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國庫研究:後疫情家庭收入跌 隆湧現6774赤貧戶

(吉隆坡26日訊)2年多的冠病疫情,以及後疫情時代對各行業與家庭的衝擊一直存在,國庫控股研究所副總監任紹龍揭露,吉隆坡在疫情後湧現了6774戶赤貧家庭,是全國暴增最多赤貧戶的地區。

他說,因疫情衝擊造成收入減少,貧困問題再次惡化,特別是在城市家庭中,以吉隆坡最為嚴重,共有6774戶、瓜拉姆拉有5229戶、亞庇也增加了5117戶的赤貧家庭。

Advertisement

“這些赤貧家庭,比低收入群體面臨更大的收入壓力。”

任紹龍在2024年家庭狀況(SoH)報告媒體匯報會上,引述國庫控股研究所(KRI)的分析內容指出,大多數州屬的家庭收入都出現負增長,若沒有雪蘭莪的強勁表現,2022年全國平均家庭收入將下降12.9%。

由國庫控股研究所發佈的《2024年家庭狀況:2019至2022年家庭與疫情》報告,深入探討疫情對家庭的影響,涵蓋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學校教育與數字訪問,以及數字醫療4大關鍵領域。

他說,公積金儲蓄不足問題,也引發許多大馬人對退休準備情況的擔憂。

ADVERTISEMENT

研究顯示,隨著經濟復甦,更多家庭擁有額外的收入來源,但收入增長速度卻比疫情前(2009至2019年)顯著放緩,從5.3%降至1%。

“即使來到2022年,家庭收入增長仍未達到應有水平,與疫情前的趨勢相比尚有13%的差距。”

報告指出,疫情後家庭支出佔收入的百分比持續上升,2014至2022年城市家庭的支出增長率(5.6%),高於郊區家庭(3.6%)。

“3大主要開支分別為住房、用餐和交通,其中外出用餐佔食品支出的48%,顯示疫情後外食逐漸取代在家用餐。”

據報告,疫情期間居家作業和上課模式,導致家庭在住房與公用設施等方面的支出顯著增加,而郊區家庭的通訊技術(ICT)支出增幅(26.0%)高於城市家庭(22.5%)。

“2019年至2022年間,住房和公用設施的實際支出增長10%,而家具和家庭維護的支出增長14%。 ”

學校教育方面,我國經歷41.5週(2020年2月中旬至2022年7月1日)的學校關閉期,雖然有效遏制疫情傳播,但對傳統學習環境造成巨大干擾,且加劇教育不平等的情況,而SPM缺考率上升就是重要問題之一。

“儘管我國努力減輕學校停課所帶來的影響,但學生之間的數字不平等依是主要障礙。2022國際學生能力評估(PISA)顯示,部分學生在上網課時,難以訪問數字裝置。”

國庫控股研究所指出,因疫情衝擊造成收入減少,貧困問題再次惡化,特別是在城市家庭中,以吉隆坡最為嚴重,疫情後湧現了6774戶赤貧家庭,是全國暴增最多赤貧戶的地區。

另外,研究表明,疫情期間數字醫療的使用率上升,超過91%的家庭運用通訊技術服務,但疫情後卻沒有持續下去。

“儘管網上銀行和數字醫療等線上服務在疫情期間得到廣泛應用,但疫情後使用率卻有所下降,特別是在60歲以上的群體中,突顯在落實醫療數位化的挑戰。”

報告說,為建構未來可持續的數字醫療系統,我國需要具備包容性、以患者為中心且管理良好的條件,並加強對醫療數位化的投資和資料監管。

任紹龍建議,政府應制定針對性強且包容的經濟發展政策,縮小地區間的差距,改善基本設施條件,並支援居民收入增長。

“鑑於偏遠地區在通訊技術、住房和公用設施方面的支出增長,政府應提升這些地區基礎設施的發展水平。”

任紹龍坦言,雖說大馬經濟形勢正在好轉,但政府和公眾都不能忽視疫情對社會和經濟的長期影響。

他指出,政府應加強公共醫療體系,以滿足更多家庭的醫療需求。

至於教育方面的建議,任紹龍說,政府可通過解決學生的健康、社會和經濟問題來應對有關挑戰,尤其關注低收入家庭的學生。

“疫情期間的線上學習,暴露數位化教育中的不平等,特別是在低收入家庭中。政府應採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以提高全社會應對未來衝擊的能力。“

他也說,政府應該建立相關資料立法,確保資料隱私、安全和所有權得到有效管理。

其他建議還包括應對外食增長帶來的健康影響、增強教育恢復計劃、確保系統的持續資金支援、推動公共和私人領域的標準化資訊整合和提高公眾對數字權益的認識等。

“這些建議將有助於推動大馬在後疫情時代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國家在昌明大馬願景的引領下,實現更加包容和均衡的社會發展。”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