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即時國內地方

馬中聯姻婚禮 竟成互認親戚會場

(大山腳28日訊)馬中一對璧人的跨國聯姻,邀請中國海南島三亞鳳凰鎮的回民鄰里鄉親到檳城參加婚禮,受邀參加婚宴的本地海南回民後裔賓客與三亞來的賓客交流時,順藤摸瓜認出原來是親戚關係,而婚宴會場也成為互認親戚的會場,釀佳話中的佳話。

陳立軍(左)與阿濟安一對璧人的跨國聯姻,也成為馬中兩地回民後裔認親戚的平台。

Advertisement

來自海南三亞的新郎陳立軍(27歲)與馬來西亞本地新娘阿濟安(25歲),因為在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馬伊大)升學而認識,攜手走過近6年的拍拖日子後步入婚姻殿堂。

陳立軍的父親是海南三亞德高望重的回族學者陳道亮,所以便邀請在海南三亞的回民鄉親到檳城參加陳立軍的婚禮。陳道亮則透過旅居大馬多年的回民研究學者劉寶軍,邀請在大馬的海南三亞回民後裔參加婚宴。

馬中兩地的賓客在婚宴上的交流,卻意外成為互認親戚的佳話場面。

出席婚宴的馬中兩地回民後裔賓客,與一對新人在婚禮上合影。

ADVERTISEMENT

今次從海南三亞到檳城參加婚禮的鄉親好友約150人、香港35人。至於他協助邀請的馬來人賓客則來自吉隆坡、檳城,以及邦咯島等6個地方的三亞回民後裔,約40人。

出席婚宴的兩國賓客在參會後便開始展開交流。由於兩國賓客的語言不通,所以在通中文與馬來語賓客的協助下展開對話,更基於容貌與兩地親友相似,所以在追問下才獲悉是親戚。

馬中兩地的回民後裔在婚宴上互認親戚後,合影留念。

雖然兩國賓客的語言不通,但是在交流時甚歡,來自海南三亞的賓客更邀在馬生長的海南回民後裔能到三亞走一趟親戚,以加強親戚之間的聯繫,又或是締結更多的跨國佳話。

陳立軍在婚禮上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他是馬伊大工程系的學生,而太太則是經濟系學生。由於他在阿拉伯語學習方面佳,所以他教阿濟安阿拉伯語時才發展成情侶關係,然後才步入婚姻。

對於這段跨國聯姻,他感謝上蒼的安排讓他們認識並走在一起。他還說,他開始到大馬時對地方上的習慣與習俗欠佳,是阿濟安慢慢教會他有關馬來西亞的習慣與習俗。

陳道亮則告訴記者,兒子與兒媳暫時會先留在馬來西亞,然後根據工作再另作安排。

劉寶軍(後排中)與他邀請出席婚宴的三亞回民後裔合影。

劉寶軍告訴記者,這場婚禮的賓客當中,也有大馬前政要在三亞的親戚。他說,這是首次來自海南三亞鳳凰鎮的回民,與大馬馬來社會中的三亞人後裔人數最多的聚會現場。

他表示,這樣有益的聚會,能為大馬多元社會的和睦,做到非常好的積極作用。

阿都卡林告訴記者,如果還有機會,他想再到三亞走走。

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初改革開放後首個到海南三亞尋親的本地三亞回民後裔阿都卡林,也是這場婚宴的座上賓。他告訴記者,如果還有機會,他想再到三亞走走。

91高齡的阿都卡林在宴會上受訪時指出,他從小就一直聽說自己是“廣東人(orang GuangDong)”,開始他還不明就裡。後來,他才知道自己是三亞回民的後裔,而所謂的“廣東人”是因為早期海南歸廣東管轄,所以才被叫成“廣東人”。

他說,雖然如此,他與三亞的親戚以爪夷文書信來保持聯繫。1991年他與女兒一起踏上回鄉尋親的路到三亞,輾轉地飛到廣州後搭輪渡到海南海口,然後再乘公交到三亞,幾經辛苦才見到在三亞的親戚。

他續說,回想當年引入眼簾的三亞情況是落後的,他前後已3次“回鄉”,都看見三亞發展的速度。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