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公市瀨粉‧自家磨製、口感韌、米香濃

以白米磨製而成、全手工打造、不含防腐劑、口感綿密富韌性,這是泉記老闆為自製瀨粉下的註腳。

工人階級的最愛、價格大眾化、營養又耐飽、流泄濃濃古早味,這是泉記老食客為美味瀨粉下的定義。

Advertisement

登門吃一碗瀨粉,你就會知道,老闆和老食客都沒有誇大,因為以上所述確是泉記瀨粉的如實寫照。

芙蓉公市樓上以美食見稱,從麵食、飯、粥、點心、煮炒和茶點,應有盡有。每天早上,樓上的餐桌都是高朋滿座。

公市的檔口部份歷史悠久,其中一檔老招牌“泉記瀨粉麵食”至今仍保持傳統,從第一代至第三代,賣的瀨粉都是自製的。

泉記瀨粉是干撈的,配料簡單,僅以豬肉碎和蔥花作佐料,雖然賣相簡單,卻十分美味及受歡迎,尤其吃了幾十年的老顧客,更別有一番情懷。

ADVERTISEMENT

65歲的老闆黃志荃說,泉記瀨粉完全是自家人生產,用米打磨製成,米香濃郁,很有“米氣”,不像亞三叻沙的瀨粉呈透明色。

泉記瀨粉口感帶韌,與外地軟滑的瀨粉有別,黃志荃強調,他的瀨粉沒有防腐劑,且口感極佳。

煮熟後過冷水

乳白色的瀨粉看似普通,但製作過程一點都不簡單,首先必須把米磨成米漿,然後耗至少3小時把米漿壓干。

“壓干後的米漿需倒入大鍋煮成半熟,然後再摻入薯粉拌和搓成粉團。接著,把粉團放入器具內擠壓成長條狀後,直接放入熱水煮熟。”

待瀨粉煮熟後,即將之撈出並放入冷水內“過冷河”,做過一熱一冷的“Spa”,瀨粉才會變得口感綿密富含韌性,同時也不易變質。待瀨粉晾干後,便可用來烹煮。

黃志荃說,他從16歲起就開始協助媽媽賣瀨粉,久而久之,自然學會了一身煮麵本領,從製作到煮,都難不倒他。

泉記瀨粉從一開始挑籃子到處兜售,到60年代搬進舊公市,之後再搬到現有公市,連黃志荃的母親也退休了。麵檔交由黃志荃和其62歲妻子盧新妹及三姐黃霞玲3人聯手經營,他們仨一做就是卅餘年。

2002年,黃志荃騎摩多發生意外,加上患上柏金遜症,手腳不聽使喚,唯有退下麵檔,改由妻子、三姐及兒子挑大樑。

“妻子和三姐負責在檔口賣麵,兒子就與工人在家製作瀨粉,我就幫忙顧檔。”

不過,年事已高的三姐在3年前也退休了,如今只剩黃妻經營檔口。

黃妻盧新妹說,她在1973年嫁給黃志荃之前,是一名裁縫師,婚後就幫忙丈夫打理檔口,邊學邊做,如今已熟能生巧。

母親為生活學做瀨粉

泉記瀨粉是由黃志荃的母親創辦。

他母親是中國廣東省東莞人,從中國飄洋過海來到我國,一開始對瀨粉製作是一竅不通。

40年代末,黃父患病,花了大筆積蓄治療,家裡也山窮水盡,黃母不得不挑起生活擔子,向別人學做瀨粉,然後才開始做泉記瀨粉生意。

那時候,黃母每天早上肩挑籃子,到各住宅區去兜售,小碗瀨粉售賣10仙,大碗才15仙。姐姐也經常跟隨母親四處做生意。

後來芙蓉舊公市於60年代建起,黃母獲分配一個檔口,一家人才開始在檔口做生意,不用辛苦奔波走動兜售,生活也總算穩定下來。

此外,黃志荃的75歲三姐黃霞玲說,當年,她和母親是以手工製作瀨粉,不像現在可用機器代勞。

“我們是用一張類似四方形的椅子製粉,椅子中間有很多小圓洞,洞下有個鍋盛著。我們把搓好的米團放在圓洞上,然後用木具壓下米團,一條條的瀨粉就從圓洞落下。”

老顧客經常光顧

一些老顧客形容,泉記瀨粉算是工人階級的食物,因為瀨粉是用米製成,加上價格大眾化,因此,這道營養又耐飽的米食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

63歲食客吳坤倫說,他自小即常到芙蓉舊公市吃瀨粉,當時仍是黃志荃的母親經營。

“我很喜歡吃,現在吃起來,仍有古早味,讓我不時回憶起以前吃瀨粉的時光。”

題外話

瀨粉常被當老鼠粉

瀨粉是廣東有名小吃,而瀨粉二字,要以廣東話唸才傳神。

不過,大馬人常常會把瀨粉當老鼠粉,所以食客上門點餐說“老鼠粉一碗”,黃志荃也習以為常。

其實,瀨粉和老鼠粉是有落差的,瀨粉是長條圓形,兩端齊平,而老鼠粉是短肥,兩頭尖。

泉記瀨粉麵食(檔號803)

地址: Seremban Pasar Besar, Jalan Besar, 70200 Seremban, Negeri Sembilan.

營業時間:6am至11am(週日休息)

售價:RM3.20(小)、RM3.80(大),另加肉碎RM1.20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