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勝有聲?

每年9月最後一個週日是國際聾啞日,在手語翻譯員協助下採訪數名聾啞同胞的過程中,我赫然發現沒有任何殘疾的我們在溝通上很多時候似乎還不如聾啞同胞,他們的直接、專注及執著就值得你我好好學習!

在無聲的世界裡,聾啞同胞的手語溝通以手為嘴,以目為耳,肢體操作上本來就比較耗神,倘若要像健聽者般花俏地包裝每一字、每一詞,這必將叫他們身心俱疲。因此,簡潔明確及直達主題是手語溝通中的關鍵原則,他們必須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願,以達到溝通最基本的目的。

Advertisement

反觀,用言語溝通的我們則老是盤算著下一句該正說、反說、迂迴地說、繞彎地說,抑或修飾得模棱兩可及語帶雙關。這不僅導致聽的人感到疑惑,甚至引發誤解,有時候更搞得連說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欲表達的本意是甚麼了。

此外,聾啞同胞在手語溝通過程中所給予的百分百專注絕對值得我們學習。

過程中的“聆聽者”不只要看清楚信息發佈者所快速比劃的各種手勢,同時也需要留意對方的臉部表情及肢體語言,再用心體會,才能全面且精準地意會對方所要傳遞的信息。

而自恃“耳聰”的我們,卻經常認為本身有能力一心多用,在別人對自己說話時,往往都是左顧右看,眼睛鮮少正視對方,這其實也突現了我們不懂得尊重他人。

ADVERTISEMENT

基於手語體系裡的詞彙並不像口語般豐富,聾啞同胞要完全表達內心世界,具有一定挑戰。因此,他們在交流時都抱持一份執著,總會不厭其煩、耐心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直到對方“聽”懂為止。而部份所謂的正常人卻常常話只說一遍,就認為任務完成,甭管對方是否聽進去及聽懂。

但話說回來,在各種文字聊天程序大行其道,智能手機提示聲逐漸取代人聲的這個世代,對大部份現代人而言,這就是我們所憧憬的“無聲勝有聲”嗎?

面對面的溝通技巧究竟還有多重要呢?

值得你我深思……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