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舢舨賣榴槤 只為賺數月生計

我在砂拉越跟隨當地熱心人士Boris Ling的腳步暢遊達叻。達叻距離砂拉越中區沐膠省僅30公里,後者近十年發展迅速,當局也在該省興建了兩座大專院校,分別是沐膠技術學校(Politeknik Mukah Sarawak)及瑪拉工業大學(UiTM)。

沐膠新機場則是於2014年開始興建,估計將於2018年完成。沐膠省的發展速度很快,但達叻卻像是在原地踏步似的,甚少見到有什麼起色。它最好的發展似乎就是近十年來把木板店屋重建為雙層的石磚建築物。

Advertisement

經常周遊各國的Boris現年37歲,當他決定留在達叻生活時,他的這項選擇令人感到難以置信。“我在達叻土生土長,這裡也有一些我們的家族事業,加上我的大部分家人都還留在這裡,所以我決定在達叻落腳。我喜歡這裡的輕鬆悠閒,但我還是常常往外跑。就可能說三天也好,三個星期也罷。”

當地村民都稱他為熱心青年,因他在見到外來遊客時,總會慇勤招待,在推廣達叻景點的同時,也讓到訪的旅人倍感溫馨。

他說,他不但喜歡家鄉的慢節奏,同時也喜歡在炎熱的下午和三五好友到檔口點一杯水果冰閒話家常。每到晚霞泛紅的黃昏,他就划着舢舨納涼,而在風大的晚上,他則開車到附近的海灘吃海鮮。

雖然達叻在娛樂設施方面乏善可陳,但快樂在這裡是需要自找的,它或許就在某一個神秘的路口轉彎處,但該處既沒有告示牌也沒有嚮導指引,期待着人們自己去發掘。

ADVERTISEMENT

有幸跟隨Bol的舢舨,見識他買賣榴槤的過程,那是個涼爽的早晨,也是一趟充滿快樂的旅程的開端。當時,熾熱陽光狠狠地打在身上,卻被迎面而來的習習涼風給平衡了溫度。

我本身不會游泳,更準確的說法是我會在泳池游泳,但卻不敢下河游泳,所以,坐起舢舨來還真有些膽怯。河邊的馬蘭瑙族阿姨見狀,就關切地遞給我一件救生衣。經過的船隻的船家或乘客,在看到身穿救生衣的成人在水上來回時,除了主動向我招手問好,同時也露齒笑了出來。

達叻榴槤媲美貓山王

Bol賣榴槤的行程是從下游賣到上游,從Kampung Kut賣到Kampung Narub。

他在果園採完榴槤後,時約早上九點,當他把榴槤賣個精光時,幾乎已是下午一兩點。即便是下雨天,為了生計,還是得繼續賣。

雖然雨天的風浪會特別大,被雨水淋得濕透的Bol還是勇敢無懼的把舢舨開向目的地,這是因為榴槤離開樹幹後不能久留。熟得剛剛好的榴槤最美味,若是太熟,吃起來會感到厭膩。若是好幾天都賣不出榴槤,熟透了的榴槤很可能就此變壞,而他將因此虧本。

舢舨悠悠地開往上遊方向,不到一個小時,身穿短袖的我,皮膚就被曬得紅透。

面對眼前的陌生人,Bol並未聊得太多。當地人性格害羞,從表面上看來都是酷酷的不愛理人,但他們其實都很熱心又善良。

乘船途中,他會不停地問我是否要吃些榴槤。熄滅引擎後,他停在河中間剖開榴槤,並把厚實的果肉遞給我。

達叻的榴槤比砂拉越任何地區的榴槤具有更高的“性價比”。除了價錢便宜,其果肉厚而香甜,分分鐘可以媲美貓山王或是D24。

早年在當局還未到內陸興建道路時,達叻的商人幾乎都是在船上經商。他們在河中穿梭,載着物資逐個碼頭叫賣。到了今天,類似的水上買賣僅限於蔬果和魚類,而其他的日常用品幾乎都可以在城鎮中心的雜貨店裡買到。不過,至今還有一些倖存下來的水上雜貨店仍在掙扎求存。

一面開船一面叫賣

“Durian oh durian!”Bol發出微弱的叫賣聲,由於舢舨大馬力的引擎發出巨大的聲響,我真懷疑岸上的民眾是否聽得到他的叫賣聲。

不過,不消一會兒,岸上開始有人對着他招手。一看之下,原來是一位老叔。Bol把船隻緩緩駛到碼頭的方向,然後抓住一塊板子,並用繩子把舢舨繫在碼頭旁。

接着,只見老叔仔細挑選榴槤,在選了兩串榴槤後付錢並上岸離開。Bol則繼續啟動船隻,微弱地呼叫村民買榴槤。很意外的,在河上的交易其實並不會比在陸路上的買賣差。

過後,村民陸續來到碼頭,Bol也挨家挨戶地停靠舢舨。顧客熟練地把鼻端湊向榴槤外殼,然後用力吸一吸,只為挑選又香又甜的榴槤。

據了解,除了村民向Bol購買榴槤,有些“中間人”也會向他購買大量榴槤,然後再把榴槤轉賣給陸地上或市集上的販商。榴槤盛產季節,榴槤的價錢多會跌得很低,但Bol每天大約可通過賣榴槤而賺到介於700至1000令吉之間的收入。

太陽在中午時分極為毒辣,常把肌膚曬得刺痛,相信Bol是因為自小曬太陽,所以膚色特別黯黑。據悉,在河上比在陸地上更容易被曬黑,因為在河上活動時,除了會被陽光直接照射,河面的光線反射也會直接射向肌膚,所以,長期在河上活動的人士需承受兩倍的“陽光”。

女穿紗籠男打赤膊買榴槤

由於達叻的娛樂活動極少,許多家庭每每都是全家大小一起活動,就算只是買個榴槤,也是全家出動。

也因為長期棲居河邊,當地小孩多從小就學會開船或划船,並把水上活動當成娛樂,經常載着同年夥伴在烏也河上逍遙快活。

雖然當局規定政府機構或學校的師生在乘船時必須穿上救生衣,否則將會被對付或被罰款,但村民並未把這些規定放在心上。

這是因為幾乎每個水上人家都會游泳,即使有一天不幸跌落河中,他們也可以游到岸上安全自保。

當Bol把舢舨開向Narub村後,其中一戶人家就把他的船上僅剩的榴槤一併掃光。當時,只見該戶家庭的婦女們圍着紗籠,男人就打個赤膊登船選榴槤。

就只是這樣簡單的買賣作息,卻可以看到他們臉上都掛着發自內心的真摯笑容。有者更嘗試和Bol討價還價,最終,Bol因爭辯不過而給予打折。

過去,我從未看過在船上交易的活動,這一趟,總算讓我見識到了,也讓我留下深刻又美好的回憶。

常停水停電帶來不便

我在達叻遇到來自雪蘭莪州的警衛人員Tan。5年前,他被派到達叻任職,自此以後,就常常聽到鎮民以“高瘦來自西馬的警察”的字眼來形容他。

他總是親切地與當地人聊天,每逢早餐和午餐時段,他也會在鎮中心的店舖和當地人閒聊。

詢及他留在這小地方服務的原因時,他只是聳了聳肩笑着說:“小城故事多。”

這座不大不小的小鎮,確實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且每家每戶都有着各自的趣事,至於小地方的人情味濃更是不在話下。

“當我得知自己即將被派來這裡任職時,我就馬上追問東馬朋友,達叻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結果,竟有數名東馬人說他們從來都沒有聽過這個地方。啊,不然就是說這地方鳥不生蛋,沒有水電並且很無趣。”

不過,他在抵達達叻後,卻覺得達叻在簡陋中帶着淳樸。雖然當地常常停水停電,為鎮民帶來許多不便,但當地也有不少趣事,為鎮民消除煩惱。

Tan說,他在探訪於河流上游生活的村民後,更理解當地人的生活,過後,每逢大節慶時,他們都會互相到訪對方的住家,而這對於他這個外地人來說是相當溫馨的。

在達叻“浸淫”5年後,他對當地的文化特色早已瞭如指掌,並可坐在咖啡店裡滔滔不絕地談論當地人的生活態度及民情風俗。

小城故事(下篇)

(光明日報/副刊‧報導: 克里斯)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