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加強救災防災工作

去年12月,柔佛發生了一場世紀大水災,造成多個城鎮交通癱瘓、商業交易停止、數萬居民被逼疏散等,估計至少令我國損失了10億令吉。沒想到事隔一年後,柔佛再鬧水災,令人不禁要問,在過去一年來,我國政府究竟在防範水災的工作上,做了哪些努力?

科學、工藝與革新部副部長江作漢指出,每年東北季候風時刻,我國的雨量都會增加。去年是因為季候風來得比較早,雨量也較密集,相信今年的災情不會比去年嚴重。

Advertisement

他補充,雨量正常不代表不會發生水災,正常的東北季候風時刻也可能發生水災,一切視雨量、持續時間、河流水平及排水系統而定。此外,當局也已從去年的大水災吸取經驗,所有政府行政機關提早做好準備,以便在緊要關頭立刻投入拯救工作。

去年柔佛水災發生時,政府基於這是百年大水災,在缺乏防範措施及應對經驗的情況下,因此顯得無能為力,這本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既然已經吸取去年的經驗,今年水災再次發生,便應該加強防範了。

水災所帶來的破壞力是非常強大的,輕則勞財,重則傷命。政府應該防患於未然,除了做好救災準備及善後工作,其實更應重視防災措施,如挖深河床、建立完善的城市規劃及水利設施等。

此外,政府也應該從民間著手,如舉辦更多環保講座及活動,提高人民的防災醒覺及環保意識,以達到全民防災的目的,從而減輕水災所造成的嚴重損失。

ADVERTISEMENT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