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大腸癌專題】生活作息不健康 患者年輕化 腸癌男性頭號癌症殺手

報導◇何建興 整理◇梁盈秀

(吉隆坡訊)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症,也是大馬男性癌症頭號殺手,更是女性繼乳癌後最常見的癌症。

Advertisement

慶幸的是,它是眾多癌症中唯一可預防的癌症,當大腸鏡篩檢時發現有息肉把它切除,就能避免演變成癌症。

癌症,指的是人體基因出現突變,以致細胞不受控制生長,而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可出現在大腸不同部位,包括結腸中的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最後就是直腸部位,也因此大腸癌其實是結腸癌(colon cancer)及直腸癌(rectal cancer)的總稱。

55歲以上患者佔60%

肝腸胃內科顧問顏榮恩醫生(Dr Gan Ing Earn)指出,有60%的大腸癌病例是發生在左邊(即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另外40%病例則是發生在右邊(即升結腸);在一些醫學研究中發現,之所以在左邊降結腸部分的病例會較多,原因是這部分的腸道比較狹窄,因此一旦可致癌的化學物質在觸及腸道黏膜後,就會吸附並逐漸形成息肉(polyp),甚至是腫瘤,屆時就會造成腸道阻塞,以致患者會申訴不舒服。

ADVERTISEMENT

“但與此同時,右邊即升結腸若出現息肉甚至腫瘤,往往被發現時屬於較遲且更為棘手,這是兩者的差別。”

大腸癌是如何細分癌症分期呢?若是在第一期時,腫瘤會侵犯到黏膜下層(sub mucosa),但尚未侵犯到淋巴結或出現遠端轉移,由於此處沒有神經系統,因此,患者不會感覺到任何不適;但到了第二期腫瘤會穿透黏膜下層到結腸及直腸周圍組織,比如胃、子宮、卵巢或膀胱等,但未侵犯到淋巴結,不過,因周圍組織有神經系統,此時患者會感到些許不適症狀,最常見就是肚痛。

第三期腫瘤已轉移到淋巴結,而第四期更出現遠端轉移,包括腦部、肺部、肝臟以及骨骼等。

肝腸胃內科顧問
顏榮恩醫生

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常見的癌症,位居肺癌及乳癌之後。根據衛生部最新數據,每10萬名男性中有15人患大腸癌,每10萬名女性中有11人患大腸癌,至於患癌年齡層則是55歲以上占60%,55歲以下有40%,且出現年輕化趨勢。

在美國有研究人員發現,美國大腸癌年輕化以每年增加2%的趨勢不斷在惡化中。盡管在大馬並沒有類似的研究,但從臨床上來看,大腸癌的患者確實有年輕化的趨勢存在,主要原因離不開現代男女的不健康生活作息,包括抽煙、喝酒、熬夜甚至飲食習慣欠佳等因素。

研究還發現,大腸癌在歐美國家的病例比亞洲地區多,但亞洲男女患癌卻比歐美國家提早10年,究竟是何種原因造成,目前仍不明。

吃隔夜飯菜無關腸癌

他提醒,很多人一提及抽煙就會聯想是肺癌,但抽煙(包括電子煙)影響不僅是肺癌,甚至會影響腦癌、腎癌、胰腺癌以及大腸癌等。再來酒精飲品也是致癌因素,從醫生角度來看,只要喝酒就會增加患癌風險,因此絕不鼓勵喝酒。

“在現今社會處處可見的加工食品(比如臘腸或香腸等)也是常見的致癌因素之一;醫學研究也發現若一個人過多攝取紅肉(即煮熟前是紅色)、攝取太多精致碳水化合物或過多油脂等不健康飲食,也有引發大腸癌的可能性。”

他指出,至於坊間有說隔夜飯菜或暴飲暴食也會釀大腸癌卻不正確,隔夜飯菜若缺乏妥善處理,頂多是造成胃方面問題,至於暴飲暴食所造成的傷害亦是與胃不舒服有關。

在個人免疫系統方面,熬夜、缺乏運動及長期壓力,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免疫力好壞,尤其長時間飽受壓力的人,免疫系統難免會受到破壞。“其實,一個人的經濟能力也會影響免疫力,這包括了所食用的食物是否有足夠營養,或者他是否缺乏足夠睡眠等。”

10%至20%病例遺傳

他說,研究發現,只有10%至20%大腸癌病例是屬於遺傳,更多是後天因素所形成,因此想要避免罹患大腸癌,前面所提及常見致癌因素最好是能免則免。

“根據研究,大腸癌與子宮和卵巢癌是屬於同一基因,因此若家族中有近親罹患前述癌症,那就更需要越早篩檢來發現癌症的存在。而Lynch綜合症(HNPCC)也是家族遺傳的一種,有攜帶這種基因的人將會大大增加患癌風險,必須謹慎視之。”

“必須強調一點,那就是之前所提及的致癌因素僅是會增加患癌機率,並非真正的致癌原因,在門診中確實有一些患者沒有所提及的致癌因素,可是卻被診斷患大腸癌,因此大家都有必要去了解大腸癌症狀,從症狀下手做好預防工作。”

“大腸癌的形成是源自息肉或是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它是無害的,從息肉惡化成腫瘤需時8至10年,若能在這段期間及時發現息肉的存在,那就能真正做到預防。”

第二期開始出現症狀

他說,大腸癌在第一期雖沒有特別症狀,但第二期就會開始出現一些症狀,最常見就是排便有血,一般上這些血是摻雜在糞便里,若是在排便後以滴狀方式排出的話,那可能是痔瘡所造成。

“正因為到了第二期才有症狀,因此多數在門診見到的患者都屬於第二或第三期,此時除有便血外,患者的排便習慣也會出現變化,比如之前3天排便一次,改為每天都排便,或者從每天都排便改為3天才排便一次,不管是從多變少抑或從少變多,都屬於排便習慣出現變化,且伴隨便秘或瀉肚子症狀等。”

另外,有些患者會發現糞便變得很細,猶如一支鉛筆,再不然就是變得很稀也有可能的。“大腸癌所引起的肚痛也和一般情況有別,通常是集中在一個點疼痛不已,不過,在門診也曾見過多於一個點疼痛,原來是有兩個腫瘤,但這類情況並不多見。”

“肚脹風及缺乏食欲導致人憔悴也是大腸癌常見的症狀,但這類缺乏食欲與長者常申訴沒胃口是有區別的;以後者為例,人在上了年紀後確實有少吃的傾向,甚至有些長者一天只吃一餐,這可能是受到生理或心理疾病(如憂郁症)的影響,因此,要辨別究竟是哪一類情況造成缺乏食欲,仍須以檢驗為準。

通過AI發現息肉

大腸鏡診斷好幫手

如何篩檢(screening)以及診斷(diagnosis)大腸癌呢?

篩檢部分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糞便潛血篩檢(Fecal Occult Blood,FOB),這也是目前衛生部所提倡針對大腸癌的檢驗,它的好處是便宜、方便及沒有侵入性(non invasive),但缺點就是不夠精準,同時就算發現便血亦可能是其他原因如痔瘡所造成。

顏榮恩表示,有了對血液及糞便進行脫氧核糖核酸(DNA)檢驗,這兩種檢驗會更加精準,不過價格會稍微高;腫瘤標記(tumor marker)檢驗也是另一種篩檢方式,準確性是30%至50%。

照大腸鏡無須住院

目前最準確的篩檢是大腸鏡(colonoscopy),它可看清腸道內是否有息肉或腸出血等情況;正因如此,它除了是篩檢工具,也是診斷甚至是切除的“好幫手”,加上它已發展至增加人工智能(AI),換言之當醫生進行大腸鏡診斷時,通過AI技術也能發現隱秘且難以察覺的息肉存在,大大提高檢測到大腸息肉或腫瘤的機率。

在過去這類檢驗的失誤是10%,但如今在AI的輔助下,加上兩次性的大腸鏡檢驗(即在同時候來回照大腸兩次),失誤率已大大降低,為此現在也提倡一個觀點,那就是“高素質、白光、高清大腸鏡”(high quality,white light,high definitions colonoscopy)。若進行大腸鏡後有發現到腫瘤,那就要用上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及正子斷層掃描(PET scan)做進一步診斷。

那進行大腸鏡診斷是否有哪些限制呢?根據操作指南,患者的年齡在85歲前都可以進行,而且無需全身麻醉,在進行前,患者須喝下3公升的純凈水確保腸胃干凈,在3至4小時後就能進行診斷,一般上無須住院,早上入院傍晚即可出院了。

第一期存活率91%

他說,大腸癌是唯一可以預防的癌症,在息肉尚未演變成腫瘤前是屬於潛伏期(pre cancer stage),這段時間可以長達8至10年,只要能在這段時間把息肉切除,那相等於解除了患癌機率。

至於患癌後的5年生存率,大腸癌第一期有91%,到了第二及第三期也有72%,只是到了第四期會驟降至15%,因此,能越早通過篩檢來發現息肉的存在是關鍵所在。

顏榮恩指出,無奈的是,門診常有遲發現且邁入第四期大腸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須花費巨額醫療費用,甚至還要承受病痛對身體的折騰,叫人倍感心酸。

為此,身為腸胃科醫生,他會鼓勵大眾一定要做好預防大腸癌的功課,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如今的指南是建議男女在45歲後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篩檢。

至於大腸鏡建議是每5至10年做一次即可,在第一次大腸鏡檢查時若有發現些許異樣,通常醫生會建議患者在相隔3至5年後再進行多一次大腸鏡檢查,若沒有異樣的話,那只需10年後再檢查一次即可。

手術分三類 依患者情況擬治療方案

針對大腸癌的治療目前仍集中在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放療)及化學治療(化療)為主,但並非三選一或三選二的數字題,而是胥視患者的情況來決定須用哪一類的治療。

臨床腫瘤專科顧問陳子健醫生(Dr Tan Chih Kiang)指出,很多時候患者須一個以上的治療,也就是手術加化療等。在大腸癌的癌症分期(cancer staging)中,第一、第二甚至第三期都可歸類為早期,也就是癌症還在腸道,尚未出現轉移,盡管第三期已不是太好,不過通常在第四期才屬於晚期。

臨床腫瘤專科顧問
陳子健醫生

腫瘤破裂誤為盲腸炎

“大腸癌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由原本無害的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或息肉(polyp),在經過癌變後而形成的。大腸是人體消化系統中最後部分,它由盲腸、結腸及直腸所組成,在腹腔內以彎曲成一個‘ㄇ’字型,連接小腸及肛門。再細分可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及闌尾。”

在治療方面,先從第一期的結腸癌開始,此時醫生會建議先開刀切除,除了腫瘤本身之外,也會一並切除周遭的部分組織,之所以要如此是因為僅憑肉眼是無法看清癌細胞是否已徹底清除,必須通過進一步檢驗才能確定,必要時甚至須切除部分淋巴組織來檢驗或者是其他掃描等。

“一般上癌細胞出現擴散或轉移是3種情況,比如穿出腸道以外、或通過淋巴組織及血液,因此,醫生會建議在手術後的前3年須每3個月進行檢查,甚至包括內窺鏡,皆因前3年是復發高峰期,常見的檢驗包括了大腸鏡(colonoscopy)、驗血(blood test)、超音波(ultrasound)及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

他說,第三期的結腸癌因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組織,就算已進行手術切除,但因復發機率較高,所以一般上會建議進行3至6個月的化療,目的是為了減少復發。

至於第二期則比較特別,此時腫瘤已觸及腸內壁,或者塞在腸道,但沒有轉移到淋巴,醫生必須根據檢驗報告來診斷是屬於高風險,抑或是低風險,若是後者那只需按照第一期做法,即手術切除及持續觀察即可,若屬高風險就須按照第三期做法,即手術加化療。

他表示,在結腸癌的腫瘤體積可以大至10公分或以上,甚至影響周邊器官如膀胱或卵巢、子宮等,至於是否會破裂,在正常情況下幾率不大,但亦會有可能,而且往往患者出現急性肚痛,以為是盲腸炎或闌尾炎(appendicitis),直到開刀才知道是腫瘤破裂了。從人體構造圖來看,直腸是位於大腸和肛門之間的一小段腸道,大約是12至15公分,也因此若是在這部分出現癌變部分,不僅手術難以徹底清除,且復發率高及術後照護也更復雜,所以在治療上也有所不同。

“此外也須把腫瘤出現在上直腸、中直腸或下直腸納入考量中,比如說癌症處於下直腸範圍,因接近括約肌(sphincter),若手術稍不慎會造成括約肌受損而永久失禁,所以一般做法會先通過放療及化療來縮小腫瘤體積再手術切除。”

機器人費用高出2倍

第一期的直腸癌與結腸癌的做法差別不大,即手術切除及持續觀察,而第二期的腫瘤尚未觸及腸內壁,采取第一期的做法是可行的,但若是已觸及腸內壁的話,醫生會建議先采取放療和化療,使腫瘤縮小後才手術切除,目的是更好及徹底被切除。

“若是已轉移到淋巴組織的第三期直腸癌,除了建議在手術前采取放療及化療之外,在手術切除後也會使用短期化療來避免復發;目前也有一種做法,那就是在手術前4至6個月先進行化療,之後再進行5周放療加化療,然後才手術切除。”

盡管結腸癌和直腸癌皆歸為大腸癌,但兩者在治療上會有些許的不同,同時須視患者的情況來擬定不同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方面;目前而言,手術主要分為3大類,即傳統開放式手術、腹腔鏡手術以及機器人手術,後兩者是屬於微創手術,有傷口小、疼痛及出血量少和復原更快的優勢,相比之下機器人手術費用較高,甚至可高出2倍以上。

但是否費用高意味着治療效果會更好呢?“假如病情復雜如腫瘤很大或癌細胞已侵蝕到周邊器官時,傳統開放式手術會更為合適,此外手術的選擇也須視其他客觀條件,包括人力及物力方面,必要時也須有其他專科醫生(如泌尿科醫生)在旁支援等,因此手術的選擇也須把相關因素納入考量中。”

第四期放療改善骨痛

若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或肺部的話,亦可采用射頻(RF)、冷凍(cryotherapy)或微波(microwave)消融方式,或者是手術切除及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y,SBRT)等。

“一般情況下,結腸癌只有到第四期才用得上放療,主要是為了改善骨痛的影響,當然有些患者適用於免疫治療,或者是化療加上標靶藥物等,視情況而定,至於直腸癌的患者亦如此,放療除了改善骨痛之外,也有止血效果。”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