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遊‧儺戲

行走中國這些年,我僅僅觀賞過兩次的儺戲。

第一次是在2005年,受邀出席江西省舉行的“婺源鄉村文化旅游節”是項盛會上看到。第二次是在翌年路過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劉街鄉的一個村子看到的,當時的儺戲會,由村口一路演到村尾,再由村尾一路演到村中心搭起的戲台上,那穿街過巷的熱鬧,那精彩紛呈的表演,令我這個過客大飽眼福。

Advertisement

儺戲,是一種從原始儺祭活動中蛻變脫胎出來的戲劇形式,是宗教文化與戲劇文化相結合的孿生子,積澱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間藝術。

儺是古代驅疫降福、祈福禳災、消難納吉的祭禮儀式。巫儺歌舞逐步溶入了雜技、巫術等內容,扮演因素、表演因素也增多了,並與其他地方戲劇種有所借鑒與交流,甚至出現了儺、戲雜陳的局面。儺戲又稱儺堂戲、端公戲,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戲曲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廣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河北等省。

中國的儺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源于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儺祭。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用以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這就是儺舞。儺戲源于既娛神又娛人的巫歌儺舞。儺舞的發展對中國的地方戲曲有影響。明末清初,各種地方戲曲蓬勃興起,儺舞吸取戲曲形式,發展成為儺堂戲、端公戲。儺戲于康熙年間在湘西形成後,由沅水進入長江,向各地迅速發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藝術風格。湖南、湖北的儺堂戲吸收了花鼓戲的表演藝術,四川、貴州的儺戲吸收了花燈的藝術成分,江西、安徽的儺戲則吸收了徽劇和目連戲的養料。到了清代的同治、光緒年間,儺戲已初步脫離了儺壇,登上了戲台,而且常年都可以演出。到了e時代的今時今日,儺戲還進入到熱鬧的城鎮演出。

由於歷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藝術影響不同,儺戲分為儺堂戲、地戲、陽戲三種。地戲是由明初“調北征南”留守在雲南、貴州屯田戍邊將士的後裔屯堡人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種儺戲,沒有民間生活戲和才子佳人戲,所演都是反映歷史故事的武打戲。而陽戲則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師在作完法事後演給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為主,所唱腔調亦多吸收

ADVERTISEMENT

自花鼓、花燈等民間小戲。

儺戲的演出形式很特點。首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早期的儺戲角色,便是靠面具來區分角色行當。面具又稱臉子或臉殼子,多為本質,近年亦多絲質,所繪花紋及色彩,各地大同小異。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較為直觀地表現出角色性格。儺戲的面具來源甚古,可以追溯至遠古先民的紋面,是紋面的再度夸張,既增加了自我獰戾與異狀變形後的神秘感,對疫鬼增加了威攝力,又給人審美感受,增添了娛人功能。

另外,儺戲的演出形式與其他戲曲不同,它與沖儺等宗教活動融為一體。儺戲的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開壇、開洞、閉壇。開壇和閉壇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開洞門後就演出儺戲劇目。迷信的鄉人遇上一病兩痛、三災六難,以為是鬼神作祟,便請求神靈庇護,並許下儺願。一旦到了還儺願的時候,還要備好香紙、法器和祭獻的用品。清末儺戲班子,邊做法事,邊演儺戲。儺戲一般在願主家的堂屋演出,背面祭著神像,三面向觀眾,時空虛擬。儺戲班子里的演員也兼法事主持,他們既能唱、又能舞,還會“判卦”、“繪符”、“念咒”等法事技能。儺戲班多以“壇門”組合,藝人一般以作法事開始,以唱《盤洞》戲為結束。湘北一帶還儺願演出,則要經過發功曹、扎寨、請神、安位、出土地、點雄發猖、姜女團圓、勾願送神等八大法事,有關劇目就穿插其中演出,法事與演出形同一體。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