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台湾宝林中毒案2主因 粿条开封没冷藏 塑胶手套重复用
![](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5/01/Untitled0121o01.jpg)
(台北21日综合电) 台湾台北素食餐厅“宝林茶室”A13店去年3月爆发食物中毒,造成6名顾客吃下剧毒“邦克列酸”身亡、24人送医,台北地检署周二侦终,依过失致死及过失伤害等罪将负责人等5名餐厅主管及员工起诉。台媒报道,检方认为粿仔条拆封未低温储藏、同一手套抓取新拆封粿仔条是造成中毒的2大主因。
据ETToday新闻报道,检方指出,粿条包装标示保存方式为“常温保存(开封后请立即冷藏保存)”,若拆封后长时间贮存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粿条易受病原性生物汙染,宝林却随意将拆过的粿条放下桌面下方层架之置物篮内(位置紧邻地面及水沟),以方便制备餐点。
Advertisement
不仅如此,代班厨师胡清富未落实防止交叉汙染、食材先进先出等重要基本原则,重复利用同一只一斤塑胶袋充作手套,抓取不同时间拆封的粿条,并将新拆的粿条放入已使用过的塑胶袋,甚至混装不同时间拆封、已使用之粿条。
而远东百货A13在结束营业后会关闭空调,加上宝林下班前厨师会用水柱冲洗地面,整个环境闷热潮湿,符合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株生长并产生邦克列酸毒素之有利环境,致使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株生长并产生邦克列酸毒素。
ADVERTISEMENT
3月19日,胡姓厨师上班时,前一天没用完且置于常温的A粿条至少已超过63小时未冷藏冰存,已受邦克列酸毒素汙染,因用于制作餐点,造成第一波食用送医3人的杨姓、吴姓被害者身亡。
后续厨师将用剩的粿条,与新开的粿条混一起,并继续使用同一只一斤袋抓取粿条做菜,造成第三波食用送医6人的段姓、李姓被害者身亡;第四波食用送医8人的吕姓、任姓被害者身亡。总计6人死亡、24人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