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為愛發聲融合教育講座】特殊生近年逐增 胡秀妁:受環境改變影響

(檳城8日訊)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助理教授胡秀妁博士說,在校園最常見的學習障礙類別有自閉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情緒障礙及多重障礙。

Advertisement

她日前晚上到慧音社主講“為愛發聲”融合教育講座(Inclusive Education)時說,近年來特殊學生的數量增加,除了評估行為和思維的指標越發仔細外,還有環境和生活形態的改變給孩子帶來某程度的影響。

“因此希望可通過共融、共容及共榮,讓特殊學生融入班級一起學習。”

ADVERTISEMENT

她說,很多人覺得特殊學生應到特殊學校上課,但其實他們的出現體現了智能的多元性、生命的多樣性及奧秘性。

具藝術天分

她進一步解釋,特殊學生擁有與旁人不同的能力,也許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好,但他們在藝術方面卻很有天分。

她說,當他們融入班級時,學生、老師、家長甚至是政策上都需考量他們的需求而給予包容。

她指出,老師可為特殊學生做的就是幫助他們找到優點並加以發展、以漸進方式培養小目標、建立個人學習過程檔案、多給予鼓勵和肯定。

“老師也可為特殊學生做行為輔導,多和他們溝通、注意他們的行為並思考行為背後的動機。 ”

融合教育是挑戰

工委會主席梁淑鸞說,“共融、共容、共榮”是當晚主題,只有大家包容及融入彼此的生活才能共創繁榮社會。她說,融合教育是高尚的教育情操,它提倡學生平等的學習機會並發揮所長。

“ 它強調讓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在融合或非隔離的環境下學習及接觸社會,一起和正常孩子學習和成長。”

她指出,融合教育對普通學校是一項挑戰,大馬在融合教育理念和執行上也面對許多制度和政策上的限制。

缺處理特殊學生經驗

檳州東北縣華小督學陸經緯說,檳城特殊學校不多,雖然許多主流學校的班級裡也有1至2位特殊學生,但礙於老師不曾受過培訓,缺乏處理特殊學生的經驗以致老師無所適從。

“曾有老師指特殊學生對日常學校作習和教學上造成影響。部分家長為讓這類孩子得到較多關注而將孩子送到微型小學就讀。”

他說,曾有人鼓勵華校開設特殊班,但這需視課室和教師資源,不能貿貿然開班。希望此講座可讓老師學習到與特殊學生相處的方式。

出席者尚有檳州華小校長理事會主席鄭羨南校長、檳州華校教師會總務符彩鳳、全國校長職工會(檳州分會)主席周永富、檳州幼稚園教師公會代表吳秀琨、亞洲社區服務代表陳碧欣、檳州特殊兒童中心李斯雲博士、慧音社社長拿督莊耿康、副社長程福隆、教育組主任馮熙玲、諮詢委員拿汀斯里李燕枝等。(CYL)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