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最多 年輕癌患40年增30%

文◆張淑媚《明報》

近年來,專家留意到15至39歲的年輕癌症患者不斷增加。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旗下監察流行病的SEER資料庫數據顯示,過去40年來,年輕人患癌個案增長30%。

Advertisement

在花樣年華患癌,人生規劃被打亂,年輕罹癌人士面對怎樣的困難與挑戰呢?

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穎樂

(香港訊)曾捐80萬元援助癌症兒童的癌症患者楊嘉驃、抗癌YouTuber張天允,兩名90後都在早前先後離世,令人驚覺,原來癌症與年輕人的距離,沒有想像中遙遠。

ADVERTISEMENT

吃加工食品肥胖致癌

癌症多發生在中老年,常被以為與年輕人沾不上邊。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穎樂指出,“雖然大部分癌症病人都較年長,年輕人佔少數,不過,年輕人患癌數字有增加趨勢。”

她引述SEER資料庫數字,2019年全球約有120萬年輕患癌者(15至39歲)的新症個案,佔整體個案5%,但比對過去40年,卻增加30%。

“至於香港,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

2021年錄得1590宗年輕患癌者新症,佔全港癌症新症4.1%。

從2012至2021年的10年間,

年輕人最常見患上乳腺癌、甲狀腺癌、

大腸癌、鼻咽癌、卵巢及腹膜癌,

其中乳腺癌(增19.5%)、

甲狀腺癌(增19.3%)和大腸癌(增23%)的個案增長率最多。”

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表示,年紀輕輕患癌,多與基因有關;但隨着年紀增長,基因影響逐漸減少,相對地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的影響提高。不過即使遺傳了癌症基因,亦不一定會患癌,還需視乎有沒有風險因素誘發癌症發生。

他舉例,有些人一輩子吸煙可能都不會患上肺癌,但有些煙齡較短的煙民卻患癌,可能他們本來體內已有癌症基因,再被吸煙這高危因子誘發出來。

什麼因素使越來越多年輕人患癌呢?“除了基因,可能與西方飲食文化有關。”年輕一代喜歡吃加工肉如火腿、香腸、午餐肉等,加工肉類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級致癌物,與煙、酒等同級,即有充分證據顯示可對人類致癌;另外,肥胖亦是致癌因素,世衛研究指肥胖可令最少13種癌症的風險提升。

陳穎樂亦補充,環境污染、缺乏運動等,都可能增患癌風險。

年輕病人癌細胞較惡

有人認為,發生在年輕身上的癌症較兇,較難根治?陳穎樂引述研究指出,年輕患者存活率與年長患者分別不大,根治與否主要視乎癌症類別和期數。

但謝耀昌指出,“年輕人患癌,是很差的預兆。”因為在免疫系統最強的時候患癌,代表癌細胞很兇惡,不怕免疫系統;隨着年紀增長,抵抗力越來越弱,即使打贏第一場仗,之後有較大可能復發。

陳穎樂亦指出,除了復發,部分癌症治療或提高患上第二種癌症的風險,“所以需要長期接受檢查,監察病情”。

“年輕人與長者患癌,無論在社會上、家庭角色等都面對很不同的挑戰。”陳穎樂說,在學的患者,需要長期停學接受治療,復課時身邊社交圈子或已經不同,甚至連上學都成問題,對社交生活造成影響;已投身社會的成年人,“他們正值發展事業的階段,又或是家庭經濟支柱,患癌令所有事情暫停,面臨經濟負擔”。

治療癌症一輩子的事

謝耀昌續說,治療癌症其實是一輩子的事,需要經常做檢查,留意癌症會否復發,對於病人或康復者而言都是很大的壓力,所以有些患者或對拍拖、建立家庭感到猶豫。

癌症治療亦會影響生育能力,減少精子或卵子,如患上婦科或腹腔癌症的病人,電療、化療可損害子宮或卵巢,在開展治療前醫生都會了解病人的生育意願,建議凍卵或保存精子等,讓他們將來有機會生育。

陳穎樂表示,因此作為醫生,不只需要關注病情本身,還需要考慮年輕患癌者面對的社交問題、心理需要、生育意願等,為他們提供支援。

多重打擊——數據顯示,過去40年15至39歲的癌症患者人數增加30%,他們復發或患其他癌症的風險更高,同時要面對家庭、職場、財政等困難與挑戰。(設計圖片,模特兒與內文提及個案無關)

疲累減重有腫塊

身體現警號速求醫

年輕人身體不適時,較少聯想到癌症,或因而延誤求醫。

港大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穎樂提醒以下幾個警號,雖未必是癌症,但建議盡早求醫,詳細檢查。

◆長期疲累:經常沒精打彩,即使睡眠充足仍覺得睏倦,或者沒有怎樣活動或工作,仍覺得很疲累。

◆無故減重:沒有刻意運動或節食,體重在兩個月內下跌5%。

◆摸到腫塊:在乳房或者甲狀腺摸到硬塊。

”飲食對預防癌症頗為重要。“她提醒應避免食用高鹽高糖與油炸食物,不煙不酒,少吃紅肉,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椰菜花等。

她也建議,如有家人曾患乳癌、卵巢癌,或者相關癌症遺傳病史,年輕人應該去檢查自己有沒有帶有家族遺傳的基因變異,如:BRCA1、BRCA2基因,兩者與乳癌、卵巢癌、胰臟癌、前列腺癌等有關,早發現就可早預防。

個案:

臨畢業確診牙骨癌教師夢難圓

27歲的陳芷晴,自2019年起受牙痛困擾,一直找不到原因。止痛藥只能短暫紓緩,停藥後痛楚就變本加厲。2021年她再向牙科求診,神經線敏感度檢查發現異常;再照X光,找到牙骨左方有一處陰影,轉介至菲臘牙科醫院接受磁力共振掃描、電腦斷層掃描、口腔切片後,確診牙骨癌。

“確診當下心情很忐忑,一方面終於找到痛楚原因;另一方面卻想,我這麼年輕就患癌,之後的路怎樣走?當下有很多負面情緒。”當時芷晴正修讀教育文憑,只差3個月就修畢,成為小學體育與數學教師。她問可否待學業完成後再做手術,但醫生指腫瘤快速惡化,已侵蝕牙骨,最終唯有停學1年。

喝水如“被玻璃割”

因腫瘤位置問題,手術極複雜,需要接受切除腫瘤、下顎骨等5個手術,並緊接化療和電療。她憶述過程痛苦,喝水如“被玻璃割”;又因為從右腳取走腓骨重塑下顎,術後需重新練習走路,手術時亦拔去下排多顆牙齒,發音咬字有困難,需靠每日讀報紙練習說話。

手術1年後,她回到校園繼續學業,“那時我天真地以為,完成治療後就可繼續夢想,沒料到康復路如此漫長,還有這麼多後遺症。”她不止長期受耳鳴困擾,電療也引致頸部肌肉纖維化,每朝睡醒都會頸痛,而且出現嚴重牙骨骨枯,傷口不斷發炎流膿,難以植牙,說話比以前吃力。

無法做全職,只能到癌症中心做義工,偶爾做代課教師。去年她欲嘗試新療法阻止骨枯蔓延,療程前照X光,卻發現肺部有個乒乓球般大的陰影,癌細胞擴散至肺部。“那一刻心情再次跌到谷底。”為免增加身體負荷,她暫停代課,持續做電療控制病情。

同路人“圍爐取暖”

在接受牙骨癌治療期間,芷晴加入由年輕患癌者成立的互助平台青少年癌症基金會“青春頌”,不時籌辦運動班、興趣小組、健康講座,連結和幫助同路人。

未有青春頌前,香港沒有專門支援年輕癌患者的機構,芷晴參加過其他癌症組織的活動,很多時她都是最年輕的一人。“其他參加者會好奇,問我這麼年輕患什麼癌症、做過什麼療程,這樣被問我其實有點不舒服;而且他們常聊顧孫子、煲湯等話題,我又搭不上嘴。”

因此,她認為一個年紀和人生經歷都相近的病友組織,讓同路人“圍爐取暖”非常重要。這次癌症復發,她的情緒一度跌落谷底,幸得同路人分享和傾訴,才慢慢撐過來。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