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話說癌症】睾丸癌概說

 

Advertisement

天下的事總有“平衡”,女性有其獨有的子宮癌、卵巢癌等,男性也有其獨有的前列腺癌、睾丸癌。前列腺癌患者較多,人們也比較熟悉,睾丸癌卻比較少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睾丸癌佔男性所有癌症的比率約1%,白人的睾丸癌患者明顯比黃種人和黑人多。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能忽視,因為數據也顯示,睾丸癌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尤其白人的睾丸癌發病率40年來已經翻番。

ADVERTISEMENT

睾丸癌通常好發年齡為18至40歲,正是人生重要的生育期,對性功能也有更高的期望。

在上世紀60年代,睾丸癌的治療還不盡人意,5年生存率大約只有60%至65%,但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現在通過及時合理治療的患者生存率已高於90%,而且歐洲有長時間的隨訪數據顯示,不需要進行放、化療的患者很大部分能恢復性功能。

我們知道,睾丸位於陰莖下的陰囊內,是男性的性腺。它們的功能,一是負責製造並儲存精子;二是男性荷爾蒙的主要來源,這些荷爾蒙控制生殖器官和男性特徵。

而作為一種惡性腫瘤,睾丸癌最明顯的症狀是睾丸腫大或陰囊內腫塊。

腫塊在睾丸內多數是癌症

其實臨床上陰囊內出現腫塊的情況不少,幸虧大多數並不是睾丸癌;但如果腫塊出現在睾丸內,那麼情況就不太妙了,因為睾丸內腫塊大多數是睾丸癌。

睾丸癌主要分為兩類:精原細胞癌和非精原細胞癌。精原細胞癌佔睾丸癌總數的30%,非精原細胞癌包括絨膜癌、胚芽癌、畸胎癌和卵黃囊腫瘤。睾丸癌的發病年齡有3個高峰:嬰儿期、18至40歲和70歲以後。

嬰儿期以卵黃囊瘤(嬰兒型胚胎性瘤)為多;18至40歲間可見各類型睾丸腫瘤,但仍以精原細胞瘤為多;70歲以後則主要為精原細胞瘤。

睾丸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了,研究認為它的發病與遺傳和後天因素都有關係。其中與隱睾的關係最為密切,隱睾發生腫瘤的機會比正常人大10至14倍。

所謂“隱睾”是小兒泌尿生殖系最常見的先天畸形之一,指嬰兒的發育過程中,一側或雙側睾丸未正常從腰部腹膜後下降至陰囊,留在腹腔內或腹股溝管裡。

這樣,未降的睾丸長期受體內“高溫”的影響,容易造成男性不育,更堪慮的是由於生長環境改變以及發育上的障礙,可使睾丸細胞發生惡變形成惡性腫瘤。

臨床上腹腔內隱睾比腹股溝惡變率更高,而睾丸固定術並不能降低惡性變的發病率,不過可以使腫瘤更易被發現。

此外,睾丸發育不全綜合症、家族遺傳因素、雌激素分泌過量、損傷、感染、職業和環境因素、營養因素等都可能與睾丸癌相關。

 

 

(光明日報/醫師專欄‧作者:文正球)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