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冒險家大馬尋寶‧15年撈起10古沉船

(檳城訊)南中國海古代沉船打撈專家史登史卓斯特朗(Sten Sjostrand)1990年開始以馬來西亞為基地,開始發掘和打撈沉沒在南中國海的古船。逾15年時光,史登發現10艘古代沉船,年代可追溯至11到19世紀。

來自瑞典的史登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時,鼓勵年輕人不要怕冒險,勇敢追求夢想,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Advertisement

鼓勵年輕人追夢

史登是天生的冒險家,他1969年離開瑞典,原因竟然是瑞典的社會系統太健全了,他不想從事朝九晚五的工作,一方面又認為自己無法在國內發揮所長。

“所以,我遠來東南亞,在新加坡擔任船舶建築師。”在新加坡住了20年,他又開始沉不住氣了。他認為新加坡的限制太多,凡事井井有條,過於沉悶,於是帶著一筆儲蓄,前來馬來西亞追求他的夢想。

“我在新加坡研究海上貿易歷史,據我所知,南中國海一帶有許多失事的航船。”

ADVERTISEMENT

史登1990年來到大馬,經過2年搜集資料,他購買了一艘豪華游艇,將其改造為備有各類打撈儀器設備的探險船,利用聲納掃描儀技術開始在海上進行探測工作。1994年,他成功執行“皇家南海”計劃,探測到第一艘15世紀的中國沉船,船上運載著少量中國和越南青花瓷以及漆器等物。他的行動獲得藝術、文化與文物部贊賞,在大馬政府鼓勵下,他成立了《南海海洋考古公司》。

打撈皇家南海號後,史坦又在“南洋”計劃中發現14世紀的沉船和“宣德”計劃的15世紀沉船。

常接觸南洋

考古公司華文命名

在馬六甲海峽,史登打撈到17世紀的阿南提斯號法國沉船。而在14世紀杜利安號沉船的打撈中,則發現了少部分元末明初龍泉瓷器;從“迪沙如計劃”的中國船只上打撈到各類清中期青花瓷器和宜興紫砂茶壺。

在十多年的打撈工作中,他共發現約120艘沉船,其中10余艘屬於ll至18世紀之間,超過百年歷史價值的古代沉船。

被詢及他為何以華文替公司命名,他表示在研究工作中,他接觸了“南海”、“南洋”等字眼,於是決定采用這個貼切的華文詞。

南中國海單邊出口

瓷器貿易盛行9世紀

談及深海寶藏,史登馬上滔滔不絕。他說,從沉船的遺跡來看,那9個世紀在南中國海的主要貿易為陶瓷器。

“除此以外,船型的設計,船身木材,可能的貿易路線和沉船原因等等珍貴的歷史資料,都能夠從打撈的考古活動中得來。”

他說,每一艘沉船都代表一個年代,而且每艘船所運載的陶瓷器皿,有些來自不同的國家。

“這一系列的沉船讓我們第一次能夠按時間順序瞭解上述9個世紀的南中國海海上貿易情況。這些打撈品顯示中國直到14世紀,都很盛行陶瓷器單邊出口貿易。

木材造船

歐商16世紀進軍亞洲

史登表示,到了16世紀,歐洲商人進軍亞洲市場。歐洲造船術在亞洲開始流行起來。和之前的中國人一樣,歐洲人也使用東南亞的木材來造船。

“到了19世紀時,歐洲人創作了他們本身的瓷器,因此和亞洲陶瓷器減少交易。”

以10艘沉船的殘骸和貨品,按時間順序排列,史登作出了以下結論:

剛開始只有中國人進行海上陶瓷器皿貿易,但在14至16世紀,他們的地位受到了泰國和越南的威脅。到了16世紀,中國人再次壟斷市場。之後,就有大量的歐洲人和中國人的船隻運載著中國陶瓷器,大部分銷往歐洲。19世紀,中國陶瓷器的最大市場又轉回了東南亞。

10歲迷上諾貝爾

自製炸彈失4指

史登左手有4根斷指,只剩下一根完整的拇指。也許有人猜測他在打撈過程中痛失手指,可是事實上,他10歲時就因為自己的“英勇”而斷指。

“我當時為瑞典人諾貝爾制造炸彈的成就著迷,決定效仿他制造炸彈。”

他在家裡試炸時,點燃了自制的炸彈,可是沒有反應。他好奇趨前,看看究竟炸彈出現甚麼問題時,炸彈引爆了。他就這樣失去了4根手指。

英博物院也要購買

打撈物全是真古董

史登感嘆,目前贗品充斥古董市場,許多人走進古董店,不是先問價格,而是先問那些古董究竟是否真貨。

“但是,現在擺設在這件房間裡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古董,無可置疑。”他驕傲地表示:“因為這是我們從深海打撈上來的物品。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院,甚至向我購買陶瓷器,以作為區別贗品的參考。”

“南海寶藏展銷會”於本月29日至明年1月6日,早上10時至晚上9時,在商貿酒店舉行。會場裡的古董,價格從50令吉起,最高8萬8000令吉。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