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檳首站 居民組隊一起拼 爪夷樟角 垃圾堆減

(威南15日訊)今年6月,檳州將全面落實垃圾分類,做為首站試跑區,爪夷樟角居民組成一支義務資源回收隊和資源回收中心來推廣相關政策。2個月來在村民高度配合下取得成效,當地垃圾堆減少許多。

資源回收中心負責人連木城以身作則,不僅從自家開始進行垃圾源頭分類,如今已養成習慣,即在路上撿到紙張都帶返家分類;食物容器如飯盒、雪糕杯等,全都成了連氏回收之物。

Advertisement

“其實垃圾分類很簡單,飯盒、雪糕杯等這些食物容器,僅需要稍微清洗即可。”

連氏告知,其實樟角人大部份向來都有資源回收,如收集舊報紙、廢鐵、鋁罐等,因為這些物品對環境有貢獻,也可變賣轉為家用之一,所以試跑計劃開跑後對居民沒什麼影響,僅是認識更多可回收的物品而已。

“通過分類試跑活動,居民得悉玻璃、塑料袋、利樂包裝等都是回收物品,這間接減少丟棄的垃圾量。別人不會做你所說的,但會做你所做的,因此必須以身作則,自己做好本份才能教其他人,讓相關政策能夠順利推廣。”

他希望每月回收日都能夠在每戶家庭“收穫”2袋的回收品,若達到相關數量,相信該村的垃圾量將大幅度減低。

ADVERTISEMENT

我國早在去年9月落實垃圾分類,為了讓人民適應,檳州政府決定於今年6月才全面推行。今年1月圈定爪夷為試跑區,而樟角更是第一站。他說,由於現階段州政府僅要求居民從垃圾中將廚餘和污濁廢料與可再循環廢料分類,所以民眾僅需在家中設兩個垃圾桶即可。

“或許我們全已相熟,經講解後幾乎所有居民都配合,從1月至今的分類及回收工作都相當順利,而我們已固定每個月第2個周日為回收日,目前進行了2次,發現居民配合度極佳,自動將已分類的物品擺在屋外,方便我們收集。”

垃圾分類將分8組別,分別是鄉區住宅、花園住宅、平民高樓、公寓、工廠、酒店與食肆、購物中心和政府大樓,各組別都有各別特點,需要分開處理,而樟角屬於鄉區住宅的試跑區,因此將與當地組織和鄉委會配合推廣,同時也定期收集再循環物品。

樟角資源回收中心是由當地居民所成立,所得盈利將充作“慈善活動基金”,主要回饋村民。

不過,連氏坦言當中尚有些人不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但隨著該政策將執行,所有居民都必須配合,因此早些學習及適應,真正執行時才不會感到困難。

陳月嬋:環保又行善

家庭主婦陳月嬋說,一般家庭都有收集一些可回收品來變賣,以往常有一家印裔回收商來當地收集物品,不過現在當地已成立資源回收中心,因此支持本地的組織。

“我覺得是在行善,回收物品除了幫助環保,也可協助慈善事業發展,一舉兩得。”

她相信,塑料袋是一般家庭面對最多的物品,不過往往都將之丟棄,事實上只要花些時間,將塑料袋清洗一會兒,便可再使用,或成為資源回收品。

她也說,廚餘是家庭製造最多的不能循環物,因此鼓勵每家庭烹煮適量的食物,減少廚餘可助減少垃圾。

爪夷區州議員孫意志認為,從事環保事業最大的挑戰是毅力和恆心,組織領導必須有堅定之心,方可引導團體和影響民眾。垃圾源頭分類試跑至今尚算順利,居民配合度佳,不過如何持續進行進而影響更多人加入是一大挑戰。

從市議員開始推廣環保,孫氏眼見許多環保組織因流失活躍會員而一蹶不振,由於垃圾源頭分類須靠當地組織配合一同推行,因此環保組織的力量必須強大,成員也必須熱衷於環保工作,方可持續推廣達到最佳效果。

一個政策有不同思維和做法,孫意志的做法是通過當地人成立環保組織,主動出擊逐戶上門收集回收品,這方式除了用在樟角,同時也用在高淵火車橋下,後者也成為垃圾源頭分類的試跑區之一。不過,這種方式需要強大的團體支持。

“在環保組織裡,會員的流動量快是普遍現象,因此組織的領導需有正能量,不斷召會員和持續向前走,方可達到目標。此外,成員也肩負說服民眾為環保獻力的任務,因此心理上得承受批評。”

孫意志認為,社區上常見三色環保桶是失敗之舉,因為人民環保意識仍有待提升,環保概念仍處於被動性,而類似的環保桶即使在政府單位也不見得取得良好效果。

“政府單位必須配合方可見效,就如檳州垃圾源頭分類政策一樣,與州政府同一線的威省市政局應以身作則,從內部實行相關政策,以成為典範。”

華裔村先試跑

秘書陳漢順說,樟角村分為華裔村、巫裔村和印裔村三部份,華裔有150戶,巫裔近200戶,印裔則約60戶,因此該中心分階段進行垃圾源頭分類試跑活動,首個月先在華裔村推行,有50%的家庭參與,本月則將廣大範圍至整個華裔村,4月印裔村,5月才到巫裔村。

“據統計,可能是進行方式簡單,所以目前幾乎所有人都懂得如何分類,試跑2個月來都15至20%的家庭可說是比較積極,一旦分類出來的物品滿了,就自動拿到資源回收中心。”

他也說,試跑至今取得不錯的成績,許多居民已習慣分類工作,不過尚有一小部份需要多加關注和加以灌輸,方可確保計劃有效執行。

威省市議員王育璇認為,在實踐行動之前先灌輸概念,落實措施時才不會出現亂象。

她指出,試跑計劃開始前,她與資源回收中心成員事前已下了功夫,除了逐戶分派傳單、提供袋子及講解外,該局也給予講座,讓民眾更加了解如何進行垃圾源頭分類,以及收集回收品的方式。

“樟角獲得資源回收中心的協助,一切進行順利,不少民眾已懂得在回收日將分類好的廢物放在屋外,當局也從中加以改善服務,如提供替換袋子等,確保分類工作可持續進行。”

她透露,市議員、市局官員等人將觀察居民所丟出的垃圾,務必做到任何回收品都不出現在垃圾桶。

“自從垃圾源頭分類在樟角試跑後,當地非法垃圾堆也減少許多,相信這是垃圾分類的成效之一。”

她也說,為了讓政策更順利推行,市局歡迎更多非政府組織、社團、學校、酒店、商家、廠家等接洽及合作,把相關資訊傳達各角落,引導全民進入垃圾源頭分類的時代。如果有興趣的組織,可與她聯絡,電話號碼是016-2612460。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