曼大學學院獲得4550萬令吉撥款;

(11)學校免付高額水電及排污費;

(12)解決柔佛董聯會註冊危機。

 

張念群說,我國的教育體系正往強化“以學生為本”的改革方向前進,希望教師和家長也與時並進,摒棄只為應付考試的“硬式”教育模式。

 

她強調,4C關鍵能力的重要性,即有效溝通(Effective Communication)、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團隊共創(Collaboration and Building),以及創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以提升學生的潛能發展。(LMY)

 

確保更多學校網速更快

 

隨著1Bestari Net“精明學習網”計劃的合約於今年6月屆滿,教育部採取的新方式不僅確保更多學校獲得更好的上網服務,且為政府每個月省下超過2500萬令吉的開銷。

 

目前,擁有30至100Mbps網速的學校,已從原有的997所增至1萬208所,更重要的是,該部所承擔的這筆網絡費,每個月只需346萬令吉。

 

教育部副部長張念群接受馬新社專訪時指出,在1Bestari計劃下所需承擔的月費是2850萬令吉,當中不到1000所學校即全國少於一成的學校的網速達30Mbps,有的學校甚至基於龜速的網絡迫於自費尋找服務供應商。

 

“這跟過去(前朝)比較起來,我們省了很多錢而且提供了更好的網速……用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服務,以及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她說,在1Bestari計劃下,網速從6Mbps至30Mbps的價格介於782令吉至1萬9000令吉,希盟政府在合約屆滿後終止這類壟斷式服務;反之,在各個地區遴選最好的服務供應商或網絡公司。

 

撥2000萬系統化建華小

 

針對增建華小及遷校課題,張念群說,財政部去年起每年發放2000萬令吉華小增建撥款,有助該部系統化的在急需華小的地區規劃興建。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華社在未來幾年會看到有華小陸續建竣開課。

 

預計明年開課的3所學校,分別是雪蘭莪州新增的加影新城華小,另外2所則屬遷校,即森美蘭州晏斗吁魯干中園華小及柔佛州東甲新廊華小。

 

她說,預料於2021年開課的2所學校均在雪蘭莪州,且是在教育部全權負責如通過撥款或與發展商配合而建竣,即福隆港華小及敦化華小。

 

“比如福隆港華小,建費是690萬(令吉),但發展商注資400萬(令吉),其他由教育部承擔。我們不需要跟華社籌款,不會面對過往如加影新城華小所面對的問題(2008年批准,2018年大選前都無法建竣)。

 

師資空缺仍不足以填補   教部重新檢討臨教培訓

 

為解決華小師資短缺問題,教育部為師範學院華小組1460個名額特別開放兩輪招生,即使有1800人提出申請,但仍不足以填補空缺。

 

張念群說,這項招生活動二度開放申請後,共有1238人出席資格考試。不過,只有1054人成功被錄取;儘管如此,被錄取人數已是去年的兩倍有餘。

 

她接受馬新社專訪時指出,由於每一年的退休老師所騰出的空缺與師範學院畢業生人數不成正比,因此若純粹依靠師範畢業生填補華小師資空缺,不僅永遠無法填滿,反之只會使問題惡化。

 

她舉例,今年師範華小組只有419人畢業,但待填補的教師空缺有逾千個。因此,即使未來幾年維持400至600人畢業,依然無法填補每年騰出的職缺。

 

有鑒於此,她說,教育部重新檢討臨教的培訓和招聘,包括提供臨教3年合約,以及提供帶有產假、陪產假、無記錄假期的“福利配套”,從而吸引更多人投入杏壇,系統化的解決華小師資短缺問題。

 

福利配套前所未有

 

張念群說,有關臨教的“福利配套”是前所未有的,政府承諾在這3年期間提供他們培訓,若在結業後仍有意繼續執教且通過面試,則可正式轉正。

 

她形容如今的臨教有別於前朝時代的“命苦”,畢竟過去許多人當了3至10年的臨教仍無法轉正,且永遠領著跟正式老師相對差的薪資待遇。

 

她說,為了確保臨教都能轉正,教育部門檻也相應提高,包括臨教都得考獲學士文憑,但未必一定要教育系,因為在臨教3年的合同已包括教學培訓,等同師範學院5年受訓的模式,而且結業後可選擇是否留在政府學校執教。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