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視吉華二校華中 羅永忠:不干涉運作

(亞羅士打20日訊)吉打州高級華校督學羅永忠指出,雖然法定上吉華中學二校沒被歸納為國民型中學,只屬普通的國民中學,但吉州教育局把該校視為國民型中學,不會干涉該校以國民型中學方式運作。

Advertisement

他解釋,該校在建校時期湊巧面對特殊情況,即時任教育部長拿督斯里納吉於1990年廢除了《1960年教育法令》,旨在維護華小。

教部同樣撥款

ADVERTISEMENT

羅永忠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時說,在廢除該教育法令的同時,不可成立各源流學校包括印裔中學等。吉華中學二校剛好在當時處於尷尬地位,但校方與董事部早就了解學校地位。

他說,目前,吉州教育局不會干涉吉華二校繼續以國民型中學方式運作。若師資足夠,當局也讓校方根據國民型中學方式來編排課程,而教育部也同樣發放撥款給該校。

在吉州,教育局視4所學校為國民型中學,即吉華中學、吉華二校、雙溪大年新民中學及居林覺民中學。

吉華二校董事會名譽顧問拿督張日洲日前在該校董事部就職禮上說,當年申請遷校過程艱苦,美中不足的是沒申請成為控制國民型中學,不像吉華中學那樣,董事部和教育局能配合決定錄取學生人數,該校則無權。

張開筆促釐清學校地位

行動黨哥打達魯阿曼區州議員張開筆促請吉華中學二校名譽顧問拿督張日洲,釐清該校地位,並還原該校是華社期望的“國民型中學”(華中)的事實。

他說,該校從1983年獲准創校到2004年遷入新校舍,但張日洲日前卻公開指該校並非國民型中學,不但震驚華社,也讓該校處於尷尬地位。

張開筆今日發文告說,國民中學和國民型中學(華中)在本質和意識形態上有差異,而且吉華二校成立初期是與吉華中學同屬一個董事部,直至新校舍落成,兩校董事部才正式分家另組。

“我不解為何有自己的董事部,吉華二校又何來‘非國民型中學’的說法?”

他籲請張日洲回答,如何確保華教在該校“非國民型中學”地位中繼續獲得保留及永續經營?而最近10年來,該校獲得的“華中”撥款又怎麼得來?

他也不解,為何建校時期馬華一直掩蓋事實,沒向華社坦承該校並非華中的尷尬地位?

懂多一點:

全國有78國民型中學 

根據記錄,自1962年後,我國中學階段的華校只剩獨立中學及改制的國民型中學(又稱改制中學)。但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所有政府中學都被統稱為國民中學,在教育法令中並不存在“國民型中學”。不過,華社仍繼續把這類學校稱為國民型中學或改制中學,以突顯與國中之別。

目前,全國共有78所國民型中學,其中以霹靂州最多,共17所,其次是砂拉越和檳城各10所。

根據教總和國民型中學校長理事會《2010年國民型中學華文班概況》,國民型中學的特徵包括學生以華裔為主、每週至少有5節華文課,比國中3節華文課多,並把華文列為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必修必考科,設有董事部,校地產業歸董事部管理、校園有濃厚中華文化色彩如設有華文學會、華樂團等。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