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公督盟

趁到母校台北大學領取傑出校友的空檔,前往台灣社團法人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Citizen Congress Watch)禮貌拜訪,也特別針對議員表現評估議題,和公督盟主要理事進行交流,希望能夠借鏡他們寶貴的經驗和作業辦法,來協助檳州立法議會議員表現評估工作踏出一小步。

接待我的除了有公督盟的張宏林執行長,還有常務理事顧忠華教授、評委楊聰榮教授,以及陳永昌博士。公督盟能從2007年成立,並日益茁壯,這幾位仁兄可說居功不小。當然,他們也非泛泛之輩,張宏林曾經代表台灣綠黨競選台北市議員;顧忠華具有德國海德堡大學社會學博士資格,也曾是政治大學特聘教授;陳永昌是美國華頓商學院行銷博士,更是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研究院全球國家競爭力評鑑專家,及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評鑑委員;楊聰榮則是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Advertisement

交談當中,令他們大感意外的,不是我從檳城到公督盟取經,而是“居然是由議長來主動要求制定議員表現評鑑作業”。言下之意是怎麼會有議長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呢?會去主動要推動議員表現評估,來對議會進行監督呢?雖然他們也認為由議長來推動議員表現評估工作,或許可以有更好的配合度。

公督盟推出網面供查閱

確實,當初我想推動這個議題,也曾經思考是否適合由議長來推動議員表現評鑑工作。最終,我以為在大家都日益關注議員表現,又看不到任何團體或個人有意願和行動來引領這項重要工作,不如就由我來協調和推動,尋求媒體來執行議員表現評估工作,走出第一步後,再伺機尋求轉型由公民社會團體來接手,並往上提昇評鑑作業。

今天,公督盟的議員表現評鑑作業可說相對全面,有固定職員和評鑑團隊,也有強大的志工支援。不管是量化或質化評鑑標準,都緊緊貼著彼等的評鑑目標,即促成議會改革,達到文明國會、透明國會、效能國會等終極目標。

ADVERTISEMENT

不過,他們也坦言,公督盟的評鑑作業也是從簡到精,不斷地調整修正,甚至還曾經面對議員不滿評估報告的提告。評鑑類別的比重百分比,也隨著議員的正面回應而作出相對調整,比如評鑑初期,議員出席率佔議員基本表現的30%,隨後,這個標準逐漸下修到10%。

公督盟除了定期的議員評鑑作業,也主辦各項提昇公民意識的活動,出版與監督國會等相關課題的期刊和書籍,更提供相關的培訓工作。令我驚訝的,公督盟也順應網路時代所需,除擁有網面、面子書,更有智慧型手機可以下載的“國會On line”Apps,讓民眾可以隨時隨地查閱最新動態。

我想,在幾乎完全沒有資源的條件下,由媒體義務協助議員表現評鑑工作,勢必會比公督盟開始操作時,更為困難,也更需要堅持。不過,當我們想到,我們不能總是在5年一度的選舉激情後,又重返公民毫無力量的局面;我們不能放任議員驕縱,不能讓議會與民意脫軌,那麼,議員表現評鑑作業,勢必得起步開走!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