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29歲程序員熬夜看球後 下肢癱軟呼吸困難 嚴重會猝死

(杭州8日綜合電)2024歐洲杯接近尾聲,更是激發球迷興趣。由於時差關系,很多球迷熬夜看球,啤酒、宵夜成了標配。然而,在這份歡樂背後,也隱藏著健康風險。日前,浙江杭州29歲的程序員單先生熬夜與朋友看完球賽後開車回家,途中突感不適,全身開始冒虛汗,20分鐘的路開到家門口時已是滿身大汗。準備下車時,發現自己下肢癱軟,就像全身被“凍住”而無法動彈,並出現呼吸困難。

綜合《新聞晨報》、浙醫在線、《南方日報》報道,單先生被家人緊急送至醫院急診就診,床旁血氣分析提示血鉀測不出,急診生化提示血鉀危急值1.84毫摩爾/升,被診斷為低鉀血癥,收住入院進一步治療。

Advertisement

住院後經過相關檢查發現,單先生甲狀腺腫大,血檢提示其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考慮單先生為甲亢引起的低鉀性周期性麻痹,加上近來看球熬夜,身體疲乏明顯,勞累也是低鉀性周期性麻痹的主要誘因之一。

“低鉀性周期性麻痹(HPP)”,是一種內科急癥,主要表現為突然、反覆發作的低血鉀癥及全身肌肉無力,嚴重者可發生呼吸困難,導致呼吸衰竭,甚至誘發室顫造成猝死。

“低鉀性周期性麻痹”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更偏愛“小鮮肉”,以20至40歲男性多見,男性約為女性患者的3至4倍,隨著年齡增長發作次數會減少。

按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多與遺傳相關,繼發性是繼發於其它疾病引起的低血鉀而致病,常見的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所致的“低鉀型周期性麻痹”。

ADVERTISEMENT

該病發病約一半以上的誘因包括飲酒、用餐過飽、食用大量含糖或澱粉的食物、嘔吐和腹瀉、過度勞累、服用某些藥物等,有的患者發病前沒有明顯征兆,多數患者發病前會出現四肢乏力,晚上加重的癥狀。

患者發病嚴重時可能出現呼吸肌麻痹導致呼吸困難,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予以機械輔助呼吸。

同時,“低鉀性周期性麻痹”可致嚴重心律失常,應予以積極糾正;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者,應控制甲亢,有利於減少或終止周期性麻痹的發作。

確診低鉀性周期性麻痹的患者不必過分緊張,可通過藥物治療得到緩解。

在日常飲食中應保持營養均衡,多攝入含鉀的食物,如香蕉、蜜瓜、橙子等高鉀水果;菠菜、蕃茄、金針菇、土豆、紅薯、山藥等含鉀的蔬菜及根莖類食物。此外豆類、魚類、乳制品等也是鉀的良好來源,少喝高糖飲料特別是碳酸飲料。

需要注意的是,鉀含量較高的食物也不可過量食用,特別是即將進行劇烈運動的,或減肥的人群,最好先行體檢,排除腎功能問題,否則過多食用高鉀食物反而容易引起高鉀血癥,同樣有生命危險。

同時,日常也需勞逸結合、合理飲水(特別是酷暑即將來臨,大量流汗後切忌短時間內大量飲水)、適度運動,這些做法同樣是維持鉀離子濃度在正常範圍的重要手段。高風險人群應當定期檢測血鉀水平,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廣東清遠市人民醫院腦血管病科副主任醫生毛振敏提醒,長時間熬夜看球,睡眠不足、生物鐘被打亂,容易誘發多種疾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等。不少球迷熬夜追比賽,第二天還需要早起上班,從而造成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導致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極易引發腦卒中而發生猝死。

“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人群來說,更容易誘發腦卒中。”

毛振敏提醒,長時間熬夜看球還會使大腦處於疲勞狀態,影響大腦的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這種疲勞狀態會使大腦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降低,一旦發生腦血管病變,更容易導致腦組織損傷。

文/圖:互聯網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