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烏龍茶

在香港認識一位焙茶老師傅,他那焙茶間和焙籠是令人驚訝的一塵不染,再看仔細一點,掛在窗口的竹廉、清潔用的拖把也衛生地乾爽地在站崗著,連他自己都必須天天於進門處的玄關換上乾淨工服,才御準開動。先喝他烘焙過的陳年烏龍茶,後來到烘焙現場,看見這樣子一絲不苟的態度,才了解一位焙茶人的用心所在,深深折服於他對氣味的處理。

陳年烏龍茶顧名思義,經制作完工的烏龍茶,自然陳放收藏若干年後,以時間來醞釀味道,使之轉化得更甜潤。這類茶,南洋一帶擁有為數不少,一般相信屬非商業陳放行為。

Advertisement

幾十年前,許多馬來傳統茶行都設有本身的焙籠間,配合市場需求,用多種烏龍茶經拼配再復焙火,烘焙出自己的招牌口味來兜售。久而久之,店家事頭或師傅們許人有錯手遺漏了十箱八箱在頂樓也是常有的事,又或者,當時喝起來難以下咽的茶葉,難免會令人卻步,忘記它的存在。如今風水輪流轉,陳年烏龍茶引起驚艷的青睞,茶們當然獲得重見天日的機會。

像這樣無意識無目標的藏放,出倉效果自然而然有點听天由命,不言而喻,有些非常好喝︰清、潤、甜、活。不說你不知,極品中的極品,茶罐的蓋子一掀開,馬上有一股冰涼冰涼的感覺直沖而上,喚醒沉睡的茶靈。但,有些不。

採摘原料時條件未夠格、制茶時手勢出了狀況、藏放環境疏於管理等等問題,都只會讓收得越久的烏龍茶變得越難喝。

有人發出豪言,相信“只要我出手給它焙焙火,保證好喝過當初。”天生是一副無可救藥的悲觀主義,認為如此豪言未免太極端,放過許多年之後才出土的烏龍茶,復焙火充其量只能壓壓驚,退退濕,消消塵,想要徹底改變茶本質是天方夜譚的不可能任務。

ADVERTISEMENT

所認識的那位焙茶老師傅,情境頗像老人院的駐院醫生,他的專長並不能使人返老還童,挽留青春。但他根據個別老人家的體質和健康情況,給予關懷對癥下藥,諸如營養菜單、打針吃藥、問寒噓暖、事事照料分秒不離。

氣候太潮了,讓茶們烘焙一下吧,底韻維持良好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烘焙時,文火心細時間長,隨時連續花個五十或七十小時在焙籠旁相依為命,像緊急大手術到了輸血關頭從老師傅身上的心血,輸過去茶們的經脈,使茶們穿越時光隧道,幽幽地又甦醒過來。整個烘焙過程,無論燒火、茶葉在退氣吸氣之間,需要的是清淨空氣的供給,你呆過他的焙籠間,再看看其它人的,你就知道。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