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娛圈低調的收藏大佬 張信哲鍾情美人和旗袍

文\Lila

57歲的台灣歌手張信哲,除了是出名的情歌王子外,原來也是一位文物收藏家,就在上個月,他將所收藏的12件清代民國旗袍,捐贈給中國上海博物館,締造兩岸之間文物捐贈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10件1920至30年代的旗袍及兩件清代女服,風格鮮明,藝術性極高。

Advertisement

張信哲是娛樂圈低調的“收藏大佬”,愛好收藏至今已經卅多年,藏品包括傢具木器、織繡品、海派廣告畫等等。

▲▼張信哲(右)於上個月向中國上海博物館捐贈民國初年旗袍和清代女服。

過去10年中,張信哲曾多次參與收藏拍賣、古物策展。

ADVERTISEMENT

2014年,北京保利拍賣曾推出張信哲藏品專場,上拍了皇家龍袍、貴族日用品、清代女袍等一百多件織繡藏品,其中一件光緒時期的供奉袈裟,估價高達人民幣150萬元(約670萬令吉)。

這件外罩式外套,英文叫做opera coat,雖是1920年代歐美流行的產物,但所用的布料卻是乾隆時代的,裡面繡了許多瑞獸。

2020年,他籌辦的第一個展覽在上海震旦博物館開幕,展覽主題為美女月份牌與古董服飾。他還在上海成立了收藏工作室,專門打理藏品。

“收藏老東西其實不是因為懷舊,是和我的成長經歷、個人體會有關。”張信哲給我們講述了自己收藏背後的故事。

小時候的張信哲喜歡在老宅裡“尋寶”,一切舊物都讓他愛不釋手。他對織繡類物品的喜愛則來源於祖母,祖母的婚服、繡花鞋令他深深着迷。

自2020年在上海辦了《民·潮》展覽之後,張信哲對旗袍的收藏愈發熱衷,他從自己收藏的上千件旗袍藏品中挑選出了一批最能代表海派文化的晚清服飾,並無償捐贈給上海博物館。入藏的12件服飾經過了10輪的挑選,歷時三年。

2020年,上海震旦博物館,張信哲在自己的個人收藏展《民·潮》上。

這些藏品裡,包含民國時期知名品牌的旗袍,如老上海四大百貨公司“先施有限公司”“新新有限公司”製造的旗袍;也有海派旗袍中稀有的“Art Deco”風格, 這種藝術風格演變自十九世紀末的Art Nouveau(新藝術)運動,流行於20世紀20至30年代;清代襯衣則以三藍繡為裝飾,三藍繡法被譽為刺繡中的“青花瓷”,清新、柔和、含蓄。

這批藏品不僅印證了海派旗袍與國際時尚的融合,也記錄了中國百貨業的起步和發展。

畫報演示中國女性解放過程

卅多年前,張信哲就開始收藏月份牌原稿,如今已有將近百來張。

“月份牌就是手繪的廣告畫,把早期的廣告、商標跟月曆結合在一起的招貼畫。基本上就是中國第一代商品藝術。發源於上個世紀的上海,並從這裡影響到世界各地。”張信哲說畫月份牌的畫家,就是中國最早的廣告人,“除了畫畫,他們還兼廣告策劃、文案等等工作。”

月份牌的畫面大部分是從上海的年畫演變過來,商業化之後就以人人都不會拒絕的時尚美女來吸引大眾目光。“其實老上海並不是只有那些所謂端莊的名媛,或是傳統的古典美女,這些畫中的美女們在當時都是走在時代的尖端,是最時尚的、最具有新想法的一群人。

“我一直覺得,近代百年以來,是中國人審美、生活的變化最劇烈、最激進的一段時間。”

他也從這些美女畫報中發現中國女性的解放過程。“當時的上海美女從傳統的上衣下裳大袍子、裹着小腳的狀態,到開始慢慢露出腳踝、露出手臂,變成穿着西式皮鞋的時髦女郎。

“畫中女性一改以往羞澀、保守的姿態,站姿更加開放、表現自我。除了腳被放了之外,身體的曲線也放出來了。人們開始崇尚自然美,健康就是美,人體不是一個值得羞恥的事情。”張信哲覺得這個過程很有趣,很多天翻地覆的觀念不斷地在一代一代往前推進。

張信哲收藏的老上海月份牌。

跟女生搶旗袍

注重工藝和做法

旗袍是中國近代很特殊的服裝品種,世界上沒有其它的服裝類別,能這麼完美地展現女性身體和曲線的美。而且是很自然地去展現,不是像歐美服裝用立體剪裁去凹出來的造型。

做旗袍的師傅也必須要非常瞭解女人的身體,然後他才知道怎樣讓布料在身體上呈現最漂亮的角度,把最漂亮的花紋融合在女人身體的曲線裡面。

“有很多跟我搶旗袍的女生們,她們是真的要搶來穿的,但是我不穿,我只是收藏。所以我更關注的是它有沒有特殊的工藝和做法。”張信哲說。

其實旗袍的款式大同小異,但可從各種工藝上看到很多小心思,比如它的滾邊有幾層、它的盤扣怎麼做等等這些小細節。

那一次的《民·潮》展覽,有引來一個專家建議他應多選一些海派的旗袍,因為這些精美的旗袍上是粵繡,廣東那一帶的繡法。

“我當時笑了笑,沒有說話。那件旗袍其實背後是有商標的,是上海的大新公司。”

也許在專家看來,以工藝來說,它不屬於所謂的海派的繡法,但是其實在那個時期,上海是海納百川的地方,世界上最新的潮流、最好的工藝、最美的東西都集中在上海,它變成上海自己的文化母體,然後再發展出去。

郵票首日封

開啟收藏之路

張信哲從小興趣廣泛,一切美的東西都能吸引他目光,他學音樂,學畫畫,還很喜歡自然科學,也收集各種動物標本。

“我收藏第一件藏品,還是在讀小學的時候。那時我讀神學院,有國外來的傳教士帶來各種雜誌、書、衣服、明信片。我在幫忙整理的時候,看到了一套1910年代左右的英國郵票首日封,就開始收集小東西。”

張信哲出生在台灣雲林縣的西螺古鎮,西螺是台灣早期的商業重鎮,在張信哲十幾歲的時候,西螺古鎮面臨拆遷,他就去廢棄的老宅子裡“尋寶”,並且通過攝影的方式,記錄即將消失的風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正式有了收藏的概念和想法。

傢具木器類的東西是他收藏的重點,尤其是台灣本地的民俗傢具,因為它包含了許多家庭的情感因素在裡頭。

“我爺爺是做大木作的木匠,基本上全家人都會幹木工活。牧師家庭很窮,買不起傢具就要自己動手做,我們家裡所有傢具都是我爸爸做的。”張信哲喜歡動手做東西,常常會和爸爸一起動手做修復。“每次我爸看我在那邊很笨拙地搞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就會忍不住來指揮,說着說着最後就來幫我弄了。”這成了他和父親之間的一個很奇特的關係,共同去完成、去交流的東西。

傢具木器類也是張信哲收藏的重點。

整理外曾祖母遺物

愛上織繡品

張信哲開始收集織繡類的東西跟他的外曾祖母有關係。“小時每次放暑假回到外婆家的時候,就會看到外曾祖母出來曬太陽,在屋簷下睡個懶覺。她喜歡梔子花,所以我會去摘來給她,她就插在她的頭髮上。”

他對外曾祖母的印象,就是一個穿着黑色衣服、裹着小腳的小老太太形象,在她將近100歲去世以後,他的外婆開始整理她的東西,找出她壓箱底的繡花婚服,還有她的小鞋。

“這些顏色漂亮的衣服、美麗的刺繡都是外曾祖母自己做的。按照習俗,這些東西本來是要燒給老人的,但被我‘攔截’下來了。”張信哲笑着說。

到世界各地

挖掘月份牌手稿

最早開始注意到月份牌,是1996年張信哲到上海拍《用情》MV的時候。

工作之餘,他會去逛舊貨市場,看到很多月份牌的海報,覺得這個東西很有上海味道,“她們穿的服裝、身處的環境,還有她們表現出來很奇特的風格都很美。”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個藏家那裡看到了一張月份牌的手稿原稿,他才驚覺這類東西是有手稿、原稿的。那之後他開始慢慢地到各個地方去挖、去看。

“廿多年前,網絡沒現在那麼發達,我要去一本書一本書去翻,專門來上海登門拜訪專家,去做田野調查。”那個時期書裡的資料也很少,因為大家對於月份牌還不是那麼有興趣。

原始的畫稿,存世量非常稀少,而且基本上也沒有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收藏。為了能收藏到好的原稿,他經常去世界各地參加小眾的拍賣,是拍場上的常客。

遇到專家的時候,就會覺得好像挖到寶礦一樣,會不斷地挖掘下去。

“我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碰到幾位算是最後一代月份牌老畫家,因為和這些畫家很有共鳴,為了讓人們看到上海曾經擁有的美好,我的第一個展覽便是做月份牌。”收了這麼多年的老東西,讓張信哲看到一種永恆性,因為真正好的東西,會一直被大家關注、討論,不會被時間淘汰。“所以我希望自己做到更好,讓我的收藏也能夠跨越時代,留存下來。”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