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忘春秋】何曾妥協過?

董總從1996年起提倡獨中教改之後,一路走來經歷頗多,如今已進入20年。在這20年之中,前10年是一個奠基時期,後10年則出現一些狀況,然而許多獨中憑着自力更生的精神,根據學校本身的需要,進行各種程度的改革。令人欣慰的是有很多獨中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單看這10年來許多獨中出現學額爆滿的情況,基本上我們對獨中教改所起到的積極效果還是要給予極高的肯定。

如果重看1973年底董教總會議通過並發佈的《華文獨立中學建議書》,再來檢視當前獨中的辦學,基本上都符合當年所訂下來的教育使命,獨中仍然堅守母語教育的大方針,仍然是捍衛母語教育的文化堡壘。

Advertisement

獨中作為我國一支非常特殊的民間教育體系,對華社來說,獨中是不折不扣的公立學校,因為這是華社群眾的教育訴求,它已經成為華社傳承母語教育和華人文化的定海神針。

另一方面,華社並沒有忘記獨中處在這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必須要有多元開放的思維態度,因此,在建議書中強調獨中兼授3種語文,並吸收國內外的文化精華,融會貫通,實為塑造馬來西亞文化的重要熔爐。換句話說,獨中除了堅持捍衛華人文化之外,也強調立足本土和放眼國際,這可說是我國華文教育與生俱來的天賦能力。

有人造謠統考軟化立場

我們從過去的歷史長河中,看到華教確實曾經遭到挫敗,然而民間群眾那股捍衛華教之心未曾稍歇,即便現今已進入發展華教的大好時代,在固守的山河中,對於當局的威迫利誘,仍是沉着以對,這個情況尤其充分反映在獨中統考的發展歷程。

ADVERTISEMENT

儘管在政治干擾之下,獨中統考至今仍未獲我國政府承認,然而統考受到各國大學的接納,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在華社來說,這是一項榮耀,獨中生的升學前景不因為統考文憑不獲政府承認而受到影響。

然而,有人故意造謠獨中統考順應當局的要求而軟化立場以取得承認的資格,這根本是無稽之談,統考已經舉行超過四十年,從出題審題、監考評閱,到最後揭曉放榜,沒有一個環節不謹慎以對,像這樣長期堅持所締造出來的教育成果,要想軟化立場而取得當局承認,這是全體華社所不能接受的,因此造謠者必須要做足功課,好好瞭解獨中教育的使命,那麼才不會人云亦云而貽笑大方啊!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增文)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