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獨中籌款的必要性

最近,一位同事分享了他接待朋友來學校參觀的經歷。

參觀完校園後,那位朋友突然問道:“獨中的建設如此富麗堂皇,校園設備一應俱全,為什麼還需要向華社募款?這些資金應該捐給國民學校,那裡的條件相對更差,更需要幫助。”

Advertisement

這個問題反映出許多人對獨中籌款的誤解。

作為在獨中服務超過30年的人,我見證了許多獨中的成長與發展。獨中的每一座建築、每一個教室、每一件教學設備,背後都凝聚着華社無數人的心血與奉獻。幾十年前的獨中,條件簡陋,資源匱乏,常被外界貼上“破落戶”的標籤。

獨中靠華社前進

從獨中誕生那一天起,它就處於與國民學校截然不同的環境。獨中只能依靠華社的力量一步步向前。對於獨中來說,學生是自己招收的,教師是自己招聘的,至於建設和日常運作所需的經費,也完全是由董事會和校方自行籌措。華社的每一分捐款,都是獨中得以繼續辦學的生命線。正是這些看似不多的善款,鑄就了獨中的今天。

ADVERTISEMENT

正是在這種不利環境下,華社通過各種方式自救、互助,獨中逐漸從衰敗走向復興。教師團隊不斷壯大,學校設施逐步改善,獨中課程體系也在多年的探索中日益完善。華社不僅為獨中提供了資金支持,也為獨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後盾,獨中的發展見證了華社力量的偉大。時至今日,許多獨中的硬件設施已經得到顯着改善。然而,這並不意味着獨中已經擺脫了資金短缺的問題。事實上,獨中的發展從未停止過,它們必須在軟硬件建設上持續發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

獨中的籌款不僅僅是為了興建校園和更新設備,更重要的是為未來的教育投資。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獨中需要不斷提升教育水平,確保在國民中學和私立學校中保持競爭力。

此外,獨中的學生不僅是學術能力的培養者,還是學校發展的參與者。通過參與籌款活動,學生能夠體會到學校運作的艱辛與責任,感受到華社對獨中的期待與支持。這種特殊的校園文化,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與歸屬感,還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感恩與回饋社會。這也是獨中與其他學校相比,獨具一格的辦學特點之一。

獨中依然充滿挑戰

獨中的發展不僅關乎今日,更關乎未來。華文教育的存續,是維繫中華文化的重要橋梁,而獨中作為華文中學教育的核心力量,更肩負着承傳文化的使命。

當前,儘管獨中的硬件設施有所提升,但教育經費的短缺依然是長期存在的問題。要保持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學校在課程開發、教師培訓、學生活動等方面的投入絕不能減少。獨中的籌款,是為了確保這些方面的可持續發展,使得獨中的教育理念能夠一以貫之,並且不斷與時俱進。華社對獨中的支持,是對未來一代華裔學子的投資,是對中華文化傳承的責任。

任何一個對華文教育抱有理想的人士,理應理解並支持獨中的發展。獨中的成長歷程,充滿了挑戰與奮鬥,它們依然在追求卓越的教育水平。而這一切的背後,少不了華社的辛勤耕耘與慷慨解囊。獨中的每一項建設、每一項進步,都是華社力量的體現,獨中能夠有今天的輝煌,絕非偶然,而是無數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最後,我以一首七言詩來總結獨中的發展與華社的支持:

多年磨礪獨中成,

設備更新賴力耕。

籌款皆因求發展,

建樓畢竟靠經營。

師生協力朝宏願,

董教同心展遠程。

昔日艱辛猶在念,

傳薪播火事長征。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