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除種族政治藩籬

檳州儘管早就存在兩個陣營對峙政局,308後更具兩線制,然而由於在野盡是巫統議員,讓馬華總會長蔡細歷指為不符合兩線制的意義。

蔡總所言,其實就是大馬政治的一個畸形,歸根究底,就是種族政治在作祟,以致長久以來存在的一黨獨大現象,在形成兩線制後,依然存在。

Advertisement

歷史昭示,早在1957年國家獨立之初,主要由勞工黨與人民黨共組的社會主義陣線(社陣),就在種族政治因素下,無法突破聯盟政府由巫統獨大的格局而有所局限。

人勞兩黨在結盟8年後,由於政策上分歧而於1966年1月宣告分道揚鑣,社陣從此消失,不過華基的勞工黨繼續發展壯大,卻愈加無法突破種族政治框框,結果只能在華裔居多的喬治市、居鑾及馬六甲市等地方執掌市政權。

儘管受到種族政治束縛,勞工黨還是威脅到執政當局,結果無數幹部,包括許多才德兼備者在內安令下失去自由,黨支部被查封,面對殘酷無情的摧殘,1968年12月勞黨中央訓令各級議員總辭,進而杯葛1969年大選,因而造就當時填補政治真空的民政黨贏得檳州政權。

民政黨也是華裔為主,但擁有巫裔與印裔代表共組多元政黨,它擊垮聯盟政府,在一定意義上可說突破了種族格局。

ADVERTISEMENT

2008年大選,在野的民聯雖說是由各個種族性政黨組成,然而各黨都能包容而突破種族藩籬,逐形成可替代陣營,結果成功繼1969年後,第二度打破執政黨在國會的三分二壟斷局面,更在檳吉霹雪州改朝換代,不過就如1969年一樣,卻出現在野黨議員是清一色,或主要來自巫統,這意味著種族政治仍在作祟。

無論如何,在有志者窮大半世紀的前仆後繼,幾經滄桑才促成大馬今日的兩線對峙格局,衍生了可相互競爭局面,所謂有競爭才有進步,若兩個陣營都能摒除種族政治藩籬,制止齷齪政治的破壞,服膺民主的真正以民為本來較量,這樣的兩線制理應較為成熟,才有積極意義!

【熱點新聞:大選來不來?】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