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婆羅洲泛靈信仰太誘人 吳珮楨手繪部落藝術

特約報導:劉忠萬([email protected])圖片:受訪者提供

吴珮桢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在开始上学后便忙于课业,很少有时间再画画。直到新冠疫情突然发生,她才重新拾起收在橱柜里的颜料和画笔。

Advertisement

2022年,她偶然间参观了一家艺术馆,被里面展示的婆罗洲文物深深吸引,馆内墙上挂着的一幅幅部落面具,充满着神秘感,令人不禁心生敬畏。她当时很想买下一些婆罗洲面具挂在自己房间的墙上,但作为一名大学生,经济条件不允许她这样消费。回到家后,她想到既然暂时无法购买这些面具,何不换个方式,把它们画下来呢?自此,她便开始研究婆罗洲的面具及其背后的文化,并展开了部落艺术创作之旅。

对不熟婆罗洲部落文化的人来说,很容易混淆当地原住民部落生态,刻板印象中他们住在长屋里,身上通常会有着独特的文身和穿孔的印记。若深入地探索便能了解,原住民相信万物有灵,自然界的每一个元素,如山川河流、树木花草以及动物,都拥有灵魂和神圣的力量,才会演化出部落的独有文化。

自学成画家、以婆罗洲部落艺术为创作灵感的吴珮桢说,婆罗州部落的泛灵信仰不仅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祖先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们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智慧。泛灵信仰对他们的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渗透到他们的各种艺术形式中,从雕刻、绘画到编织和音乐,均能看到象征自然和神灵的图案,例如树叶、花卉和动物。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是部落文化和信仰的传承载体,展示了他们对宇宙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我的艺术作品中常见的部落面具,象征着部落对于各种神灵和祖先的力量。这些面具是族人用于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的圣物。”通过深挖婆罗洲的艺术文化,吴珮桢也创作了一些充满部落元素的图腾。这些图腾涵盖各种动植物、太阳星星等自然元素。

ADVERTISEMENT

颜色的象征

吴珮桢的绘画往往以对称性的图腾和重复的符号来表现,这种对称性使得画作更加美观,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精神之间的联系。她经常使用土色系或是棕黑红金这些可代表不同的情感或宗教象征的颜色。

例如,泥土般的棕色和赭石色象征着婆罗部落肥沃的土壤和传统根源;金色象征着婆罗洲丰富的文化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力量;阴影般的黑色为作品增添一种令人心生敬意的深度;丰富的红色象征着力量和勇气;黄色可代表光明和智慧的存在感。

“在婆罗洲的传统仪式和庆典中,红色和黄色常常被用来装饰服装、面具和祭祀用品。这些颜色能够唤起人们对这些传统习俗和仪式的记忆和共鸣。”

爱画画的吴珮桢不断尝试以不同媒介作画和塑造绘画风格,在发现对部落艺术大感兴趣之后,便开始了她的部落艺术创作之旅。

婆罗洲部落的泛灵信仰不仅反映了部族对自然和祖先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们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智慧。

藝術品展現部族獨有文化

吴珮桢的艺术才华深受婆罗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美景的启发。她一直对婆罗洲的传统艺术如面具、文身、首饰、织品、串珠工艺和音乐充满了兴趣,这些艺术品展现了部族的传统文化。婆罗洲精湛的工艺和文化让她在创作和欣赏艺术时,不仅关注外在美感,也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名为“Mystical Spirit神秘之灵”,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一个Hudoq面具,旨在展示Hudoq节的迷人艺术风采。

在节日期间,达雅族(Dayak)社区会举行各种活动和仪式,庆祝丰收季节的丰饶,向森林和祖先之灵致敬。Hudoq节的重头戏是由村民们戴上模仿13种雨林动物的Hudoq面具跳舞。舞蹈模仿动物的动作,描绘神话故事,喜庆雨林的生机勃勃。

泥土般的棕色和赭石色象征着婆罗洲部落肥沃的土壤和传统的根源。

嘗試不同技巧媒介作畫

吴珮桢的画作当中有几幅采用了细沙石混入颜料和浆糊来增加画面的粗糙性。其中“Wooden Guardian”这幅作品就利用了以上技巧,细沙石的加入使得画面看起来非常原始和自然,给人一种未经雕琢的粗犷美感。

她说:“这种视觉效果能够唤起观众对自然和原始状态的联想,带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感觉。”

每当完成一幅作品,她会寻找大小合适的树枝挂画,“我喜欢这种挂画的方式是因为作品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能更好的体现部落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今年五月份,她与森森森林季合作的画展是她的第一个画展。这是一场在森林里举办的画展。

“两天的森林画展让这个部落艺术在大自然中完美呈现出它的原始感。我希望人们通过置身于大自然中能够去感受森林古老的气息,唤起内心对自然和文化的回忆及情感。”

吴珮桢的绘画多以对称性的图腾和重复的符号来表现。

部落藝術 vs 現代技術

当今艺术产业充满活力和多样性,呈现出复杂的形式、媒介和创新。吴珮桢始终认为部落艺术在当代艺术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传统艺术就像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当代艺术家们创新的灵感源泉。艺术家们通过对部落艺术的借鉴和创新,为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审美价值,使其在当代艺术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我认为现代技术对部落艺术的影响是具有双重性的。现代技术提供了平台促进不同部落和文化之间的艺术交流和合作,艺术家可以通过网络分享作品和经验,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然而,部落艺术(传统艺术)可能会因此而逐渐失去它的独特性和原真性。商业化和消费主义导向的影响可能使部落艺术丧失其文化传统和意义。”

吴珮桢曾在今年五月与森森森林季合作,在森林里办画展。

用一年半空窗期專注創作

吴珮桢曾经使用纸浆粘土做了一个线香座,并在上面添加了图腾。但由于是纸浆粘土制成,它的使用期限很短,“我希望未来有机会尝试陶艺,这样便可以用陶土创作了。”

她坦言自己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社会和经济压力。在取得飞行器设计专业文凭后,她给自己留了一年半的空窗期,在这段时间里,她用积蓄专注于创作,并录制画作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希望能结识同路人。而这期间她也遭到了亲朋好友的质疑,常常被问:“毕业了这么久,你还没找到工作吗?”

随着积蓄逐渐见底,吴珮桢不得不面对现实,开始工作挣钱。上班后,她的创作时间大幅减少,身体也变得疲劳,即使到了周末,也常常因为缺乏灵感而无法作画。尽管如此,从小的画家梦想依然在支撑着她继续前行。

“在未来部落艺术可能会更加开放和包容,吸收和融合来自不同文化和地域的艺术元素和影响,这种跨文化交流和融合有助于拓展部落艺术的创作领域和观众群体,促进其更广泛的影响和认可。”吴珮桢乐观看待部落艺术的未来发展。

尽管部落艺术可能会受到现代化的影响,但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仍然是传统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