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特殊教育助學習‧學障孩童需瞭解與接納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訊)每個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顆小星星,總能找到自我安適的位置。閱讀障礙(dyslexics,也稱dyslexia)患者是其中一部份的星星,他們腦部的某些區域受損和功能不同,造成學習方式與常人不一樣,因此不能以一般的學習方法來培養和評估他們的學習能力。輔導員重申,閱讀障礙與智力、後天腦傷及缺乏學習機會無關,卻和家族遺傳無法分割。家長能否接納孩子有如斯問題,並陪著他們走過這個關卡深俱挑戰。同時,患者的關鍵問題不是學習困難,而是他們本身如何看待自己又不被貼上標籤,有所發揮。臨床研究證實,巴生河流域小學生面對閱讀障礙的風險比率相當高,但未必受到關注。

本地註冊輔導員彭開賢說,一般上,小孩子開始學寫字,會寫倒反是正常的。但一過了8歲,仍是這樣的話,父母就要警惕其是否有閱讀障礙,因為“寫倒反的字”是閱讀障礙典型特徵之一。其他特徵尚有無法運算數學、閱讀困難、運動困難等,這幾種可以同時存在,也可只是一種或兩種,其關係就像堂兄弟姐妹一樣。

Advertisement

然而,他們也深俱創造力、幻想力,有他人沒有的特殊天份如音樂、寫作等,有的患者的智力還比常人高。

也是一位閱讀障礙患者的他解釋,書寫困難意指患者的字體像“醫生寫的字”,沒人看得懂,但有者寫字可像畫畫一樣“畫出字”來。他們無法運算數學。閱讀困難是指由於他們所看到的字會跳來跳去或反來反去,影響閱讀,而中英文閱讀障礙是不同的。運動困難則是眼睛、手腳等無法協調,以致無法運動,例如打羽球會打不到球,反是在“打空氣”。

屬家族遺傳疾病

他於“《學習.藏愛》―如何瞭解閱讀障礙的孩子?”講座上指出,患者腦部的某些區域受損和功能不同,造成他們無法像常人的學習方式學習,而必須使用其他的學習方式。

ADVERTISEMENT

這與智力、後天腦傷及缺乏學習機會無關,卻和家族遺傳有密切關係。

彭開賢強調,閱讀障礙患者的最大問題不是學習困難,而是他們本身如何看待自己,即自己的生命有何意義和價值。一旦他們能夠接納自己的缺陷,就得以克服所有的難關,與困難並肩而行。

目前也在國大臨床心理學系攻讀碩士學位的他,親身經歷充滿艱辛刻苦,但沒有將他擊倒。他在這個過程中,尋找許多方法來克服學習困難和挑戰,終於也鋪開一條自己的路。

彭開賢說,閱讀障礙是終身的障礙,並無法透過某種治療法而根治,不過,卻可以特殊教育的協助、他人的瞭解和環境的配合與接納,加強他們的學習能力,甚至開發他們的潛能。歷史告訴我們,不少偉人名人都有閱讀障礙,包括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電影明星湯告魯斯、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和著名拳擊手泰山阿里等,不過,他們都有不凡表現,證明閱讀障礙只要採取適當的方法補救,仍可擁有自己的天空,散發自己的光芒。

8歲前不適宜診斷

彭開賢承認,及早發現孩子是否為患者,並及早採取適當的方法應對是可行的一個方法。可是,在臨床上,恰當的診斷年齡是8歲。因為有些孩子不過是學習較慢一點,不一定是患者,太早為他們診斷並不適宜。

他披露,本地約有7%兒童是患者。最近,他完成巴生河流域500名8歲學生是否有閱讀障礙的初步臨床研究顯示,有14%是俱有可能是閱讀障礙的高風險群,這是相當高的數據。他發現,華小在面對如斯情況會採取比較負面和被動的態度,國小則相反,主動而積極,甚至在校內推行“閱讀障礙計劃”,鼓勵相關學生申請就讀,減輕他們面對的身心壓力。

他指出,本地患者多有書寫、運算數學、閱讀困難的問題,惟運動困難較少。這可能與本地不注重體育課有一定關係,以致無法顯示其真實的影響。

提及現今有哪些地方可進行相關檢查和診斷時,他說,國大醫院、國大心理治療診所、士拉央醫院、吉隆坡中央醫院和加影中央醫院都可進行相關檢查及診斷。

個案分享

個案1

他們需要愛與關懷

我先生17歲才看懂一本書,他目前的國語程度不及小學二年級。當年,他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家翁家婆儘管不懂甚麼是閱讀障礙,但一直以愛來包容他的不足。

我育有3個孩子,老大正常,老二有輕微的閱讀障礙,老三則比較嚴重,成績是全級最後第二名,但他是快樂、自信,自動自發的孩子。家婆不斷鼓勵和安慰我們,採取“愛與關懷”的方法面對所有的狀況,我們才更有能力面對。我不要求他們的成績多好,但要求品德不能有偏差。

由於手部肌肉不協調,老二不能做到將水準確無誤倒入杯子,總會把桌面弄得濕漉漉,把杯子打破,我們不管他。總之,他要自己抹乾桌面,清理杯子碎片。這些年來,他不知打破多少個杯子,但也漸漸減少打破杯子,因為他會想法子儘量避免打破杯子。

我發現,他們可經學習彈鋼琴來調整次序排列不正確的問題。我陪他們一起學鋼琴,他們最終可彈出一首歌曲出來,但我卻彈不出來,可見他們是很有潛能的人。身為家長的我們不要抱怨孩子的不足,而是放大他們的優點,縮小缺點。

我們無論去甚麼活動,都帶孩子去參與,讓他們從中發現這些活動的意義,例如他們知道插花也能養活自己,懂得說話也可賺錢,擁有高深知識會使自己更有前途等等。他們逐漸自動自發讀書,不需我們督促。

每逢新學年開學的第一件事,我代表所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去和校長談,請校方多包容這些孩子,因為他們不是不要讀書。他們需要的是不同方法的教導。這也是身為家長的責任及義務。

個案2

適當壓力有助改善

我的孩子完全不能接受一點壓力,只要感到壓力就放棄學習。因此,我一直不敢給他壓力。

後來,我為他找到一個安親班的老師很有耐心。他們知道他的情況後,一對一地教,必要時會施加一點壓力,要他重覆練習做不好的部份,他反而有比較好的表現。我想,身為父母者要很細膩,不時觀察他的情況,才能知道如何應對。

個案3

學習障礙不為而為

我完成大學和碩士學位後,才發現自己有閱讀障礙,但情況輕微。

我想,這類孩子不宜讀名校,壓力比較不會這麼大。有的患者上課看來不專心,其實,他們有聽進去,他們的水平是很高的,可謂“不為而為”。

採訪手記

化障礙為藏愛

我第一次在醫療講座後,給主講人一個緊緊的擁抱,並告訴他:“你會愈來愈好,加油!”

這是一場很棒的講座、討論會,不僅是主講人開賢用心誠懇講解“何謂閱讀障礙”,還有出席的家長們不吝分享他們的經驗和建議,讓整個講座的互動很精彩和充實。一些本來不知所措的家長在講座中看見希望,我記得他們臉部表情放緩的樣子。

當開賢說起他的小學遭遇,一度紅了眼眶,語氣哽咽,我的腦海浮現的是我那些小學同學,他們有類似的遭遇。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懂為何自己要被老師責罰,其中帶來的挫折、焦慮和憂傷更是難以細訴。

現在的他們在哪裡?過得好嗎?我相信他們過得好,因為他們的學習成績也許欠佳,但深俱一些才能,品行也不差。當年的他們不過是不知道自己有閱讀障礙,錯過被瞭解和改善的機會。

開賢將是本刊《病不絕望》的主角,他的故事悲欣交集,但告訴我們,生命裡的障礙中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寶藏,俱有無限的愛與關懷,寬容和接納。只看我們發現了嗎?看見了嗎?接受了嗎?一旦我們經歷這些過程,我們可以與之很好的相處,並更有能力看待生命賦於的責任及意義,創造自己的價值和希望。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