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喉舌:沒在關丹建長城 大馬政府要慎言

(北京29日訊)首相馬哈迪的“拆關丹長城”言論在國內外掀起爭議後,中共喉舌《環球時報》今天透過社論強調,中國沒在大馬建長城,並“提醒”大馬政府要慎言。

Advertisement

 

《環球時報》表示,馬哈迪上述的表態立刻受到關注,而一些西方媒體更參與炒作。

ADVERTISEMENT

 

不過該報引述《星洲日報》澄清,所謂的圍牆其實是聯合鋼鐵(馬來西亞)集團公司的工廠圍牆,而非關丹產業園區的圍牆。

 

“各家工廠設圍牆,這在馬來西亞其他產業園區也是慣常做法,在全世界也屬流行管理模式。一些馬來西亞人顯然錯把鋼鐵廠的圍牆當成了產業園的圍牆,以訛傳訛,錯誤的信息甚至傳給了首相(馬哈迪)。”

 

馬哈迪上在本月17日起官訪中國5天,訪華最後一天,馬哈迪表示,他已獲得中國政府的諒解,因此將中止東鐵和SSER油氣管工程項目。

 

馬哈迪返馬後的隔天接受《當今大馬》的專訪指出,他在訪華期間也向中國政府也提起了馬中產業園的課題,希望重新彰顯在該區的主權,因此要他們“拿掉圍牆”。

 

《環球時報》進一步表示,馬哈迪主張奉行擴大對華友好合作的政策,在不久前訪華期間還呼吁中國公司前往馬來西亞投資,增加對大馬的技術輸出。

 

“但是他對一些具體中資項目的表態又引起困惑,像這一次,他把圍繞一堵圍牆的爭議上升到國家主權的層面,很令人詫異。”

 

“中國投資者肯定沒有侵蝕馬來西亞主權的意圖,關丹產業園區是兩國政府共同推動設立的,中方管理機構不可能在那裡‘執法’,整個園區接受馬來西亞法律的保護,並在該法律體系下運作。”

 

《環球時報》表示,他們不知道馬來西亞的競選文化在這當中起了多大作用,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話傳到中國,公眾會覺得很刺耳,而且這肯定會讓中國投資者擔心馬的輿論氛圍,以及這種氛圍是否會影響到他們在馬的投資安全。

 

它也另外舉出碧桂園森林城的案例,其中馬哈迪要求這個計劃下的房產,只能賣給馬來西亞人,不能賣給外國人,但房地部長祖萊達卻說,馬哈迪的說法並未形成實際有效的政策法令。

 

“擴大中馬合作顯然是馬哈迪政府的真實意願,只是馬哈迪新政府有一些不同於以往政府的理念,這種變化對馬來西亞來說大概是正常的。”

 

“這種情況下,中方一方面應當體諒、適應馬來西亞的內部調整,對開展中馬合作不動搖,一方面中國公司要勇於捍衛自己的利益,中國政府也要幫助它們維護自己利益,讓中馬既發展合作、又依法依規解決糾紛成為一種常態。”

 

《環球時報》表示,馬來西亞奉行政黨輪替制度,這會鼓勵一些比較刺激的對外言辭,對於這一點,中方總的來說不應與馬方太計較。

 

“但如果有些馬方的表態涉及到中國的國家形像,我方也應當說清楚,不應放縱一些不實的說法在中馬間傳播。中國既與馬保持總體上的友好合作路線,又不回避就一些具體爭議表達我們的看法,這也應是一種常態。”

 

“中馬合作顯然沒有出現某一方思維上的轉變,兩國的各自利益、共同利益都處在原有格局上,加強合作是雙方優化中馬關系的最佳選擇。”

 

“作為中國媒體,我們想提醒馬方,吉隆坡說的很多話都會通過網絡傳到中國,引起中國公眾的不同反應。而中國公眾如何看中馬合作,對馬來西亞的利益並非無關緊要的。”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