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脊椎病專題】別以為痛一下而已 脊椎病變恐半身不遂

文:陳孝全 整理:梁盈秀

(吉隆坡訊)脊椎是人體重要結構,當脊椎發生病變,我們人體就得承受不少毛病,輕微症狀有局部疼痛或麻痺,嚴重則有步行困難或感覺敏感度減低,甚至會半身不遂的可能性,因此,我們不能忽視脊椎病,不要有“只是疼痛一下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僥幸。

Advertisement

腦神經及脊椎外科顧問盛曉峰醫生(Dr Sia Sheau Fung)指出,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脊椎。人體的脊柱由33塊脊椎骨和脊椎間盤組成,也就共有33節,其中分別有頸椎7節(C1至C7),胸椎12節(T1至T12)、腰椎5節(L1至L5)、脊椎5節(S1至S5)及尾椎4節(Co4),其中脊椎及尾椎融合一起,因此,只有頸椎、胸椎及腰椎是靈活。

腦神經及脊椎外科顧問盛曉峰醫生

頸椎老化病變失彈性

“每一節之間都有椎間盤,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膠質’,以承受壓力作用。脊椎的頂端連接於小腦腦干,而脊柱內部是空洞,被稱為椎管,而我們的神經線會透過椎管,再通過每節的椎骨的左右小孔伸出,連接於各個身體部位,其神經線包含着幼細束狀神經結構的椎髓(spinal cord)。椎髓的作用在於把身體部位的神經信息傳遞於腦部之間。”

ADVERTISEMENT

當我們頸椎老化而產生病變,椎間盤會逐漸失去彈性,在承受壓力後椎骨會把椎間盤擠出,壓迫到神經線,這也就是所謂的脊椎間盤突出。

他指出,當我們年輕時運動量大,即使翻筋鬥或高難度動作都不成問題,但隨着年齡越大,再加上坐姿、站姿或睡姿不良,造成椎間盤的水分流失,導致椎間盤干澀,在這情況下一旦用力不當就會造成椎骨崩裂,這讓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線,導致神經根病變(radiculopathy)。

他表示,由於頸椎椎骨間連接結構發生病變,主要脊髓壓迫,可稱為脊髓型頸椎病變(myelopathy)。

我們頸椎的第四、第五、第六及第七節里的椎髓用於控制手臂,當脊椎間盤突出發生於第四至第七節之間,不但背部會有些麻痺的症狀,手臂的感覺、力度及手指的靈活度也會大受影響。這些女性患者想用手臂往後脫下背式內衣也不能,嚴重患者想拿刀叉或筷子進食也極為困難,有些甚至會有肌肉萎縮的可能性。

他說,頸椎的活動幅度不如腰椎,當我們看左望右時,頸部轉動約90至160度,最大幅度轉動的是第五、第六及第七節,也就是說這3節的老化比第一節至第四節來得快,而這3節的病變也會影響手臂感覺、反應、肌肉等。

用對姿勢力度做家務

至於胸椎用於控制肋骨自覺呼吸,神經線透過肋骨往前伸,而胸椎很少發生脊椎間盤突出,只因胸椎受到肋骨的保護;腰椎的神經線則是往下伸展,控制下肢;我們的脊椎用於控制盆骨、臀部及生殖器,這與排尿及性能力息息相關。曾有人在車禍後造成腰椎及脊椎受傷,造成失禁、下肢無力,走路能力及性能力也連帶受到影響。

他提醒,下肢疼痛的患者也需要注意,只因腰椎的每一節脊椎間盤突出都會造成下肢不同的疼痛,腰椎第一節神經線影響大腿內上側、第二節神經線影響大腿前側、第三節神經線影響膝蓋、第四節神經線影響小腿內側、腰椎第五節神經線影響臀部側面部分直到腳趾,所以,患者必須詳細指出疼痛的部位,那醫生就可推測哪一節的腰椎出現病變。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腰椎容易發生脊椎間盤突出?他解釋說,因為腰椎的每一節都具有靈活性,當我們轉身時,第四及第五節的活動幅度是最大的,而活動度越大就老化得越快,這也是為什麼腰椎是發生脊椎間盤突出最多的部位。

另外,佳節期間或者平時做家務時,記得要用對姿勢及力度,例如搬重物時,勿從腰部發力,必須先蹲下再發力。這樣一來,力量就會從腿部經過腰到手臂再到物體,這樣就可避免腰椎損傷。此外,搬過重物品時勿操之過急,也千萬不能一人行事,需多人一起合作。

“記住,我們的脊椎不是直的,而是弧形,而每一個椎節都有生理的弧度。生理弧形對於發育極為重要,但我們都因為3C產品而成為低頭族,結果忘記了這生理弧形。”

駝背者走路重心往前

“我們站立的整個過程,共要呈現4個弧形,分別是頸、胸、腰及脊椎,這樣才能穩住重心點並站直。有些長者無法承受頭的重量,慢慢地傾斜往前,再加上駝背及腰椎力度不夠,站起來時重心點就會往前移,走路時自然就會往前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長者走路時需要拐杖支撐,因為他將重心點轉移於拐杖,這樣他才能站得穩。”

另外,長得高的人經常都有駝背的壞習慣,駝背者走路時容易將重心往前,腰部肌肉承受無比的壓力,長久之下造成肌肉勞損,誘發各種的病變。

此外,造成駝背的原因有骨質疏松症,尤其是女性,只因絕經作祟。月經其實有保護骨骼的作用,所以一旦更年期,女性的鈣質會大幅度地降低,椎間盤就會老化,每節的椎間盤也隨之扁塌,這也是為什麼女性在更年期後越老就變矮,之後就會慢慢形成駝背。

他指出,當我們的脊椎沒有弧度,站立時就會承受壓力而壓迫到神經線,造成疼痛。如果這時沒有接受治療或強化背肌,久而久之,神經線就會損傷,患者的某身體部位就會有麻痺現象,如果是位於頸椎,手臂就會麻木或疼痛,很自然的,就不會再想運用那身體部位而逐漸老化。“所以,你會看到一些人的手臂一粗一細,這些患者雖然可正常生活,但無法大幅地揮動手臂,因為這些動作已對脊椎造成創傷。”

脊椎間盤突出患者都會混淆該咨詢哪個專科?他表示,其實骨科和腦神經外科都可以,這兩專科皆可提供手術治療,只不過兩者不同點是,骨科專注於醫治肌肉骨骼系統,腦神經外科則注重於神經線的健康。

“病患在咨詢醫生時,必須將疼痛詳細陳述,這樣可讓醫生做出最正確的診斷,以給予最適合的治療。但是,很多的脊椎間盤突出患者在感到手臂疼痛後,不去看醫生,以致延誤就醫,在經過一系列的掃描才發現是頸椎出現問題。”

嚴重者無法提起腳踝

問診後,醫生會為患者做體檢,之後再處方病患做神經反射檢查、X光及MRI掃描。神經反射檢查用於檢測患者的神經反應,有些嚴重的脊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腳拇趾及腳踝也無法提起,甚至敲拍膝蓋也沒有反射動作;X光檢查用於查看患者的骨骼結構;MRI掃描則是檢查患者的椎間盤神經線狀況。

他要提醒一點,患者在進行一系列檢查後記得向院方索取一份紀錄,以作為征求第二或第三專業意見用途,這也是病患的權利,畢竟這系列檢查價格不菲,有些私人醫院甚至已開發手機程式予患者,讓患者可隨時登入查看自己的掃描報告。

脊椎間盤突出年輕化

良好坐姿保護脊柱

如果脊椎間盤突出再發,患者必須服用止痛藥,症狀緩和後再進行復健。如果不想因脊椎問題而在醫院過,那請大家在平時保持良好坐姿、站姿及睡姿,好好保護脊柱,延緩骨骼組織老化,以預防脊椎間盤突出及骨刺的發生。

脊柱是我們人體的“柱子”,柱子的健康對於人體構造是極為重要的,一旦發生病變,我們的四肢活動都會受到影響,再加上,現在是3C產品的時代,我們的坐姿、站姿、睡姿都受到這些科技的影響造成脊椎傷害,因此,脊椎間盤突出已有年輕化的趨勢,也不再是長者的專利。

運動太激烈傷害脊柱

脊椎退化是長時間且緩慢累積造成,所以不易察覺,症狀其中包括局部疼痛或麻痺、腰酸背疼、坐骨神經疼痛等。

“嚴重的脊椎間盤突出可碰擊脊髓或因鈣化嚴重,導致椎管及多數神經被壓迫,這就有可能出現‘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造成永久性傷害,如雙腳無力、腳踝無法上舉或垂足、腳趾無力、失禁、肛門周圍的肌肉麻痺等。”

有些運動過於激烈傷害了脊柱,尤其在農曆新年時的舞獅活動。舞獅的上竄下跳會不斷造成脊椎的勞損,所以,舞獅者都會有一系列保護措施以避免脊椎損傷,例如,當舞獅者從高處着地時,必須半蹲下地以緩沖自己的體重及沖擊力,也可訓練自身的核心肌群。

他說,核心肌位於腹部前後,主要保護脊椎的穩定,其中包括下背肌、豎脊肌、腹直肌和腹斜肌等。當我們跳躍着地時,壓力從頸、胸、腰及脊椎,才能緩沖下來,所以,運動員或舞獅者都會透過其他的運動鍛練腰部,以強化核心肌肉,以預防脊椎間盤突出的發生。

再舉個例子,奧林比克的舉重選手在舉重時都會佩戴粗厚的腰帶,而且將腰帶綁緊,這可護腰之外,更可讓舉重者在對的姿勢上深蹲硬拉並且將重心穩住,以減少背肌疲勞。

椎骨鈣化自我保護機制

他透露,舉重也是另一項危險的運動項目,若在健身時,在姿勢不對的情況下發力,不但達不到健身效果,更可能會造成脊椎間盤突出及肌肉受傷,這也是為什麼健身時需要健身教練在旁指點與援助。不但如此,健身教練會告知在健身前需要做一系列的熱身運動,以保護椎間盤。“此外,籃球、足球、橄欖球及其他激烈身體撞擊的運動項目都會造成脊椎的損傷。另外,體操不斷旋轉腳踝,也會加速椎間盤老化。”

“越激烈的運動越容易傷害到椎間盤,但如果不運動就無法維持健康,因此運動項目及保護措施是需要謹慎選擇及充分的認識,而我建議的運動項目是遊泳、慢步、拉筋運動及輕微型的瑜伽。”

“很多人無法分辨椎骨鈣化、脊椎間盤突出及骨刺,椎骨鈣化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隨着時間的增長,脊椎間盤逐漸變薄,椎骨會將脊椎間盤鈣化以作為保護,而骨刺是因為鈣化過多壓迫神經線而導致。”

穿高跟鞋加速脊椎老化

脊椎間盤突出與骨刺的共同點是可能壓迫神經線,不同地方在於形成的方式,但骨刺是因為鈣化過多而造成;脊椎間盤突出則是椎骨間的擠壓導致。

長者是椎間盤變薄的高風險群組,那是由於生理的需要而骨骼定型,過多的鈣化而形成骨刺。

“骨刺不分年齡,即使年輕人也會中招,尤其是白領,只因脊椎間盤太多鈣質而壓迫神經線,再加上長期坐姿不良、低頭看手機、睡姿不對、不運動等,都會造成脊椎加速老化,我常諭勸經常開長途車者,需要下車活動,以舒展筋骨。”

另外,他也勸請經常穿着高跟鞋的女性也需要留意,女性在穿高跟鞋後身體會將重心前移,為了維持身體的平衡,腿部及腰部會將盆骨撐起。雖然整體外形上好看,但長期會增加脊椎間盤的壓力。盡管這不會直接造成脊椎間盤突出,但經常穿着高跟鞋可能加速脊椎的老化。

此外,只要骨刺沒有影響日常作息,患者不需定期做神經反射檢查、X光或MRI掃描。

減輕神經線受壓

微創磨掉椎間盤突出

現代人對脊椎手術存有迷思,認為脊椎手術一旦失敗就會癱瘓,但現在醫學技術不斷進步,醫生也會為患者做一系列的篩查,評估患者是否適合進行有關脊椎微創手術,並將風險降到最低。

此外,醫生也會以非手術治療為主,並使用綜合性治療為第一選擇,如藥物治療及復健治療,手術治療為最後方案。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骨刺,但不是每一個骨刺都需要接受治療,醫生會以病患嚴重性給予治療,若只是某身體部位麻痺,醫生會先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作為藥物治療,但骨刺一旦壓迫到神經線,造成失禁、步行困難及雙腳無力等,那就需接受手術治療。醫生會使用微創手術將椎間盤突出部分“磨掉”,從而減輕神經線受壓程度。

建議患者接受中醫護理

在盛曉峰的病患里,85%的脊椎間盤患者只需要接受物理治療及藥物治療,只有15%的患者才需要微創手術,而大部分的脊椎間盤患者在進行復健及使用藥物後都有好轉的跡象。

還有,一些脊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接受手術後,他也會建議患者接受中醫護理身體。

“除了中醫護理,患者也需要長期接受物理治療及適當的運動鍛練,延緩骨骼組織老化,預防骨刺惡化。至於哪些鍛練適合則胥視患者的部位,畢竟頸、胸、腰及脊椎都有不同的鍛練方式,因此患者需要聽從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有些患者也可透過佩戴頸椎固定器或腰椎固定器改善脊椎問題。”

減重預防脊椎間盤突出

老化是每人的必經之路,只要你的老化沒有影響日常生活,都可以透過復健保護腰椎的肌肉,並借用其他肌肉減輕負荷,降低老化的速度,這也是一種的預防方法。

他最後提醒,其實,減重也是預防脊椎間盤突出的其中一方法,只因肥胖增加腰椎壓力,導致椎間盤慢性發炎,造成退化。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