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都拉薩與光大

上週四是敦阿都拉薩辭世40週年,絕大多數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對這位於1976年1月14日病逝英國倫敦的大馬第二任首相所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不外是他為現任首相納吉的父親。

對檳城人來說,他們之中或許有人還記得,但或許也有人一無所知阿都拉薩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曾與檳州結下一段“政治緣”,而一度作為檳州著名地標的光大摩天樓可說是“見證”這段歷史。

Advertisement

林蒼祐一手籌劃興建的Kompleks Tun Abdul Razak,簡稱Komtar(華文譯名為光大),就是以阿都拉薩的名字命名。

話說林蒼祐領導民政黨於1969年5月9日所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大選擊垮聯盟(國陣的前身)檳州政權,上台執政甫4天,我國不幸爆發獨立以來最嚴重的“513”種族暴亂,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國會民主暫停運作,以阿都拉薩為首的“國家行動理事會”統攬軍政大權,取代民選的中央政府治國。

在“513”事件爆發前2天,已“提前”宣誓就任為第二任檳州首席部長的林蒼祐在“關鍵時刻”幸獲阿都拉薩的支持與信賴,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穩定檳州民政黨政權及檳州政局。

敦拉薩助林蒼祐保首長

ADVERTISEMENT

林蒼祐或曾對阿都拉薩“心存感激”,因為當民政黨高層1971年爆發權力鬥爭,林蒼祐在檳州議會面對民政黨“造反派”、民主行動黨和人社黨州議員投不信任票時,4名在野的巫統州議員據知在已於1970年9月22日在“國父”東姑阿都拉曼黯然下台後繼任首相的阿都拉薩“指示”下棄權,而助林蒼祐安然過關,保住檳首長寶座。

未知是否回報巫統施援手,以及回應被譽為“大馬發展之父”的阿都拉薩獻議攜手發展檳州,民政黨於1972年與巫統組成檳州聯合政府,形同為阿都拉薩部署收編東馬與西馬各主要反對黨,最終於1974年5月30日組成國民陣線(簡稱國陣)而鋪路。

儘管林蒼祐“加入”國陣而被反對黨尤其是行動黨批判他“背叛”了檳州選民“當年使檳州變天”的信託,但時間證明,如果沒有在“以民為本”的前提下改善檳州與中央的關係,他不可能留給檳城人兩個“政治遺產”即光大與檳城大橋,更不可能因成功提昇州內的社會與經濟發展水平包括落實系列工業化計劃,尤其是吸引外資拓展電子業,讓他贏得“檳州發展之父”的美譽。

當然阿都拉薩生前不可能預料到,林蒼祐於1990年大選不幸敗給反對黨強人林吉祥而從政壇隱退,而林冠英則於2008年大選推翻由民政黨主導的檳州國陣政權,代父圓了檳首長夢,並入主當年由敦拉薩奠基,卻曾遭行動黨強烈反對興建的光大摩天樓。

很遺憾的是此“林”非彼“林”,林冠英不是林蒼祐,而納吉也像是未能遺傳其父阿都拉薩的良好“政治基因”,所以檳州與中央的關係仿如“那些年的輝煌”已不再的光大,隨著朝野持續惡鬥,這麼多年來不曾出現改善的跡象,因而未能為檳城人謀取更大的福祉。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