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還原憲狀】錯誤的營運導致存亡危機

在1960至1970年代,全球半導體行業剛剛進入蓬勃發展時期,幾家重要的半導體公司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如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Fairchild Semiconductor以及Intel(英特爾)。尤其是英特爾,其成立於1968年,並在1971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微處理器Intel 4004,迅速奠定了其在行業中的領導地位。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家公司正面臨其創立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存亡危機。

過去的50年間,半導體產業迅速發展,應用範圍從電腦、手機延伸至現在的電動車及人工智能(AI)等領域,成為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dvertisement

競爭對手已反超

然而,近期股市的大幅波動,尤其是科技股的暴跌,令英特爾這樣的高科技巨頭陷入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別是8月的疲弱業績報告導致股市大跌。英特爾公佈的最新財報更是遠低於市場預期,股價在一天內慘跌26%,市值大幅縮水至914.4億美元,讓這家曾經的半導體巨頭面臨嚴峻的經營挑戰。

這家曾在半導體行業佔據主導地位的公司,正經歷其歷史上最具挑戰性的時期之一,如今不僅面臨著市場份額流失的壓力,還正進行著大規模的裁員計劃。

英特爾宣布裁員1萬5000 人,佔其員工總數的15%以上。這些裁員是2025年100 億美元支出削減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是由令人失望的第二季財報和前景推動的。而英特爾在檳城原有約4500名員工,預期將裁員約2000人,佔員工的四成。無疑這對檳城工業界是一顆震憾彈。

ADVERTISEMENT

英特爾的經營危機並不僅限於裁員和財務報告的壓力。該公司正在考慮出售愛爾蘭晶圓廠及Arm股權,暫停多個晶片工廠的投資計劃,並傳聞將分拆IC設計和晶圓代工業務。

英特爾的競爭對手如台積電和輝達(Nvidia),已在技術創新和市場份額上超越了這家老牌公司。特別是在先進製程的晶片設計上,英特爾已經落後於對手,而其嘗試進軍晶圓代工領域也面臨重重挑戰。

在技術創新和市場趨勢的反應上,英特爾長期以來都顯得滯後。當AI浪潮迅速崛起時,英特爾錯失了這一關鍵機遇,未能提前部署,這導致其在與競爭對手如輝達和超微(AMD)的競爭中處於劣勢。英特爾現任CEO季辛格坦言,低估了進軍晶圓代工業務的難度,並對潛在客戶未能積極轉單感到失望。這些問題的積累,使英特爾的經營模式陷入崩潰的境地。

儘管如此,英特爾仍然試圖通過一系列的復興計劃重回巔峰。該公司將其未來的希望寄託在兩個關鍵領域:一是晶片設計,二是重新奪回製造霸主地位。

過去,英特爾一直認為,晶圓代工業務會是恢復英特爾在晶片製造商地位的關鍵,但目前晶圓代工與服務的最大客戶仍是“英特爾自己”,除非獲得更多外部客戶,否則財務將面臨挑戰。

來到存亡關頭

另外,英特爾的Gaudi晶片組被視為與輝達競爭的關鍵產品,但該公司可能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來完全恢復其競爭力。

總而言之,英特爾正處於存亡關頭。若未能及時調整其戰略並集中資源在核心業務上,這家曾經的半導體巨頭或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失去其領導地位。

經營錯誤已將英特爾推向危機邊緣,而未來能否成功重振,仍有待時間檢驗。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