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心理支援+藥物輔助 戒酒不難 防止復飲靠自己

文\張淑媚《明報》

戒酒的挑戰,停止喝酒只是第一步,預防復飲才是重點,復飲隨時比之前飲得更多。

Advertisement

專家指出,酗酒只是表徵,背後或隱藏情緒壓力,需處理背後原因,才可脫離酒癮,同時要提早制訂日後處理壓力和負面情緒對策,預防破戒。

酒與藥物依賴組顧問醫生董梓光

社工陳潔華

社工仇鳳君

ADVERTISEMENT

(香港訊)曾因醉酒鬧事而決心戒酒的藝人鄭中基,早前發聲明表示自己罹患抑鬱症,再次借酒逃避現實,為解決問題,他將到美國參加戒酒中心的療程。

何謂酒精上癮?承受酒精能力人人不同,青山醫院屯門酒與藥物依賴組顧問醫生董梓光指出,臨床診斷時,不會以消耗酒精分量作衡量標準,“有些人因遺傳,沒有喝很多都可能有上癮問題”。診斷主要參考《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中對酒精使用障礙(alcohol-use disorder)所列的徵狀,例如需喝更多分量才達到喝酒帶來的歡愉效果,不喝酒後出現焦慮、失眠等斷癮徵狀,難以控制喝酒渴求,或者因為喝酒而在健康、社交、工作等範疇出現問題。

長期喝酒影響記憶情緒

下班後小酌,聚會時喝酒助興,本來尋常不過,但有些人把酒精當作逃避現實的窗口。東華三院“遠酒高飛”預防及治療酗酒服務負責社工仇鳳君指出,求助人對酒精危機意識低,“例如他們初期以喝酒處理失眠,久而久之需依賴酒精才能入睡,甚至越喝越多,從一兩罐啤酒,到需要半打甚至一打才能入睡;亦有些人發現喝酒後無須再想煩惱事情,借酒處理當下的情緒困擾、壓力等。”

酗酒與情緒病息息相關,鄭中基提到自己患上抑鬱症,借醉逃避現實。董梓光指出,遇上問題時訴諸酒精,沒有認真解決問題,令壓力越積越多,甚至帶來新問題,更易患上情緒病。

她留意到每年向酗酒診療所求診的新症患者,4至5成同時患有精神疾病,當中過半是抑鬱症。酒精上癮與情緒病共存,增加治療難度,“酒精是中樞神經抑制劑,可令本身的抑鬱症更嚴重,使人想法更負面、無動力;亦會減低患者接受治療的誘因,因飲酒問題掩蓋抑鬱徵狀,讓人錯過背後的情緒問題;即使治療後,患者受酒精影響,對於複診、服藥依從度都會變低,使抑鬱症更難治療。”

借酒澆愁——酒精上癮人士往往借酒精逃避現實問題。處理酒癮,需從飲酒原因着手,並需制訂長遠預防復飲的方案。

着重心理輔導行為治療

當留意到自己或身邊人因酗酒令生活或健康出問題,應盡早求助。

“求助人來到說想戒酒,但聽下去發覺他們不止是戒酒,而是想處理背後的問題。”仇鳳君指出,機構每年接收200至300宗求助,男女比例約7比3,多介乎30至49歲。求助人一般酒齡較長,令健康出問題,例如飲到“斷片”送院後,檢查發現肝酵素高、脂肪肝等而前來求助;“其次是家庭、親密關係出現問題,酒後情緒容易激動,衝突增加,希望戒酒改善關係。”

長期喝酒會影響情緒和記憶,腦袋緩慢、手眼協調等變慢影響工作表現。

治療酒精上癮,着重心理輔導和行為治療。仇鳳君指出,“例如因失眠而喝酒,問題源自工作壓力,當事人未必連接兩者;或在面對負面情緒時,身邊缺乏正面支援而訴諸酒精。輔導過程中,要尋找他真正的需要。”靜觀可提升戒癮人士對身體、情緒狀態的覺察;當發生衝突,比起習慣避開、以酒精處理,透過靜觀可穩定情緒,了解當下要處理的問題。

“有酒癮的人通常是‘一岩一窟’,經歷過很多不好的事情,喪失很多東西,我們就要將這些碎片拼合,幫忙修補缺口。”董梓光表示,藥物可抑壓酒精渴求,例如納曲酮(naltrexone)阻擋酒精帶來的快慰、舒暢、興奮;戒酒硫(disulfiram)使人飲酒後產生不良反應,如頭痛、頭暈、想嘔等。

但藥物只是輔助,治療重心仍在於心理支援。

“治療計劃中,很強調給予戒癮人士新的生活重心或意義,讓他們知道做什麼令到自己覺得有用,發展一些可以幫助減壓的事情,飲酒自然不再是一個很大的引誘。”醫護人員、社工還會幫他們建立新嗜好、社交圈子,求職和修補與家人關係,是一個長遠的治療與支援。

剛完成戒酒復飲高危期

“停止喝酒只是開端,重點是怎樣持之以恆,要想方法克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董梓光表示,治療中醫護會與戒酒人士預測危機,準備應對方案。復飲最高危時段,是剛完成戒酒治療,無論是解難能力、壓力處理仍很不穩定,身邊人也可能半信半疑,缺乏鼓勵,這時候很容易受動搖而復飲;或者戒酒一段時間,對酒精戒心慢慢降低,見到身邊人可以節制飲酒,就猶豫是否應放棄滴酒不沾的目標。一旦復飲宜盡早坦白,分析在哪些情況下“破戒”,看看是否需要額外幫助,或重新檢視之前治療時可能遺漏的地方。

戒酒人士一旦復飲或覺得前功盡廢,變得灰心,身邊人又感到失望、批評,可能很快就打回原形,甚至變本加厲。

透過培養新興趣防復飲

當“破戒”接觸到酒精,就會再次上癮?他說因人而異,如果當初酗酒的原因已解決,再接觸酒精可能無問題,“但若本身不利因素如患情緒病或壓力沒有解決,又或體質上較容易依賴酒精,就有較高風險。”

東華三院“遠酒高飛”預防及治療酗酒服務資深戒癮輔導員陳潔華建議,戒酒人士盡量不要再喝酒,“因為身體很容易出現喝酒的記憶。”尤其是酗酒嚴重的人,或因喝酒衍生出不同健康或情緒問題;可透過培養新興趣,預防復飲,“如運動時可轉移視線,並非只透過喝酒處理壓力”,或加入同路人互助小組,在傾談過程感受到被理解,獲得支援與力量。

預防復飲,除了培養新興趣分散注意力,也可加入同路人互助會,從同路人身上獲得支援與力量。

循序漸進增決心

1.公開戒酒想法和目標

公開承諾,群眾壓力下更有決心和動力達成目標。同時避免身邊人引誘飲酒,還可幫忙督促。

2.一下子全停難適應

如果自行嘗試戒酒,可先將原本酒量減四分之一,讓身體慢慢習慣。一下子停止飲酒可能難以適應,尤其是對酒精依賴程度很高的人,或出現嚴重酒精戒斷徵狀,如痙攣、腦癇。

3.記錄飲酒模式

記下每次喝什麼、喝多少、什麼時候喝,一個月後回顧,可找到自己飲酒的高危情景,再找方法應對。留下記錄可加強戒酒動機,如記下每日飲4至5罐啤酒,1個月就喝下150罐,驚人數字可鞏固戒酒決心;亦可記錄買酒的花費,看到可以節省多少錢,提升戒酒動機。

資料來源:

精神科專科醫生董梓光 | 註冊社工仇鳳君及陳潔華

住宿戒癮中心

遠離誘發心癮事物

經常聽到荷李活影星到戒癮中心接受戒毒或戒酒治療,鄭中基也指他將到美國的戒酒中心戒酒。

精神科專科醫生董梓光指出,這種住宿戒癮模式,讓戒癮人士遠離本身環境,減少接觸誘發心癮的事物。在留宿期間,專家會協助分析觸發心癮的原因,再針對源頭安排心理輔導和治療,也會助戒癮人士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尋找更能穩定情緒方法

“入住戒癮中心,遠離依賴的事物,同時有助於尋找更能穩定情緒、處理壓力的方法,又或培養新嗜好、正面人際關係,讓戒癮者重返社區時,即使遇到會觸發飲酒衝動的情況,都能產生抵抗力。”

香港沒有專門提供住宿戒酒的地方,戒酒人士大多留在社區接受治療;如果因喝酒而出現嚴重的精神問題,如嚴重抑鬱症、試圖自殺等,則會送院處理精神問題和酒精上癮。

董梓光指出,入院時間通常只有一兩個月,不足以產生明顯變化抵抗倚賴,因此,回到社區後,仍需跟進治療,才可完全脫離酒癮。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