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紅梅閣】寒暑

小洞這老小子堪稱為人生勝利組。他也沒有炫耀生活過得比其他人好。只是每逢南半球的春夏之季,他會曬出私家大花園中的似錦繁花,讓一眾窩在巴生谷中的谷民同學看得驚嘆連連。

客戶欠賬不還固然是個大問題,加上還需徇客要求被逼下海當起男版媽媽桑,另外還有一些所謂政商聯營公司的“有飯內部吃,哪管外饑荒”的舞弊徇私行為讓他看不下去,因此小洞同學才有了移民珀斯的決心。

Advertisement

那也是因為彼方早已有親屬做了同樣的決定。

自他成為澳民後,本來以為從此便老死不相往來。豈料十多年前小洞同學發現他的同門也有個面子書賬號,雖向來疏於經營因此乏善可陳,竟然也被他看到,從此便建立起聯繫。正是:只要有臉書,天涯若比鄰。

直到拉曼同學會建立了只為同屆同學所設的群聊組,這名不動如山久居巴生谷的谷民,也讓小洞同學把自己加入當年已達廿多人的吹水組。

除了他,另一名最為踴躍分享五花八門網絡資訊的同門,便數移民移得最為遙遠的溫哥華同學。

ADVERTISEMENT

距離雖遙遠,這個讓香港人稱溫哥華為華埠的華埠同學,每日必晨昏不歇發送資訊。中間雖隔了片浩瀚的太平洋,吹水組組員彼此之間的關係,卻比半個世紀前大家在學院讀書時還要來得親密。

華埠據說風景優美,但冬天的酷寒實在難挨,所以華埠同學正式從職場退下後,每年都回來此親愛的祖國過冬。

2015年12月,華埠同學和他的老婆大李同學打算探訪一別已四十餘年的前院長,邀了此不動如山的舊同窗同往。

那年前院長已高齡八十八歲,聲量卻比什麼洪鐘還要宏亮,而且記憶力奇佳,連不動如山的螺絲釘他都不僅記得全名,還記得螺絲釘在中學時唸的是柑仔園修道院女中,一所他認為是華校因此學生英文欠佳的改制中學。

那個陰涼的下午,就只有院長和夫人住在百樂花園的中古洋房裡,聽着聽着那些和我們幾個人有關的前塵往事,真的宛如隔世。

離開時,華埠同學依戀地擁抱了老院長一會。出來後,才後悔忘記拍合照。

那也是最後一次看見院長。兩年後,他便永遠的離開了。

堪稱人生勝利組

由於華埠同學和小洞同學都是最為熱心在吹水組裡供應資訊的書友,便問他可有私下和小洞聯繫。

豈料華埠同學卻聲聲蔑視遠在南半球過着蒔花弄草兼舞團擔當的同門:“他以前做的那種事,和什麼華人救星公司一起吃裡扒外,我完全看不起他們!”

華埠這話說得那般決絕,不禁讓曾經聽過小洞對華人救星公司屢次撻伐的聽眾大為錯愕:“到底誰說的才是真話?”

不過除了在吉隆坡開秘書公司所經歷過的挫折和被迫當男版媽媽桑,以及讓人會認為他也陷於同流合污的考驗之外,小洞這老小子堪稱為人生勝利組。

他也沒有炫耀生活過得比其他人好。只是每逢南半球的春夏之季,他會曬出私家大花園中的似錦繁花,讓一眾窩在巴生谷中的谷民同學看得驚嘆連連。

當年他用小巧讓兩名進入名校武吉免登就讀的兒子也挺爭氣,一人成為澳洲名大學高級講師,另一則回流巴生谷,在巴生谷近郊某高原建了棟四層高擁有私人電梯的豪宅,方便老爸和老媽在每年熱死人的珀斯夏季回來避暑。

小洞和華埠兩同學雖是分隔南北半球相距萬里,卻每年都在做着同樣的事。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梅淑貞)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